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開的蘋婆花
今年第N號颱風來襲前夕,太太發現園子裡的蘋婆樹開花了,雖然只有兩處枝椏冒出美麗的花穗,可是以它長不到兩公尺的高度還能夠開花,當然就足以讓我們高興得很!
由於還沒長成大樹的蘋婆開了花,不但讓我們覺得驚訝萬分,而且也備感期待與喜悅,希望那兩串花穗可以順利授粉而結果;即使最後沒有果實累累而只有一串果莢也無所謂,因為那就表示爾後可以持續開花和結果了。
「希望颱風不要攪局而打落蘋婆花穗,所以在風雨前的寧靜時刻,特別用許多盆栽擋住蘋婆樹,藉以降低狂風吹襲所帶來的災害。」太太吩咐我趕緊做好防颱措施,並且和鄰居大嬸分享這一份喜悅。
接著從台灣東北方席捲而過的颱風,果然瞬間帶來豐沛的豪雨,使得山區和低窪地區遭受土石流肆虐,因而傳出道路損毀、山壁崩塌、溪水暴漲和交通中斷,還好並未夾帶強風過境,因此不致於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不過颱風警報解除之後,我們馬上到院子裡檢視颱風所帶來的災害,當然首先看到蘋婆樹的情況尚稱良好,應該是歸功於環繞其周圍的盆栽保護之故,所以只有幾朵蘋婆花被掃落而已,花莖上還有不少花穗仍然挺立而隨風搖曳,看起來真是賞心悅目美麗極了。
其實這棵蘋婆樹開花時刻已經算是晚了一點,因為在市場上早已看到有人販賣成熟的蘋婆果實,所以是一株遲開的蘋婆花;不過也許是第一次開花的緣故,因而比其它的同伴來得比較慢綻放,應該是大自然蠻合理的規律吧!
想起小時候看到蘋婆果實,總會讓我們感到垂涎三尺而羨慕不已,因為記憶中它們嚐起來的滋味真是甜美極了,尤其在那個零嘴不太普遍的年代,街坊鄰居假如種植一棵蘋婆樹而果實累累的話,那麼他們的小孩子當然多了一些足以誇耀的本錢,甚至帶到學校和同學們分享的時候,能夠因此而增進個人的人際關係和自信心,如今回想起來不禁覺得那是很奇妙的孩提往事和有趣的鄉野情懷!
蘋婆果實長在一個漂亮的果莢裡面,等到它們成熟的時候,彷彿紅色天鵝絨一般的果莢便會爆開,因而一排黑得發紫的蘋婆果實,就像似碩大的黑珍珠那樣露了出來;人們將它們採擷下來之後用水煮、蒸和火烤的方式,就可以弄出一道美味可口的小零嘴了。
所以如果從菜市場買回來整串蘋婆果實之際,就可以看到那些美麗而細緻的果莢,尤其它們源自於大自然綿綿密密的紅顏色,讓人們撫摸起來的感覺非常舒服,我們甚至懷疑天鵝絨布料的發明,是不是來自於天然蘋婆果莢的靈感呢?
其實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許多用品和發明,從大自然的啟發而來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有關於商人創造天鵝絨布料的揣測,也許算是蠻合理的靈感,當然不是甚麼大不了或太過於令人驚訝的說法。
話說回來台灣蘋婆果實甜美的滋味,其實嚼起來會聯想到栗子那般口感,而且外型也頗有類似之模樣,所以小時候長輩就把蘋婆果實稱之為台灣栗子, 仔細想想其中倒是也有一些道理呀!
種植蘋婆樹需要空曠成長的空間,這種特質在早期農村並不成問題,可是假如來到目前都是型態的居住環境而言,想要栽植一棵蘋婆樹的夢想不太容易實現,雖然其繁殖的方式很簡單,只需要用成熟的果實種植,或是母株所長出來的小樹苗,就可以很輕易地種活而長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水泥叢林當中,恐怕只能夠用想像的方式,或者實地走出戶外才能夠欣賞蘋婆開花與結果的天然美景了。
古人喜歡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人們從院子裡的蘋婆樹成長過程當中,其實可以很清楚體會箇中滋味,尤其加上「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俗話,所以我們很高興院子裡的蘋婆樹逐漸長大,希望孩子們、孫子們和左鄰右舍好鄰居,以後能夠在碩大的蘋婆樹下乘涼、聊天、泡茶和訴說一些過往情事,那麼將是一幅很美麗而且讓人期待的畫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