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結緣
也許前世與佛結緣,所以今世方能再續前緣。
早在八十年代裡,因姪兒的引見而接觸了佛教中的密宗,並皈依尊貴的貝諾法王,當時,由於人間俗事、雜務纏身,總是紛紛擾擾,占滿思維,不論身心皆感疲累,所以沒能深入去瞭解、探索,只知道處於古時候的宮廷社會裡,密宗是屬於秘密傳法,不是人人享有機會得以接觸、實修的,因而,有緣得以接觸、皈依,深感無上的榮耀。雖然至今依然懵懵懂懂,但我還是深深以為:這真是一門極為殊勝的法門、修行的法寶,亦是修成正果的捷徑。
當年戰地政務所管轄下的金門,若非本地人,想來金門一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為了恭迎 貝諾法王的到來,可是大費周章啊!有緣就是有緣,我們趕緊成立了金門藏密佛學會,再藉由藏密佛學會向地方政府申請而取得蒞金弘法的管道,即便是晚貝諾法王幾年蒞金弘法的宗南嘉楚仁波切亦是透過此一管道方能順利成行。也許,正如老一輩的說法:金門是佛地。所以各教各派皆能於此宣揚教化,為鄉親祈福!
金門藏密佛學會的會址設於金門縣金寧鄉下堡東48號,這應是金門藏密佛學最早起源之處所,於此辦過無數次法會,歷任會長翁文獅、翁章成、歐陽素珍、翁子喻…,無不是出錢出力,集合全體會員,竭盡心力來辦好每一場法會,除了為眾生消災、祈福…,並作延壽放生、超度亡靈的法事…,更祈求國運昌隆、風調雨順、家戶平安,為地方帶來好彩頭。為此,大哥翁文獅還特地捐出一塊地作為興建<光明寺>之用地,此善舉如同造橋、鋪路般的叫人欽佩啊!
記得小時候常跟隨著母親四處拜拜,還好母親並非十分沈迷於任何教派,只是「入鄉隨俗」罷了,印象深刻的是四月十二迎城隍,母親帶著我跟隨在城隍爺的鑾駕之後「隨香」遊行,這一大隊人馬非同小可,前胸貼後背的人擠人,人潮之多,讓小小心靈嘆為觀止,再加上小小年紀、個兒又不高,擠在人群裡飽受他人所持香火灼傷之痛和滴到香灰之苦,但這份虔誠膜拜的心怎能叫屈啊!所以心中飽含著痛苦,不敢有任何怨言的走完全程,因為擔心這一抱怨就得不到城隍爺的庇佑了。
平時家中逢年過節的祭拜祖先、「敬天公」、各個寺廟的禮佛拜拜、初二、十六的「犒軍」、祭拜地基主、中元普渡…等等大、小拜拜事宜,我們都成了母親的最佳得力助手,所以在耳濡目染之下,總是很容易的接受這一切,「拿香跟拜」的以為凡此種種皆為禮佛之儀軌,雖不甚瞭解,但還能接受,所以家中的祭拜自然而然的照單全收,也就一代傳過一代的傳承下來了;國中畢業時,為了祈求考試順利,還天真的和同學一起去買了些供品,前往鄰近的寺廟,如古寧頭南山的仙姑廟、愛國將軍,以及頂堡東的軍力速勝公…等處虔誠的祭拜一番,為的就是求得心靈的慰藉與平安,當然更重要的就是祈求考試順利。想當年,我們小小年紀就懂得與神對話、祈求神明的保佑了,真是人小鬼大、有點兒不可思議呢!
