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八二三榮民系列》東山的模範夫妻─吳金商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846

 吳金商,民國二十七年出生於金沙鎮大洋里東山,雙親在山外市場租店屋、煮粥賣包子,他則在東溪國小、東山大洋小學、吳家祠堂唸書;依稀記得九歲那年,吳家祠堂奠安,日軍才剛由鵲山撤退,隨後青年軍入住東山百姓家的古厝;他家居住村中央的小古屋,地方小、沒被國軍進駐………。
鄰居阿婆家一落四櫸頭,青年軍打地鋪於客廳,先遣軍只有十人,而後陸續駐紮東山約為五十人。年歲尚小的吳金商,看到眼前的軍人裝備差,衣衫亦邋遢,他們揹著背包、繫著綁腿、肩上還有槍,雖然有點怕,還是難掩好奇心,看他們集合、瞧他們炊事,軍人用鐵片圍起來當爐灶,底下燒柴火,柴火是百姓家的門板;當時物資很匱乏,他們以木板製成鍋蓋、煮飯的鍋雖然比百姓煮的大,但鍋巴比較多,炊煮之後,洗刷費力氣,汗珠滴淌在鍋底;而後稍微進步,逐漸有煤炭當燃料,保住了諸多百姓的門面,不再拆門板。
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大人交代小孩不能出去,以免發生危險,因當時東山有軍官團進駐,出去打仗,有人為國捐軀,倖存的人為他們掬一把同情之淚,但不願再見血肉模糊的一片。戰後團部忽然排列許多腳踏車,好奇地屈指算算,約有五、六十輛,這在金門當年很稀罕;腳踏車旁尚有兩部雙人摩托車,疑是日本人離開時留下來,他讀書好學不倦、遇問題追根究柢,雖然想知其因,但未解其果。
民國四十三年九三砲戰,吳金商已是民防隊員,整理村中的環境衛生,水溝更要通暢。而全縣示範防禦演習地點亦在東山,指導員指揮若定,民防隊員服裝整齊,穿著自購、且必須按規定染色的隊員制服,配備老式的七九步槍,但彈匣內為空砲彈,統一集中操演,全縣來東山觀摩。一年約示範演習七、八次,連台灣都來觀摩;軍隊與民防隊相互配合,國軍為假設敵,從東沙尾方向攻進村子裡,由民防隊員在東山附近防禦。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大洋里約有五十戶人家,區分東溪、東山及內洋,三個自然村的居民,聽到砲聲,立即躲入這座可以容納一百多人的防空洞,人擠人,如擠沙丁魚。四十四天待在洞裡,鄉親趁著空隙,輪流回家準備食物。當時每聽傳言「圍頭在敲鐘,趕緊跑入洞。」但吳金商認為圍頭很遙遠,聽不見鐘聲響,實際敲鐘方向應該是駐紮「後寮」的營部;東山舊稱後寮,軍隊一敲鐘,示警匪軍將砲擊,居民入洞去避難;的確每次鐘聲響,匪軍隨後砲彈直直落,村子遇砲擊,古厝多間被波及,連吳家祠堂亦中彈,陽間多災難,波及陰間亦遭殃。
八二三之後,父親留金門,母親帶著他們三兄弟到台灣,每人領取三千元。他們與金門鄉親數百人、同搭登陸艇到高雄「新興國小」打地鋪一星期,再分配到屏東南崁鄉,居住鄉公所旁邊的空房,一、二十人共同打地鋪,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地照顧。一段時日後,吳金商到台中坪林村第三營房去幫軍人洗衣服,電源及洗衣粉由公家統一供應,他們不需負擔經濟,只須出勞力;而一連官士兵一百多人,他負責第九連,工作到民國四十九年,接獲父親來函,要他回金門娶親,於是母親和三兄弟又回到家鄉。
父親為他說婚事,並許願完婚要宰豬敬天公、酬謝神明賜良緣。吳金商於民國五十年元月與陳函翠小姐完婚;當年東山駐守戰車連,請其吉普車來幫忙,迎親隊伍很醒眼;婚宴主菜為肉圓煮菜花、雞捲什錦菜、方肉、膨粿等十二道,父親是「館棧」,再找鄉親逗陣來熱鬧,二十三歲娶親的他,娶妻很風光,爾後更是擁抱幸福的時光。
雙親在山外經營小吃生意,吳金商夫婦則留在東山耕種田園,他將小吃店的廚餘載回東山飼養家畜和家禽,以增加收入。妻子婚後跟著他下田,夫妻同耕耘,直到民國八十七年,三子一女均赴台求學或謀職,夫妻跟著到台灣照顧、並且就業,以賺取生活費,於九十七年返金。
民國九十八年,吳金商對「站桌頭」萌生興趣,他先在村里與長輩學習,再到殯葬所受訓殯葬禮儀;之後村子無論廟宇、宗祠,他都奉獻一己之力;當遇往生者,他亦主動協助「站桌頭」。
東山觀音寺,以前原是碉堡偽裝,祂原是一間小廟,後來擴建,一樓為碉堡,射擊孔還在。當年一位台灣人來東山當兵,家中經營佛像生意,從村旁水塘取黑土至吳氏宗祠、當時為村公所,雕塑三尊佛像,分別為觀世音、仙財和玉女(亦即金童玉女);新宮廟落成,大山(亦即太武山)海印寺師父來剪綵。吳金商則從台灣購回籤筒,籤筒太大,上飛機前、將之分為三節,回金門後再行組合。因他識字,幫忙信眾一年點一次光明燈,因緣成為廟祝。觀音寺於農曆每月十二日作小法會,妻子則為佛祖做素齋與信眾結緣,觀音寺每年收入香油錢約為四至五萬元,目前由陳寶琴鄉親在管理。
吳金商經歷民防隊分隊長、農會小組長、農會代表、碼頭裝卸工代表、總工會理事、內洋吳氏宗親會理事、吳家大宗祠理事、內洋觀音寺主任委員、內洋景山宮副主任委員、海印寺董事,目前為海印寺志工。他於民國九十七年當選金沙鎮模範父親,妻子亦當選模範母親;結婚五十年,夫妻於民國一百年參加「牽手一世情金婚紀念」,接受各界的祝福。
東山的模範夫妻,在二○一二年,拍下了全家福的照片,目前內外孫多人的吳金商,種田是休閒,每天清早帶著青菜上市場,老主顧來捧場,他樂觀開朗與鄉親話家常;而已是銀髮族的他,人生有規劃,擔任志工、服務鄉梓,才是他最大的心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