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細雨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 杜秋娘
靜極了,這湖畔之夜。
媛媛;今夜的月色真美,圓圓的明月,高掛在枝頭,微風吹動樹枝,月兒也似在晃動。清輝籠罩下的山影和樹影,相互依偎,任憑月光的愛撫。
湖上,籠覃著如霧的月色,湖光顯得格外柔媚。玲瓏的六角亭,像一朵睡蓮,靜靜躺在湖心,好美!
看到湖,便想念故鄉的親人,還有妳,我倆是在湖畔長大的。湖畔的日子,安靜溫馨,澄清的湖水,曾照映我倆,在湖畔併肩漫步,我們互訴心聲,明媚的湖水,像妳含情脈脈的皓眸。
最難忘的,是離別前夕,那夜的月色,似今夜一樣美好,妳伴著我,在亭子裡,直談到深夜,安慰我,鼓勵我,是的,我正年輕,正是為自己學業和理想奮鬥的時候,妳永遠是我的精神支柱。
這些年來,曾遭遇不少的挫折,想到妳,又挺起了胸脯,邁開大步,勇往直前。
離開故鄉的那天,是三十八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我送行的,有母親和妳。
離開母親第一步時,她老人家叮嚀:「佑,媽不在你身邊,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我不忍轉過臉回答,因淚珠似驟雨滾下來,怕母親看到更傷心。
今夜,湖畔只有我一人,要向湖傾訴,傾訴對妳的思念!
我家很窮,沒什麼送給妳,妳歉疚的說,把這帶在身邊吧!妳交給我一方合鏡,讓它伴著你走遍天涯海角,找尋你的理想,期盼早日載譽歸來,我倆共享!
謝謝妳!把合鏡貼在胸前,喃喃的說:有它倍伴,我永遠不會寂寞。
妳還告訴我,合鏡裡妳的半身照片背面,節錄了杜秋娘的「金縷衣」,作為臨別贈言。
兩天後,我到了武漢。
離開故鄉時,縣城已易主,因為是學生,才許我出城。而武漢的局勢亦很緊張。我就讀的武昌育傑高中停課,其他學校亦然。所幸此時有湯山陸軍砲兵學校招考,和其他的淪落同學,考取了砲校幹訓總隊,隨即赴湖南衡陽接受訓練。
入伍訓練,既嚴格又緊張,不是操場是野外,吃的是糙米飯,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感到新奇。
但衡陽受訓不到三個月,傳中共要渡江了,學校要遷到廣西柳州,徒步行軍,一路櫛風沐雨,唯一的一套棉衣,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乾乾濕濕,不到十天,我病倒了,幸運地坐大卡車先到柳州。學校抵達柳州的半個月,又前進廣州、在廣州乘北大輪船赴台,乘船時,我睡在甲板上,再次遭雨淋,病情更加惡化。
學校抵台後,即編入高雄要塞,要塞司令,由原砲兵學校校長洪士奇將軍兼任。而我,則編入了左營桃子園醫務所,診斷是傷寒,病好了,頸髮也掉光了。幸賴年輕,漸漸地又烏雲覆頂,直保持至今。不同的是,經歲月的流洗,烏雲漂成了白雲。
白雲長在天,不也是很美嗎?
三十八年初秋 ,從大陸逃難來台的人很多,真希望有 「奇蹟」出現,在人群中有妳,但我失望了。從此,不再相信人世間有奇蹟,即使有,只是在夢中,是的,我倆不是常在夢中相見嗎?
戍守金門時,某星期天,去金城看電影,因放映時間尚早,到街上逛逛,走到較熱鬧一條街,從百貨店出來一位姑娘,拖著一對辮子,背影很像妳,突然緊張了,心隨著加速跳動,不自主的加快了腳步,超前轉過身,兩人的目光相遇,多像,那對又圓又大的眼睛。
夜已涼,踱回寢室,取出合鏡的照片,凝視節錄的「金縷衣」,默然。
媛媛,非常慚愧,幾十年來,依然故我,辜負了妳對我的期望,值得安慰的是,妳有了幸福的歸宿。在此為妳遙寄一份誠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