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鄉訊人物誌》序 匯聚浯江臉譜

發布日期:
作者: 楊筑君。
點閱率:690

二○○九年歲末,誠惶誠恐接下「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會長一職,聯誼會當晚鄉彥張邦育董事長、王水衷理事長、李台山秘書長、許秀影教授等紛紛熱心捐款,霎時感受到這麼多鄉親的熱情資助,擔子忽地沉重,內心暗自思索著該做些什麼事來回應眾鄉親朋友的熱忱。恰巧上一任會長吳奎新及本任秘書長李台山同時提議把歷來鄉訊人物報導編輯成冊,留作金門近現代發展史的一段記錄。小女子斗膽一口允諾,因而成為過河卒子,勉力敦促諸位夥伴以一年為期,全力促成《金門鄉訊人物誌》的出版。
「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起草之初,純粹以聯繫鄉親聯誼,並集結各學有專精或事業有成之鄉親,凝聚力量,為金門家鄉發聲出力,無非是緣自母鄉情懷的一股衝勁,實則沒有任何經濟基礎或實質團體字號之登記。純粹聯誼,維繫離鄉遊子有一個不定期聚會的理由而已。
優秀者多,有故事性者眾,值得書寫紀錄的鄉人更是不勝枚舉,鄉籍報導文學家楊樹清長久以來陸陸續續採訪了四百多位金門鄉親,並且在《金門日報‧鄉訊版》忠實地描繪出一張張勤策奮進的臉譜、建構出一筆筆珍貴的金門人力資源庫。再因二○○八年六月二十八日「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創會,首任會長洪俊義、次任會長吳奎新全力推廣會訊,讓不同時空的鄉訊人物有了聯繫。
二○一○年底,楊樹清再度辭去前後長達六年二個月之久的《金門日報》鄉訊版主編一職,重返文學創作現場,不得不中斷諸多優秀鄉親訪寫之計畫。
我們深信還有更多成就非凡的金門鄉親,在各自專精的領域上銜領風騷,但站在時間的定點,我們只能以二○一○為金門鄉訊人物誌的一個階段性記錄。歷史仍持續延展,遺珠之憾,容或他日再有因緣際遇或經費足夠,「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必當繼續成就此一具有特殊意義的出版計畫。
二○一○年秋天某夜,國策顧問李錫奇、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永斌以及編輯成員,在福華飯店餐敘,席間再得三采文化總經理張輝明,世博法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周延鵬,台北市同鄉會王水衷理事長等解囊相助,促使《金門鄉訊人物誌》的出版往前邁進一大步。
《金門鄉訊人物誌》編輯過程艱辛,因人物眾多,遍佈海內外,蒐集照片即是一大困難;且不以事業有成、成就顯赫者為界限,凡對金門家鄉有所奉獻、且足以代表金門精神者皆為受訪對象。但前後時空跨越近二十年,有些稿件時日久遠,彙整編纂實屬困難,因而編輯小組每月定期召開編輯會議,檢討進度、編排體例等,為如期達成出版時限,壓力非同小可。
作為非官方屬性的《金門鄉訊人物誌》,編輯出版列為建國百年大事之一,時常有鄉親關心詢問何時出版?個人亦深怕辜負眾望,幸得編輯組成員彼此鞭策,始能排除萬難,得以付梓出版!在此一併感謝所有精神上、資源上給予支持鼓勵的鄉親們!
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會長
《金門鄉訊人物誌》總策畫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