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一百金沙傳芳歡慶建校一百週年
民國二年,一群重視子弟教育之鄉賢,創議成立兒童學習之殿堂,假張氏祠堂授課,草創伊始,各項教學設備,極為簡陋。教學課程亦由塾師自行研訂,其教學內容以淺易之國文、尺牘、歷史、算術(珠算)等為主,教學經費以鄉里籌捐為主,輔以收取學生之束脩支應。民國四年成立第四學區第一國民學校,後因學生數逐年增加,教室空間不敷使用。民國廿二年復由地方熱心人士籌款、捐地、興建校舍,命名為「金砂學校」。座落於金沙鎮汶沙里成功路一號(民國五十九年八月本校新校舍完成遷入現址後,舊校址移作金沙鎮公所辦公場地)。
民國廿六年日軍侵華,金門淪陷,全縣諸多學校因而停辦。民國卅四年抗日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金門光復;本校於民國卅五年復校,改名為金沙中心國民學校。后浦頭私立「汶浦小學」於38年7月14日,因國內局勢轉變,李君鎮、黃世炳兩位老師返回故鄉,38年8月1日併入「金砂學校」,開學未幾,又逢10月25日古寧頭戰役,學校全面停課,直到39年2月才恢復上課。此時政府設置行政公署,「金砂學校」是金沙鎮唯一的公立學校,所以鄰近的村莊如營山、后水頭、蔡厝、陽翟、東蕭、東西山前、山西、山后、青嶼、官澳、西園、后珩、浯坑、田墩之學童,均來此就讀,學生人數激增,校名再改為「金碧區中心國民學校」。大陸淪陷政府播遷來台,金門成為反攻大陸的前進基地,因此政府對教育事業更為重視。
民國四十二年恢復縣治,全縣學校均改為公立,再度改名為「金門縣金沙鎮金沙中心國民學校」。由於政府積極投資,全面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全縣已達「村村有學校」的普及程度。金門由於歷經長期的動亂,地方整體元氣尚未復甦,師資及教育設施,也因之簡陋不堪。政府為了加速國民基礎教育之推展,開始積極進行國民小學師資的培育。首先在福建省立金門中學設置簡易師範科,快速培育初等國民教育的師資,分發到全縣各國校任教。數年後,為了提升初等教育之師資層次,又在金門中學設置特別師範科,招收高中畢業的學子就讀,施以一年的專業訓練及職前教育,師資素質確實向前邁進一大步。當時,由於受到教育經費短缺的影響,各校學童課桌椅,大多以白灰砂土灌製而成,教學設備也相當短缺,雖經逐年改善,但仍嫌簡陋。大家在艱苦的環境中,度過克難的學習生涯,老師用心教學,學童認真學習,學習成效仍可達預期效果。
民國五十三年,政府積極推展金門縣成為三民主義模範縣之際,在教育建設方面,縣政府全面推行三對等的建校模式,鼓勵民間投資國小建校。本校因校舍不敷使用,又因校舍週邊均為民宅無法擴建,地方父老建議另擇地闢建新校區,並推行建校基金之勸募,每位學童每週要繳交一元的建校基金,結合中央及縣府補助款三對等的建校模式,在地方父老的協助下,擇定后浦頭「球埔」附近土地為新校地,其中部分私有土地分別以徵收、收購、交換、捐贈的方式辦理,始完成校地之取得。鳩工興建新校舍為「H」型的一樓建物,分為東棟、西棟、中棟三棟主體校舍,於民國五十九年八月遷入現址(后浦頭117號),賡續推動國民教育。
八二三砲戰之前,舊校舍不敷使用,地方仕紳張漢棟、張海傳、蔡水溫等積極爭取規劃新校區於東埔附近「鯉魚谷頭」,後因八二三砲戰而作罷。嗣後政府為辦理延長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實驗,在原規劃之校區預定地,興建金沙初等職業學校(即今金沙國中)。金沙國小面臨校舍不足愈趨嚴重之壓力,地方仕紳黃章歲、黃應城、黃清安等建議在后浦頭之「球埔」、「漏埕」(清末民初曾為鹽埕)附近規劃為新校區,配合政府三對等比例。由后浦頭合捐29,000餘元(約每戶配合款250元),沙美合捐50,000餘元,加上歷年由學童每週繳交一元的建校基金,成為地方配合款。