通常,人都是在不順、無助的當下才想祈求心中所仰賴的神明之保佑,甚而不管何方神聖,只要能保佑我們的、為我們消災解厄的都是了不起的神祇,正如同鄧小平名言: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所以,以此類推,凡能保佑我們的都是名神正佛,我們都願意為祂頂禮膜拜,因為我們總是深信:「有燒香、有保庇」、心誠則靈、佛在我心,所以,我也曾十分精進的修習過一陣子,但是,畢竟我還是凡人,我跟常人一樣的犯下了怠惰的習性,這一荒廢就是幾個寒暑,所以,對於那些日日精進於佛法之鑽研的佛門子弟,我是深感佩服而思效法之。
每當面對花蓮陳師兄的積極鼓勵,我就深感愧疚,他總是勉勵我說:人生無常,要趕快修啊!今生不修待何世?他是真有心想要渡化我,也常說:我們有這麼好的上師帶領我們,這是我們的福報啊!所以,在陳師兄積極的鼓勵之下,我曾擁有屬於自己修煉的一個小小佛堂,每天做大禮拜、誦經、持咒,一天中有過不間斷地持續做了五百多下之多的大禮拜,創下我個人最高紀錄,現在想來,能如此還真是不簡單啊!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這一份能耐,也許,當年年輕、體力佳;也曾早晚精進的修習「綠度母」法本,再配合法本上該做的一些手勢,如:水、水、花、香、燈、塗、果…等,加上調息及盤腿之姿的靜坐、觀想…,有模有樣的,似有所得,的確帶給我一段既充實又精進的佛法世界之精神領域。但,一山還有一山高,我依然在門外興歎。
女兒於巴黎罹患急性闌尾炎復引發腹膜炎,令我心急如焚、焦慮難安,當時匆忙成行,遠赴巴黎就近照顧,隨身行李就是金剛經及藥師經法本,加上一串108顆佛珠,巴黎期間我早晚誦經、持「綠度母」心咒為女兒祈福,祈求身體康復、琴藝精進、考試順利,有道是心誠則靈,為此,我是深信不疑的;公公往生之後,聽精進的前輩師兄開示,與大嫂合力於49天之內早晚為公公誦完一百遍金剛經,如今依然持續地早晚上香、敬茶、誦經;緊接著,又著手為家人一一抄寫壽生經,為其消災、祈福、解厄,祈求帶來健康與平安。
這一段抄經、誦經的日子,深感時間不敷使用,雖然如此,我依然不捨晝夜、盡全力為之,即便是我心愛的開心農場也只得擱置在那裡,任其荒廢,只因自己能力有限,無法帶給家人滿滿的幸福與快樂,所以,希望藉著佛法的力量為家人及自己改變一切,並祈求帶來平安、順遂,以及心靈的平靜,因而,即便是抄得手臂痠疼(為此還貼上酸痛貼布呢,因為抄寫一本壽生經正常速度得花九小時方能完成,我夜以繼日不停的抄寫,任何可資利用的空檔時間我都善加利用,再說:我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退休了閒閒沒事作啊!所以,對於我能獨力完成39本壽生經,深感佩服,這實在是不容易啊!親友也幫忙完成了三本,如今還有11本尚待完成。)我依然甘之如飴,因為有希望、就有期待,有期待就能無怨無悔、願意盡力去付出啊!這一段除了吃飯、睡覺就都是抄經、讀經的日子,也確實帶給我心靈無比的平靜,讓我看開許多、看淡許多,也成長許多。真的,人生無常,何需汲汲營營、迷思於名利的追求啊!雖然我的修行短淺,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等待我去努力與突破,但,我深信:只要不懈怠,還是大有可為。雖然,離頓悟仍然大有距離、離佛門境界也依然遙不可及,但,只要有心,只要不洩氣,今世不成待來世,生生世世,鍥而不捨,累世修行,相信終有成佛的一天!
說真的,一人的力量永遠及不上眾人之力,所以共修成效大,若能集大家之力量,成就偉大之願力,那是何等的殊勝啊!所以,我也曾前往金沙佛學中心參與共修、靜坐…等課程,分享佛法範疇裡的心得感受;也曾試圖於金門藏密佛學會會址建立共修體制,許是機緣尚未成熟,又欠缺慧根,以致於諸多阻撓,多有不順之處,未能一一克服,所以,禮佛、學佛還真得靠堅強的毅力來排除萬難不可啊!
我以為:學佛應是求得心靈的適得其所,凡事不必過於強求;而人生無常,要好好把握當下,若能破除無明,消除我執,戒除貪、嗔、癡,看空一切才是真智慧。真的,一切無不都是在尋求安撫、平順這顆躁動的「心」,心之為用大矣!因而,心安才能平安!繼而再想想自己這一生還真是與佛有緣啊!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機緣接觸佛法,而我竟沒有好好把握,依然是入寶山而一無所得,進佛門也一無所成,竟是這般渾渾噩噩地過了大半生,為此深感汗顏,畢竟自己不過是凡人中的凡人罷了,所以,只得歸咎於自身的努力不夠,今後,除了自身繼續努力之外,還得靜待佛緣成熟,一旦佛緣成熟,相信不成佛也難。
過去世不可得、未來世不可知,唯有今世是我們所可以掌控的,又在有限的時間內追求無窮的希望,所以務必要有所取捨,好好抓緊時間,把握修行的機緣,乃當務之急,以免時不我與,虛度此生空惆悵啊!設若此生無望,深信尚有來生,如此生生世世,必有到達彼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