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犀牛角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清陽。
點閱率:542

日前在一部影片中看到非洲某地區的原野,有一隻少了犄角的白犀牛,混在同類的野生動物群中覓食,雖然從外表看不出來悲傷的樣子,但是不一樣的面貌蠻特殊,讓人一眼就可以發現鼻子到眼睛的地方,確實少了一根獨特的犄角。
「為什麼那隻白犀牛少了犄角?而且好像是人工鋸斷的樣子,究竟是甚麼因素呢?」影片的外景主持人詢問當地土著。
「哦,這隻白犀牛的犄角確實被刻意鋸斷,那是因為避免被盜獵者殺害之故,所以才會先把犄角鋸斷藉以保護其性命!」那位官方保護野生動物的土著,以一種令人覺得驚訝的內容回答。
於是主持人接著問到,為什麼事先鋸斷犄角可以保護其性命呢?土著的答案確實教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大部分野生犀牛的盜獵者,都是為了擷取那一隻犄角轉賣,所以假使是一隻少了犄角的白犀牛,那麼基本上將不至於吸引盜獵者之青睞,因而成為當地保護野生犀牛的方式之一。
呵!這種邏輯與作法確實讓人覺得備感訝異,因為整隻白犀牛最為珍貴的地方,竟然是長在牠頭上的犄角,更由於人類認為【犀牛角】有極其神秘的功能,所以陰錯陽差而成為犀牛最大的致命傷。
我們看到這樣的關聯與結果,不知道要為保護犀牛而鋸掉犄角喝采呢?還是為那一隻致命的犀牛角感到悲哀?
從影片所報導的情況來看,也許少了犄角的白犀牛,雖然經歷過犄角被鋸斷的痛苦,不過也許可以安心的在草原上奔馳和覓食,再也不必擔心生命受到盜獵者之威脅而得以安養天年了。
相反情況則是未經鋸斷犄角的白犀牛,即使目前活躍在草原野林之中,可是那一隻人類認為很珍貴的犄角,長在頭上彷彿成為極其誘惑的標靶,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因此而喪命在盜獵者的長槍射程之下,如此一來,豈不是生活在朝不保夕、而且栖栖皇皇的情境中呢?
以前聽到【和氏璧】乃因為【懷璧其罪】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會為了那顆寶玉而抱不平,正所謂【玉石無罪】卻因為人類所給予的價值而入罪,這種世俗所認定而且是外在的價值,哪裡是寶石和犀牛角本身所能夠選擇的呢?而且其所導致悲劇之結局,更非玉石與犄角所能避免的情境,所以恐怕也無法遁逃於此種宿命吧!
雖然犀牛角與和氏璧的情況類似,在在凸顯出以人類思維為導向,進而當作主宰萬物的錯誤迷思,確實是一種要不得之想法與作為;不過人們卻發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發生,所以古人勸大家【財不露白】的原因,大概就是出自於此種考量了,不是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