痟怡伯仔
「痟怡伯仔」是金沙鎮(以前金門地區的人通稱為後面勢)地區對我先三叔祖父(陳世怡)的特有尊稱(在此先向先三叔祖父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我的不孝,該文用『痟怡伯仔』來做為題目,因為這個稱呼是金沙地區家喻戶曉的響亮名號,常常必須將這名號搬出來加以介紹,大家才能認識我是斗門村痟怡伯的祖孫女)。
一、他是總鋪師:
提起「痟怡伯仔」這個響亮的名號,在後面勢地區幾乎是大家都認識的人物,原因是金沙地區在40到60年代間,凡是有婚喪喜慶的筵席都少不了要請「痟怡伯仔」這位大總舖師開菜單去採購和辦桌兼掌廚(註:當年地區尚無人開餐廳,而且交通工具缺乏,道路也未開發),民生用品須仰靠由台灣軍艦運補抵金,市面上才能有百貨用品可買,所以男婚女嫁要挑選良日吉時,要端看總舖師痟怡伯仔是否有空檔?能撥出來排定而不相撞或衝突的日子就是好日子。記得小時候的日子裡,那些來家裡找三叔公開菜單請辦桌兼掌廚的情形,真是可以用「車水馬龍」與「門庭若市」兩句來形容都不為過,而與他一起搭檔的二廚、三廚成員經常有一夥人固定輪流的搭配,端看辦桌數量多寡而定,最常見與他搭配的人選有斗門村陳進發、陳允能,沙美的葉金城、張仲爾等人。他們每辦一次的宴席常要花一天半的時間,第一天若是女方出嫁,上午三叔公必須先去幫忙男方送來的盤擔做收肉的工作(通常整隻豬的肉都可以留,但是大瘠椎骨頭及豬尾要送還給男方,是不是有句俗語說:肉可以讓人吃,骨頭伓願讓人啃。的用意?)。而搭配的廚師們在自家吃完午餐後就得帶著自己習慣而且要先磨利的用刀前往辦桌的主人家戶地方,開始做各項該切的菜餚之準備,如:豐肉要先滷燉好,芋頭、馬鈴薯、魚及魚片等必須先醃炸好,肉丸、魚丸、雞捲內餡要先準備包捲好,魷魚、瘦肉及筍子、紅白蘿蔔必須切片、花菜等皆要先川燙好,最重要的是禮餅要先做好,通常每桌需兩個禮餅,主人每每會要求總鋪師們為其多做很多個準備致送給親朋好友,還必須現場炸好並分享幫忙的人手試吃,來驗證總舖師的功夫程級之好壞,宴席上需用的禮餅則要先做好存放,待當天出菜時現炸熟後每個切成六塊。因以前交通不便,若是辦桌者住在過東邊(即太武山東南邊如:山外、田埔、大地、內洋、新田墩、溪邊、下湖、新頭……)較遠的村莊,因往返靠腳力走路要費時很久,假如是女方辦桌的話,男方上午來迎娶新娘子,女方尚需辦一桌見緣桌宴請新郎倌,所以三叔公就只好留宿在外不能回家了。第二天不管是男方或女方,喜宴通常設在中午時段,好讓賓客吃罷喜酒能早點回家,若是中午的桌次容納不下,本村的族親則安排在晚上設宴。這第二天,三叔公等總舖師自早上就得不停地忙著,以前都是要在庭院搭帳棚防日曬雨淋,再在深井處搭築臨時灶爐,那時候又無瓦斯供應,完全要燒柴火,若主人及早準備妥善還好,若是遇到臨時抱佛腳的主人,薪柴沒曬乾時,好幾次,看到三叔公等人被鍋底下薪柴薰燒的煙,加上鍋中菜餚蒸、炸、炒燻燒的水煙、油煙等燻得眼淚直流不停,被鍋上鍋下的火烤得揮汗如雨,見總鋪師們每人脖頸上都要圍掛一條白毛巾,以備隨時擦汗之用。靠總鋪師為業,確實是不容易賺的血汗錢之一途啊!好辛苦呃!
