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呼吸學問大

發布日期:
作者: 鐘友聯。
點閱率:1,026

難得的機會,到阿里山慈雲寺,參加為期一星期的淨食營,學到了許多增進健康的養生方法。其中有一項很簡單,又很有趣的方法,那就是「奶瓶吸水法」。
剛報到,就發給每個人一個奶瓶,我手裡拿著奶瓶,心裡感到納悶,又覺得很好笑,忍不住要笑出來,難道是要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回味一下育嬰的樂趣,或是要我們復歸於嬰兒,學嬰兒喝奶?
「從現在開始,每天喝水,就是要用奶瓶來吸水。」曾經留學日本的照智法師說:「慢慢地吸,用力地吸,對您們有很大的好處。」
我開始嚐試用奶瓶來吸水,真是不容易啊!我已經把三個小孩養大,不知用掉多少奶瓶,但我始終不知道奶瓶吸奶的滋味。我大口地吸,用力地吸,只吸到半口水,實在難以滿足我大口喝水,解渴的需要。
「一奶瓶的水,大概要用力吸六百下,才能喝完,一天喝五瓶,至少用力吸吸了三千次。除了達到深呼吸的目的,同時讓喉部的肌肉、甲狀腺、淋巴腺都運動到了,長久訓練下來,除了增加肺活量,增進肺功能之外,也就不會產生雙下巴的問題。」
原來照智法師推廣的「奶瓶吸水法」,有這麼大的功效。
「我們一般人的呼吸都很淺,肺功能使用不到二分之一,不用的話,就會萎縮退化。現在很多人,願意花很多錢,去學養生祕訣,或是去學各門功夫,我可以告訴各位,各門各派的祕訣,不外乎都是在呼吸上下功夫。其實都很簡單,只不過是故弄玄虛而已。現在我把它生活化,我們每天都要喝水,透過奶瓶,將喝水與呼吸結合起來,達到深度呼吸,活化肺功能的目的。」
照智法師這番話,的確深得我心。各家各門各派的基本功法,都是在呼吸上打轉,而我們也不可以小看呼吸,呼吸的確是修練的核心。
呼吸雖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都被我們忽略了,從來沒有認真呼吸,直到有一天,無法呼吸了,吸不到氧氣了,才發覺事態嚴重,原來生命就在呼吸之間。
呼吸的祕訣,不外乎要吸得長,深,慢。仔細區分,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正呼吸,反呼吸。西藏的氣功,有金剛誦,寶瓶氣,也是在呼吸上下功夫,九節佛風更是訓練左右鼻孔,能夠輪流吸氣呼氣。古今中外的各種功法,離不開呼吸的訓練。當代的照智法師又發明了「奶瓶吸水呼吸法」,將呼吸練功生活化,開創了養生新方法,不知又要利益多少眾生,真是眾生之福啊!
佛家有數息法,道家有龜息法,瑜珈有閉氣法。透過呼吸,也發展出導引術。從生活養生,追求健康長壽,到出世修練,追求長生不老,成佛作祖,呼吸對修練,算是基本功夫。
看似簡單,人人都會的呼吸,它卻關係著人體的健康,生命的延續,幾千年來,無數的人,投入畢生的精力,不斷地實驗研究,探討不完,簡單的呼吸,學問卻很大。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分分秒秒都認真呼吸,那就是真正的活在當下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