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價值
一陣風一陣雨不安分地輪流敲打我家窗戶,偶爾溫柔又猛然粗魯,不規則震盪出的節拍好像一支樂團正在演出,是颱風來報到的那一晚,顯然氣象局說對了,這個颱風很強烈,並不優雅。我放下手中電視遙控器,把腳放進拖鞋,起身走向窗戶打算看一看外面風吹雨打的世界。幾件衣物映入瞳孔,從左至右,不規則地亂跑亂漂流,隨著氣旋轉動方向,猛烈地轉彎……我眼神愣了愣,那是,內衣褲?很獨特的一幕,怎麼會有內衣褲從眼前經過?
「你看,有東西從那個方向飛出來了。」我對著老公說。
再來,我看到一個追逐而來不認識的人,我猜想這應該是衣服的主人了,也許是晾著的衣服沒能來得及收,所以看見衣服主人四面八方辛苦地追著跑。
而我好奇,怎麼會有人願意如此勤快,在這樣的風雨夜?我倚在窗邊企圖將風雨靠得更近,盡可能感受那個人在風雨之中的震撼感,投入的程度就像她克服險惡環境勇往直前的這些動作,思索。我思索著她每一個維艱裡踏出的步伐,努力理解她何以選擇堅持下去。
曾經,買早餐時身邊兩名顧客彼此在聊天說到不景氣的社會,其中一名老太太對年輕婦人說;「妳都不知道,現在能省則省,否則家裡開銷,除了薪水,民生物資什麼都漲,收支哪裡有辦法平衡。」我看著路燈下屋主彎腰著風雨的身影,很想問她:那麼,妳也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給了妳這樣的動機嗎?
就在颱風過境後,新聞報導各地降下的雨量及傳回來的災情,我想起去年的台灣,被颱風走過之後,水果蔬菜一夜之間身價狂飆,大賣場原本一粒只要二十五元左右可以買到的芒果,價格來到了七十元八十元左右,然而,還是阻止不了果農哭泣心碎的聲音。這麼昂貴,這麼小的果實,這種無法當三餐的條件,都是消費者可以淘汰的食物選擇,果農已經足足採收的部分可供給出售,卻仍阻止不了眼中流下的淚水以及嘴角輕聲一嘆。為的似乎只是證明這些市場條件依舊血本無歸,並不能達到預期規劃好的利潤收入。
那一刻,我霍然明白,不論是買或賣的人,其實承受的都是巨大的經濟壓力。
對於自己能滿足的收入與支出數目,不完全因為貪得無厭而過度節約,有些人放棄花費汗水換來的金錢,如果連薪水都捨不得支出,肯定是顧家的好男人或好女人?對於某些論點我並不認同,說不花錢便能勤儉持家,我聽過幾個案例,恰好都是發生在勤儉持家的人身上。倘若一個人真的可以做到什麼錢都不花,那他也將一無所有,自然不會有錢以外的東西住進他的生命之中。
我二十歲的年紀,不多不少,剛剛好懂得了生離死別。我的姐姐那一年罹患癌症住進醫院,骨髓移植後,再沒有出院。我當時去醫院探望她,她已經很虛弱,但還可以談笑風生。她給我看手上的東西,告訴我,那是一個同學出國旅行幫她買回來專程送給她的禮物,聽說可以帶來好運,希望她早日康復。她看著我的眼神突然變得認真:「我也好想要出國,想去看一看希臘的海灣,還有加拿大的楓葉,為什麼我會生病呢?我還沒坐過飛機,還沒有環遊世界。」當她說出這些話,我忽然怔住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那一年我也還沒出國,我揣想著,將來有一天,當我出國旅行,便能夠了無遺憾。
等到我經濟條件穩定開始出國,又想到台灣這塊美麗寶島並每有完全踏遍足跡,成長的土地明明就近在咫尺,該遊山玩水我卻忽略它,偏偏花大把鈔票踏上異鄉之旅。還沒體驗奮起湖四方竹林的薄霧之美,我已心靈嚮往騎腳踏車輾壓夕陽擁抱的荷蘭地平線。
我又想起天災過後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關於划算方式,忽然想能省多少就省多少,好方便幫助有困難的人。我想,金錢與距離,我願意重新思考旅遊行程。
我的一個嬸婆走的路線恰好與我相反,她為自己訂下的人生目標,都以存摺的數字為主。於是,她拚命工作,省吃儉用,存下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為的是豐富存摺空白處,但仍不滿足。她的丈夫在她欺壓下活一輩子,非常不快樂,直到晚年偷偷挪用自己的私房錢,私下辦理跟團出國旅遊,東窗事發後,嬸婆發了脾氣動了怒,要他辦理退團,取消出國行程把團費拿回來。據說,過程慘烈,因為叔公心意已決不肯退團,這場家庭革命鬧了好幾天,直到叔公旅遊回來,兩夫妻依舊冷戰了好一陣子。
可是,出國的記憶,是叔公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他逢人便開始談論起南方的水鄉:夜晚倒映月色的河岸多靜美;那裡的民眾好熱情;光屁股的孩童如何玩水,如何捕魚,如何游泳……叔公的眼睛發光似的明亮了。於是我知道,快樂對他而言,來自於渡假,並非財富,他一生的家財萬貫其實比不上短短幾天假期的歡愉。金錢,買不到快樂。
所以,不管是怎樣的花錢方式;不論是怎樣的旅遊,我都不會去質疑或阻止,只要那一個人覺得自己快樂,那便是值得的一件事了。如果可以因此拓展視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們何不樂觀其成呢?我們努力工作,存摺的數字或許是目的,但絕非唯一,如何快樂才是工作背後更重要的目的。
我並不認識那位追逐衣服的屋主,也不認識早餐店裡對話的兩位女人,她們的身影,她們的金錢觀卻會在我的感覺之中長久保存下來。未來,也許仍能擦肩而過,相見而不相識:也許,再不會相見。
我想我是省吃儉用但會使用金錢的那個人,用最划算的方法度量每一個想要的東西,包括假期。把省下來的錢捐出去做公益,用感恩的心對社會盡心盡力,在感動中體驗每一天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