有關校地之取得,在地方仕紳居間溝通協調下,黃清安、蔡珠、黃章蛤、王蕭英、黃春波、鄭烏珠…等地主,聞聽興建學校,教育子弟,咸表認同,並願無條件捐獻。尚有部分地主為保留其產權,同意以公地交換,或由政府徵收價購,新校舍之整建方能如期進行。
民國五十四年九月本校奉令附設幼稚園,為國民教育向下延伸至學前教育而努力。民國五十七年定名為「金門縣金沙鎮金沙國民小學」。
民國六十三年為促進前線後方文化教育活動的交流,在戰地政務的統一安排下,本校與台中市春安國小締結為姐妹校,可惜後續未能持續的交流互訪。
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增建中棟二樓教室四間及綜合教室乙間。民國七十八年及八十一年,分別將西側教室和東側教室,再增建二樓教室各五間,並闢增為雙邊走廊,此刻全校教室均為雙邊走廊,除了擴大兒童活動空間,亦減少陽光射入教室之時間,加上中庭花圃之修建,花木飄香、綠意盎然,置身其中,心曠神怡,誠然是優質的學習環境。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積極爭取位於運動場南側縣有地,撥為學校用地,除了增加校地面積外,也讓校地向南延伸到榮湖環湖路,並將此區規劃為童軍榮湖營地,提供露營及炊事場地,讓童軍教育在國小紮根及成長茁壯。
民國八十三年配合政府推動「行政院規劃金門為全國國教示範區」補助經費改善校園環境及充實教學設備,本校現有三棟校舍,所有外牆加貼二丁掛,除了增加校舍之美觀外,同時也延長校舍的使用年限。
民國八十四年辦理校門口私地之取得,完成溝通協調將近十年的私地收購案,透過價購、徵收,國有地撥用等多種程序與手續,擴增土地面積6260平方公尺,使校地向北展延到環島東路,並興建校門圍牆及籃球場,此時校地向北、朝東、往南均已延伸到道路,校地完整,校園美麗,校園內沒有私地,每棟建物均完成建物登記,為今後學校工程之整建、校園之規劃,鋪設一條康莊大道,無任何私地產權困擾及不便,讓金沙國小能可長可久,永續經營。
民國八十五年,位於成功路一號之舊校舍三棟之土地所有權,因早期登記有誤,欲歸還家長會,雖然其間歷經多重難關,在校方鍥而不捨的努力下,才逐一克服,取得舊校舍的土地所有權。同時向使用單位金沙鎮公所每月收取租金新台幣貳萬元;戶政所及稅捐站各收租金新台幣伍仟元。對一向拮据之家長會而言如獲至寶,充裕家長會經費,除了適時提供學校教學支援及設備充實之經費,復提供兒童各項校內外競賽之獎金及補助款,讓校務推展更為順暢,學童表現更為優異,校譽更蒸蒸日上。
民國八十六年於運動場西側,增建二樓學生活動中心乙棟,一樓為幼生活動室、民俗技藝教室、體育器材室、童軍器材室、美勞展覽室;二樓為體育館具有籃球場、羽球場及慶典集會用禮堂,堪稱多用途多功能之綜合性場所。
民國九十年提報中棟教室為危險教室亟需拆除重建,於九十二年獲准拆建為地下一樓、地面三樓之教學行政大樓,同時拆除原有綜合教室及司令台,闢建平坦的中庭廣場成為大型活動的寬敞空間。
民國九十三年,配合金沙鎮公所,將原有毗鄰環島東路之籃球場,整建為多用途之複合式運動場,提供金沙鎮大型活動之空間,更是青少年早晚球類運動的好去處。
民國一百年,西側教室獲補助經費進行補強工程。同年東棟教室也列入評鑑計劃,在校方積極爭取與協調下,結合幼托整合制度的推動及鑑定結果報告,准予拆除重建。本校於一○一年九月經委託縣府工務局完成發包作業,由程鈞柏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工務局負責監造,岩輝營造公司承包建造,總經費新台幣伍仟伍佰餘萬元,為地面三樓之教學專科大樓,配合建校百週年落成,作為本校百歲誕辰的最佳壽禮。
