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八十大壽懷親恩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慶。
點閱率:564

歲月不饒人,我在金門「一甲子」,轉眼就到了「八十大壽」,台金子女,我生日的這天,都送了一個「小紅包」,作為「壽禮」,基於「節約」,不作任何舖張與宴客,而生日就在平平安安中渡過,自己也感到非常地滿足與快樂。
我們中國人,在民間,流傳一句名言:「人生七十古來稀」,因為早年的生活水準比較低,一個人想活到七十歲,那是「天壽」,也是奇蹟,而八十歲呢,更可以說,那是奇蹟中的奇蹟。
在這天,在異鄉金門,我卻想到對岸大陸上的親人,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忠厚、誠懇,深受鄰里尊重,我們是「小康農家」,父親勤於耕作,業餘也在糧廠工作,有時候也打些小零工,賺取家用,為家庭而勞碌奔波,沒有享受過什麼清福;兩岸對峙,他往生,我連「送終」的機會都沒有,「不孝如我」,今生引以為憾。
母親黃氏,她是縣城內大戶人家的「千金」,不知道為什麼,卻下嫁到鄉下農家,跟著我們一齊操勞,吃苦,尤其是在「農忙」的時候,農產品收成的工作,再多再苦,她默默地承受,連半句怨言都沒有;仁慈,和譪是她最大的優點;在我的記憶中,抗戰勝利後,她為了尋找,打聽長子元水的下落,千辛萬苦,到處求神問卜,音訊全無,為長子傷心過度,也可能是受到「風寒」一病不起,終於往生,那時候,我剛剛滿十二歲,頓失母親的扶持與關愛,其悲痛,傷心之情,絕非筆墨可以形容的。
母親生前,對長子元水,唯一的線索,只知道,抗戰勝利後,他在「黑龍江」某部隊服役,不久就「石沉大海」,生死不明,可能是客死異鄉;為此,作為弟弟的我,我曾經千方百計地,向兩岸的「紅字會」,及國防部查詢,仍然音訊全無;幾年前的兩岸超薦大法會,我曾經一再向「佛祖祈求」,希望能夠超渡大哥的亡魂,回到福建故鄉──大埔村。
八十四年,我返鄉探親,二哥元居已不在人世,二嫂還健在,幾年後也往生了;至於姐姐、妹妹,侄兒、侄孫等,目前都還能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相對地,也為我減少了一分心頭上的思念與負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