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的俗語話之十六
◎「十九無嫁,廿五無娶。」─根據民間習俗,女子十九歲、男子廿五歲,皆不適宜結婚,因此,早年大都避開,以免犯忌,然而現代社會已不忌諱,任何時日都有嫁娶,反而著重一些特殊意義的日子,例如,建國百年元旦及國慶,以及今年的201314(愛妳一生一世)201399(愛妳一生久久),諧音已然重於習俗。
◎「四個恭喜,扛一個也好。」─在重男輕女的年代,生男則道「恭喜」,生女就說「也好」或「罔食」(姑且養她),這則是父親生前說的:曾見四位轎夫,抬著一位夫人外出,此時所見場面,已是「女尊男卑」,告誡我們:一個人的未來,但看後天的努力與機緣,與性別無關,生男生女一樣好,不要再以有等第的賀辭區分性別。
◎「查甫也著疼,查某也著寵。」─在男尊女卑的年代,有此理論,相當先進,強調男女平權、手心手背都是肉。
◎「人生人疼,狗生狗疼。」─母子之情,形同骨肉,無法分割,即使長相醜陋,依然是寶,其他動物亦然,母愛的光輝,不分人畜。
◎「人老在腳,樹枯在根。」─有則猜謎:「出生四隻腳,長大兩隻腳,老了三隻腳」,謎底是人,老人的特徵是多了枴杖,原因是足部關節退化,需要輔助器材;樹之所以枯萎,也是從根開始,故云「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做無一湯匙,食欲歸糞箕。」─湯匙與畚箕,皆屬民生器物,一小一大,對比明顯,以具體之物喻抽象之量,淺顯易懂,頗為得宜,比喻事少薪高之人。
◎「這款話若會聽得,屎著會食得。」─以大便之不能吃譬喻話不能聽。換言之,此語不可信,千萬別上當。
◎「枵鬼假細膩,愛食假客氣。」─枵鬼即貪吃,與愛食相當,而細膩與客氣意近,二者皆指心裡極為想吃,卻故作推辭害羞,比喻虛情假意、表裡不一之人。
◎「梳好頭,蔭好面;穿新衫,蔭好身。」─梳好頭髮,會使面貌更為姣美;穿著新衣,會使身材更顯出色。換言之,前者對於後者,具有加分效果,值得重視。
◎「食七分飽,穿七分燒。」─養生之道,首重食穿,太飽或過暖,反而不利身體,為了健康起見,以七、八分為宜。
◎「鳳梨頭,西瓜尾。」─每一種水果,最甜的部位不盡相同,這是經驗之談,值得一試。
◎「地基打伊好,起厝則會在。」─地基打得好,房子才能穩固,也可引用在其他方面,如學業、身體、事業,皆須打好基礎。
◎「是藥三分毒。」─每次吃藥之前,一見藥袋上寫了一堆的副作用,望而生畏,但又不得不吃,為了治病,所引發的副作用,即是所謂的毒。
◎「六月西北雨,落勿會過車路。」─西北雨,來得急,去得快,經常東邊下雨西邊晴,一路之隔,兩種天候,或作「西北雨,勿會過田岸」。
◎「講三色話,食四面風。」─三色話指各式各樣的話,四面風指東西南北風。表示講話使人中聽,各方討好,到處受惠。意同「牆頭草,兩面倒」「抹壁雙面光」。
◎「講長講短,講食續尾。」─人與人間,無事閒聊,說長道短,東拉西扯,最後總在談論飲食聲中結束,足見三句不離飲食,民以食為天。
◎「講話精霸霸,放屎塗蠓罩。」─講話精明伶俐,所做所為,卻愚不可及,說與做,判若兩人。
◎「生意人,豬食狗睏。」─農村社會,豬吃剩餘飯菜,狗則席地而睡,生意人由於忙碌刻苦,吃睡如豬似狗,草草了事,毫不講究。
◎「三個查某人,一個菜市場。」─女人話多,未必盡然,只是一般人的認為,倘若幾位女性相聚一起,其多言嘈雜的程度,相當於一個菜市場的音量。
◎「識字的給呣識字的做奴才。」─父親年輕時,金門識字者少,文盲者眾,整個浦邊村的看信回信、春聯書寫,大半皆由父親一手承擔,每當忙不過來時,父親便以此語自嘲。
◎「青盲雞,啄著蟲。」─瞎眼的雞,無人「服侍」,為了求生,盲目啄食,僥倖的話,也會歪打正著,啄到昆蟲,意同「青盲貓,咬著死老鼠」。
◎「有山著有水,有神著有鬼。」─山與水,交相輝映;神與鬼,相生相剋,皆為相襯相對之景物。
◎「人心肝,牛腹肚。」─人心肝雖小,但其欲望卻比牛肚還大,比喻貪得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
◎「食無落腹,放無落礐。」─吞雲吐霧,虛幻不實,進不了腹中,也排不出礐裡,既傷身體,又失金錢,勉人最好戒煙。
◎「講仔予汝識,嘴鬚著打結。」─講到讓你了解,我的鬍鬚會打結,亦即費盡口舌,對方仍不明所以,暗諷對方冥頑不靈、不可理喻。
◎「一日落海,三日勿會放屎。」─「行船走馬三分命」,討海人落海討生活,風高浪急,險象環生,由於擔驚受怕、飲食不定,以致生理失調,從本則可以見到討海人的辛酸苦楚,漁村姨父英年病逝,與此有關。
◎「腳緊,手呣緊。」─腳緊是「較緊」(快一點)的諧音,逢人急迫催促時,對方常以此語回應,手呣緊表示並非不願配合,而是因事耽擱,分身乏術。
◎「十八港腳,行透透。」─十八表多數,港腳是指港口碼頭,表示跑過不少地方、耽誤不少時間,居住浦邊時,母親一出門,所經之處,都會與左鄰右舍哈拉寒暄,以致遲遲而歸,父親常用此語,間接表示母親未即返回。
◎「一身軀,體體寶。」─全身上下,惜之如寶,完全不能碰觸,也可引用在其他器物方面。
◎「小病呣醫,大病請童乩。」─小病好醫,若不診治,一旦拖成大病,醫生束手,只有請乩童求助神明。
◎「春分佮秋分,暝日對半分。」─春分約在國曆三月廿一或廿二日,秋分則在國曆九月廿三或廿四日,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時間相等。
在這十六篇的阿娘俗語話,累計已逾八百則,今後自當繼續努力,尚祈鄉親不吝指教。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