隨著國家教育制度的改善,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已於102年1月1日公佈實施,招收二足歲以上幼兒入園,這是一項極為現代化,幼兒教育制度的更張。本縣各校奉命率先辦理三足歲幼兒入園,所有之教學及活動場所均為現成國小教室替代,雖然也做了多項充實與改變,但要完全符合幼兒園之相關標準尚有差距,且屬老舊建物,亟需整建建物為完善的幼兒園園舍,預計爭取規劃興建三樓園舍,總經費約需新台幣肆仟餘萬元,將廣納各校幼兒園興建之優點,融入本校園舍興建中,屆時期能成為全縣幼兒園園舍興建之典範,此項工作後續之推動,將是本校幼教工作及行政部門責無旁貸的重責大任。
有關爭取幼兒園園舍的整建工程,除辦理國有地之撥用程序,已奉核定以800餘萬元有償撥用、先期規劃設計經費也經核定補助150萬元辦理,近期即可完成外,緊接著是爭取整建經費的預算編列,期能於104年執行,105年完成,屆時幼兒園將擁有一棟美輪美奐之園舍矣!其聯外道路配合國有地的撥用一併整建,向南可達榮湖環湖路,朝北可接環島東路,動線流暢,交通便捷,將會吸引更多家長把幼童送到本校就學。
本校雖創於民國二年,在民國卅四年以前,迭因戰亂,學校經營常被迫中輟,諸多相關圖牒資料之散失,稽考不易,謹就相關資料有所保存者,編列歷任校長為第一任 陳穎川(34.10-34.12)福建金門,因故未到任視事;第二任 陳校長(34.12-35.7)福建漳浦,目前僅知其姓、名諱無案可稽;第三任 楊應堯(35.8-36.7)福建金門;第四任 葉果(36.8-37.1)金門沙美;第五任 王開伏(37.2-38.1)福建人氏;第六任 張榮強(38.2-40.1)金門青嶼;第七任 張景章(40.2-42.1)福建金門;第八任 張仁壽(42.2-43.7)金門沙美;第九任 王秉壽(43.8-49.7)金門后浦;第十任 李贊發(49.8-52.7)福建惠安;第十一任王秉壽(52.8-63.7)金門后浦;第十二任 蔡金皮(63.8-71.7)金門瓊林;第十三任 汪謹敕(71.8-75.7)金門后浦;第十四任 劉海心(75.8-78.7)金門劉澳;第十五任 李炷烽(78.8-79.7)金門湖下;第十六任 吳啟騰(79.8-82.2)金門昔果山;第十七任 楊瑞松(82.3-87.2)金門湖下;第十八任 陳麗玉(87.3-91.7)金門斗門;第十九任 楊肅正(91.8-99.7)金門官澳;第二十任 王添泉(99.8-迄今)金門沙美。
欣逢本校建校百週年大慶,祈願全體同仁能在既有的基礎上賡續努力,推展校務。尤應感謝政府及各級長官對本校的關愛與眷顧,緬懷歷任校長的悉心擘劃、銳意革新,在家長會、校友會及地方熱心教育人士的全力支援協助下,始有今日的規模與優異的績效。未來更殷望大家務必群策群力,秉持國家教育政策的推展,貢獻所學、竭盡所能、戮力同心、全力以赴、為國育才,善盡教育工作者之職責。際此百年校慶紀念日,祝禱金沙國小校運昌隆,期能久而久、久又久,歷久而彌新,在校訓「敦品勵學」的指引下,追求卓越、邁向顛峰、千秋萬世,永垂不朽。
‧後記:
‧金沙國小係筆者啟蒙之學堂,也是初任教職的學校,任職金沙國小卅四年期間,曾兼任事務組長十四年、總務主任十五年、九十九年有幸重回母校執掌校務,所親身經歷的點點滴滴,參照相關資料,撰述期間的經過情事。欣逢母校建校百週年,謹藉報端披露,讓各屆校友回憶昔日同窗共硯之歡樂時光。並誠摯邀請各屆校友於本(九)月廿九日母校百週年校慶日,大駕光臨母校,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