二、他的身世檔案:
痟怡伯仔姓陳,名世怡,是斗門村陳奕總公的第三兒子(長子世協,是我的先祖父,次子世源是二叔公,四叔公世和自小即夭折),世怡也就是我的三叔公,民國二年農曆正月25日出生,生肖屬牛,二十九歲才迎娶營山村小他十歲的三嬸婆張秀治為妻,當時三叔公已算是晚婚,三嬸婆僅十九歲(生肖屬豬),村中鄉親鄰里戚友都暗諷他是「老尪疼芷婆」。三嬸婆生性老實爽直,因年齡僅大我母親兩歲,雖然按輩份是三嬸與侄媳,但是相處之情如同姐妹妯娌一般,母親比三嬸婆還早嫁進陳家,那時曾祖母已逝世多年,僅剩曾祖父老大人尚健在,有關許許多多的家中習俗和規矩,三嬸婆倒是每次要先問母親如何作法才不至於造次,當然她把我老祖母這位長嫂更視為婆婆一樣的尊敬。三嬸婆婚後好幾年一直沒有懷孕的消息,三叔公眼看侄媳婦把我(上面尚有大我兩歲的哥哥夭折了)都生下了,所以就先領養了浦邊村的一位女孩名叫何秀華為養女(生肖屬猴),三叔公婆兩人對這位養女疼愛有加,視同己出一般,何秀華姑三歲進到陳家大門後,她大我兩歲,從此我們每天玩在一起,她不哭不鬧的,所以很討家裡長輩們的疼愛,大概過了一年多,三嬸婆終於有喜了,三叔公婆兩人覺得秀華姑是好腳跡位,自然更加疼愛這位養女不在話下。三嬸婆生下的第一胎是女孩子,因其臉蛋生得圓圓的,所以大家管叫其小名為『豆渣圓』,可惜約兩歲不到就因病夭折了。後來到民國38年又生下第二胎珍華姑,之後又連續生下蓮華姑,好不容易經營山親家婆祖(三嬸婆的娘家媽媽)四處燒香拜佛的祈禱,加上求卜問卦、栽花換斗等用盡各種求子的方法,終於感動天地神明,在民國四十四年產下允仁叔叔,終於解除了三叔公「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隱憂,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習俗下,允仁叔叔出世後的第十二日、剃頭、滿月、四個月、收涎、周歲……等必要的禮俗樣樣也沒少過,看在我們這群眾女孩眼裡當然覺得是很不公平的對待,可是地區習俗是如此,又能奈何?之後又生下了瑞華、碧華、明華等姑姑,難不成是三叔公前輩子多情花花公子一個,到處留情?不然怎會生這麼多個女孩子?(不是曾有人說過:女兒是爸爸前輩子的情人嗎?)。
三、老頑童似的三叔公:
自我稍為懂事以來,三叔公每日晨間約五點前就出門到沙美老街去開店(該店是與戴姓『大家都叫他宮口豬仔』合夥的雜貨店),以銷售香菇、筍子、金針、木耳、米、麵、糖、鹽、醬、油……等日常乾貨為主,正好與當時婚喪喜慶筵席辦桌所需菜餚用品相去不遠,可說是應有盡有,所以生意自然很興隆。三叔公的衣著很固定,也很有特色,冬季常穿灰色、或深藍色的唐裝,衣服前襟下方左右各縫製一個大口袋,左上方再縫製一個中口袋,扣子皆是用同色布裁剪斜布條,再一針一針縫好後打成布紐一公一母的縫在對襟上;夏季的上衣則永遠穿白色的棉質汗衫,下半身穿的永遠是黑色的寬腳褲,褲頭而且是不用鬆緊帶的(三叔公所穿的上衣和褲子都是手工裁製的,早年都由姑媽瓊華親做,結婚後改由嬸婆的大弟媳代為,直到後來珍華姑學會了洋裁,就又轉為珍華姑的專職了。)三叔公的腰間上常綁繫有一條腰帶,用來輔助過寬的褲頭交叉塞捲用的(註:三叔公的舊褲子後來都變成我四個孩子嬰兒時使用的包尿布。),常看見他從塞捲的褲頭裡掏出好幾捲紙錢幣(以前有限金門地區使用的壹圓紙鈔是綠色,拾圓紙鈔是藍色,後來才有紫色的伍拾圓和紅色的壹佰圓紙鈔)來交給三嬸婆,而大小姑姑們最期待的是他們的父親每天從沙美做完生意返家來的時刻,因為三叔公總會帶回糖果餅乾之類的零食。三叔公也會三不五時的買些「再抽」回來讓我們這一大群小孩子玩,尤其是逢年過節,更是買回一大堆大小形狀不同的氣球、糖果、玩具……等再抽,讓我們玩個夠,記得大夥因吹氣球,把嘴邊兩腮給吹得很不舒服,而三叔公在一旁見我們這群小蘿蔔頭個個吹氣球吹得兩腮痠痛不舒服時,老頑童似的三叔公就會在一旁大笑並且得意的說:擱再來啊!吹有夠氣沒有(閩南語)?他的這一項買再抽遊戲供應孩子玩的習慣,一直延伸到我的幾個孩子小時候去斗門娘家時,他老人家仍會拿出各種再抽遊戲來供孩子們玩,所以孩子們都很喜歡他,每次見到這位三叔公祖時,不用大人教就會自動的(阿祖!阿祖!)叫得馬放屁的響。
