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出書的喜悅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慶。
點閱率:571

出書在我來講,雖然,這並不是第一次,以前所出版的幾本書,諸如:散文計有「烽火下的山花」、「金翔鳥」,長篇小說計有:「痴戀女」、「這條街」,與「戰地兒女」等,這些書,我都沒有費多大的心力,很快地都出版了,唯有「烽火恩情」,這部長篇小說,入選金門縣文化局,一○二年,贊助出版定案後,這中間與出版商(印刷廠),前後又醞釀了兩三個月之久;從排版到成書,我總共校對了四次,原因是,我覺得這是一部具有金門鄉土意識,與歷史記憶價值,所以我要特別小心謹慎,盡量別讓全書能挑出「破綻」與「缺點」,這樣,自己的心才能安定下來。
「烽」文這部書排版後,我就有一股充滿興奮之情,乘在興頭上,我也寫了一篇「一生只為一部書」的拙稿,投寄給金門日報「浯江副刊」,承蒙「浯副主編」厚愛,優先錄用見報,真是感激不盡;我是「烽書」的原作者,且經四次的細心校對,每次至少要五天,想必有人會追問,老兄,你那麼辛苦,難道「烽書」可以媲美世界文學名著不成,這麼大,這麼出名的「文學頭銜」,我當然是不敢當的;不過,我真的是有心,想把「烽」文這部書的內容輪廓,與精闢之處,略加一一予以扼要說明。
「烽書」總共七十二章(段),計三百零三頁之多,可說是大部頭的長篇小說,其主要的主題,是以我的拙筆,來描寫、刻畫,早期的金門,在戰地政務的框架,與軍政一元領導下的各項「軍經建設」,與「施政作為」;諸如「高粱收兌」、「鄉村整建」、「農地重劃」、「村里民大會」、「親民訪問」、「便民服務」、「環境衛生大檢查」、「選舉民意代表」、「挖水塘(築壩)、「選舉優秀模範幹部」…等,定期,或不定期地,輪番不斷地推動,其目的,就是要把金門建設成一個,戰地政務時期的「模範縣」,這些珍貴的鏡頭、片斷,確實可以作為很好的,很有價值的,金門近代,歷史的見證。
「烽」文終於在一百零二年九月三十日,正式出書面世,書內所塑造的人物頗多,且可說各有性格,各有作為,栩栩如生;對台金繁榮進步,以及對農村場景亦頗多描寫、敘述;也許又有人會追問,老兄,幹嗎要加進那麼多、曲折的、戀愛的插曲呢?因為,筆者總認為,如果要想加深讀者諸君的興趣,「恩情」、「親情」、「友情」、與「愛情」等,人生的內容,缺一不可,這也是構成社會「發展」、「興隆」不可少的要素;「烽」文,最凸出的人物頗多,像退伍軍人廖一飛,他真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藝術造詣也高,他的那幅「古寧頭戰役勝利實錄連環畫」、「古梅傲霜雪」、「七十大壽懷親恩」,還有高志遠的名著「天地悠悠」等,都非常地轟動,雖然這些都是「寫實」外的「創意」,但對「烽」文的閱讀興趣,不無加分的作(妙)用。
那麼,現在再讓我來,剖析一下,「烽」文那麼多對的戀人中,筆者也非常巧妙地安排,最後都「配對成功」,「有情人終成美眷,就連大媒婆七嬸婆,流落在台灣的大女兒喻含煙,在鄉親們的一再規勸下,返回金門過年後,終於也找到了「合適」的新對象,婚姻從頭開始;全書是一幕大團圓、大結局的和諧,與歡樂的場面。
筆者自己認為,「烽」文一書,更重要的情節是,反共復國,國家民族意識濃厚,更富有愛國情操,與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觀念;所以說,「烽」文之所以能夠獲得金門縣文化局的贊助出書,在我個人,數十年的寫作生涯中,誠然,是一大「喜訊」,我感到非常地愉悅與快樂。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