四、鰜鰈情深的三叔公婆:
三叔公生來有風趣幽默的個性,不分男女老少,他都能隨時與人打成一片,所以人緣很好。也因為他是個善於講東說西說故事,講笑話,到處與人為善的特色,所以凡認識他的人都叫他痟怡伯仔。三叔公他是個很顧家的人,金門的習俗,每逢夏季的農曆七月份,大家都不舉行嫁娶婚事,所以這個月的期間可說是總鋪師的淡季休息期,偏偏此時節正是花生、高粱的收成時候,平常上山耕作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落在三嬸婆和秀華姑的身上,所以三叔公只能除了到沙美開店做生意外,回到家後,就趕緊下廚房做一家人要吃的晚飯,也要煮餵豬的豬料,太陽快下山之前,還得帶著孩子們去收回曝曬的高粱、花生……等五穀農作物,儼然就像是一個農家婦人一樣,他能深深體會三嬸婆和秀華姑女扮男耕做粗活的艱辛,所以只要是他留在家的時候,任何家裡大小瑣碎雜務事就任勞任怨的一肩挑,盡量去做好它。相對的三嬸婆對待三叔公是把丈夫看成天的尊敬有加,凡事老公說的才算數,從未忤逆過,自我懂事以來,似乎沒見過他倆吵嘴過,叔公偶會與人爭執而大小聲語氣不好,嬸婆就會一旁勸阻說:有事好好說,不能語氣不好,反傷了和氣於事並無補。嬸婆對叔公體貼真是無話說,每次叔公去辦桌回來,因烹煮宴席被柴火烤及煙燻,不管是深更半夜如何的晚回到家,嬸婆總會要叔公先去洗臉淨身子,同時就會趕緊去烹煮叔公愛吃的白稀飯或綠豆稀飯,夏天則常煮苦瓜米粉湯或是白蘿蔔米粉湯,讓叔公能消暑退火氣。後來碧華姑姑在九歲那年,因數日發高燒不退,嬸婆又照常上山下海忙著工作,僅讓其服用買回現成的退燒藥,經過幾日後仍不見好轉,當送往衛生院急診後確定為腦膜炎,最後碧華姑姑小命是救回來了,可是自此即變成腦性麻痺,全身癱瘓,不能言語的人了,三叔公婆對此事件感到很自責,那時又尚無紙尿褲的發行與供應,從此以後數十年的歲月,他倆夫妻就除了每日固定的工作之外,尚要特別撥冗照顧那殘障女兒的餵食、大小便(後來還要處理月經)、洗澡等事宜。看您二位老人家辛苦的照顧著碧華姑姑而無怨無悔,實在太感動人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五、三叔公與世長辭:
自從我親愛的母親過世之後,斗門娘家我就比較少去了,每年除了先祖母暨先父母的祭祀日必定去拜祭外,年初二也會帶著返金過年的兒女們及內外孫們前去斗門給先父母等上香,順便探望三叔公婆及允能叔嬸、清進三叔嬸(秀華姑姑)、江水叔公等。嘆人生無常!三叔公竟也罹患了食道癌症,剛開始每次說胃口不好吃不下,原來健壯如牛的身體,因常常食不下嚥,整個人變得很瘦,滿頭銀髮顯得更白,有次竟還吐出大量的血來,經送醫才確定是食道癌,復又後送轉至台灣開刀治療,然因三叔公年事已高,就在民國八十六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三叔公他八十四歲,終不抵癌細胞的侵襲,宣告壽終正寢,與世長辭。三嬸婆在痛失體貼的老伴之後,是否因傷心過度而導致耳朵聽力變差,行動也變得緩慢不便,還要獨自照顧整日躺在床上的女兒,後來自己也感到自己實在心有餘而力不逮,終於肯聽大家的勸,才捨得讓政府將碧華姑姑安置到福田療養院去照顧。
六、三叔公!請您保佑大家!
敬愛的三叔公!算一算您今年若健在,也已是高壽一百零一歲了,三嬸婆今年也九十一歲了,幸虧她老人家身體尚健康,一切日常作息還能自理,唯獨耳朵重聽得很嚴重,您生前最疼愛的長孫祥讚堂弟,如今也為您添生了兒子,您的孫女們也都各自婚嫁完畢,有了歸宿,所以請您在天國的另一方國度裡能安息,並請您能保佑大家,平安!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