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金門,紮根藝文 ──垵湖分校書畫陶藝推廣側記
壹、前言
金門過去雖然屬於戰地,但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雖然離島的物質條件貧乏,但仍孕育許多出色知名的在地藝術家,是個藝文氣息鼎盛的島嶼。垵湖分校因此邀請書法家吳宗陵與著名風獅爺藝術家的王明宗先生蒞校指導,希望本校學生可以在雕塑、書畫方面增加相當程度的鑑賞能力及基本的藝文創作技巧。
在課程設計規劃方面,雖然書法、繪畫、雕刻、雕塑目前是納入語文及藝術與人文領域之中,但由於師資的不足,所以特別申請此計畫邀請具有書法專長的書法家吳宗陵,以及風獅爺大師王明宗進駐校園,擔任本校中、高年級藝文課程的協同老師,藉此彌補教師專業不足的地方,並奠定學童藝文的基礎,也讓垵湖分校教師團隊有增能的珍貴機會。
貳、內文
由於學校的縝密貼心籌畫,以及環環相扣的有趣藝文課程安排,不只讓垵湖分校的學生能有更加專業的藝文技能提升,也讓在第一線教學的教師獲得更加專業的藝文視野,可以從三大方面來分享具體成果:
一、雕刻與雕塑的教學能力提昇
聘請現為浯洲陶藝工作坊創意總監大師王明宗,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雕塑組,曾任金門縣陶藝學會理事長、金門縣藝術創意學會理事長,也在兩岸三地辦過多次的個人陶藝展,是位極富盛名的雕刻大師,尤其在雕刻金門當地守護神風獅爺方面的創作,每項作品都是栩栩如生,擁有不同的面貌,在指導學生創作時,也利用枯枝素材,指導學生創作屬於自己的獨特作品,也讓隨班參與教學的教師,在一次次的課程薰陶洗禮下,與學生一起成長,精進自己對雕刻方面的認識與藝術鑑賞能力。
藉由王老師的陶藝製作背景與多年累積的經驗,帶給孩子們具體且富生命力的陶藝製作動力,然而,若希望將教學成效提升至最大值,勢必得有校內具班級經營能力的教師協助,這也是「協同教學」能力的成果,故而,在每一堂的藝文課程中,同時會有兩位老師的身影,一位為主要的教學者,另一位則是從旁協助與觀察的教師。
也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製作陶藝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有秩序,也能認真的學習專業的陶藝知識與技巧,使協同教學的益處發揮極大的功效,像是602班的許庭綺同學分享「每次的課程都有不同的主題,例如用陶土做十二生肖、用木雕作的鳥、用鐵線做的腳踏車……等的有趣課程。有些人做的栩栩如生,看起來十分逼真,閉上眼睛彷彿聽得到鳥在鳴叫,也好像聞得到腳踏車古老的味道,讓我們在每次課程都能有不同的藝術體驗」。502班的許家榮同學也分享:「如果有心,並且自己想要努力,只要願意花時間去完成,用心地去嘗試,一定也會越來越進步。」所以參與學生都表示在這項有趣的課程中,使他們的藝術美感越來越好,而且做陶藝很有趣,不但可以讓他們從不同的地方學習東西,也可以讓孩子的手變靈巧。
二、書法教學的能力的提昇
在書法教學部分,聘請金門縣書法學會總幹事的吳宗陵老師,希望能借重他的書法專長,讓學生練習正確的書法筆順,並培養學生耐心沉穩的態度,上課方式是由吳老師在黑板上實際書寫字帖上的文字,再指導學生臨摹,並常常告訴學生,「字帖」也是他們最好的良師,下課候一定要看著字帖練習,尤其是字的書寫位置,及筆順的書寫方式,是橫、還是撇,哪個地方要有稜有角,都要用眼睛、用心觀察才下筆,切忌「心急」,因此學生在每週兩節的課程訓練下,進步神速,每週也會由吳老師選出學生優秀書法作品予以表揚。
這學期還加入水墨畫梅與竹的主題進行,上課方式是先教學生畫竹子,再畫竹枝,之後再用濃墨畫竹葉,然後再沾一點水,讓濃墨變成淡墨畫竹葉,再寫上一個竹的書法字體,最後再寫上自己的名字。像是402班的蔡佳珈同學便表示:「在練習畫竹子的過程中,吳老師會不斷巡視指導,並且不厭其煩的一次次幫我們修改,原本比較醜的畫被老師的修改後,變的比之前更漂亮了,像是有一次吳老師收走我的畫,並且稱讚說很棒,讓我十分開心,因為表示我入選了。」
而402班的陳威仁同學也分享了學習心得,他說:「老師告訴我們,在畫水墨畫的時候一定要很專心,不然就會畫得很醜,我相信只要認真學習,並且不斷練習,將來一定能變得跟吳老師一樣厲害無比。老師還勉勵大家要有信心及耐心,這樣就可以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獨一獨二的作品。」
吳宗陵老師在書法寫作部分的功力深厚,而且願意給予垵湖孩子們專業的書法技術指導,實屬難得,也令全體師生受益良多,然而,孩子們一開始對吳老師是較為陌生的,所以若是希望能發揮最大的教學成效,仍須借重具班級經營能力的教師協助,如此的「雙管齊下」,讓學生在學習書法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認真的學習書寫技巧,也能在兩堂課的時間內,完成一篇篇的書法作品,讓書法教學的效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提升陶藝教學的能力:
在陶藝教學方面,是由校內的謝華東主任指導,畢業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也是當地著名的陶藝大師,在主任的指導下,校內學生完成數件自製的陶藝作品,讓學生不只能看、能學,還能將自己的成品帶回家展示。
此外,學校也利用藝文教學時間,與開瑄、中正、上岐國小進行校際交流的「燒陶」活動課程,指導學生從捏陶土開始、上釉,到最後成品燒製完成,讓學生能充分體驗每一個學習環節,也讓學生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作品,以及了解與別人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小朋友的陶藝作品,同樣地也在金門文化局及金城鎮公所展出,獲得各界讚賞,而一同參與教學的教師也提供自己的作品參展,精進對陶藝教學的專業。
參、結語
在藝文深耕計畫的過程中,除了提升學生對雕刻與雕塑、書法、陶藝的興趣,也順勢推展了學校的藝文特色,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此外,由於教師是學校校務發展的關鍵,更是引領孩子們的明燈,在這樣的課程設計下,教師不僅能更加專業,也能在藝文領域表現出色的「大師」指導與薰陶下,厚植教師在藝文教學專業的能力,因此希望往後能有更多學校,一起共襄盛舉,積極執行這項培養孩子們人文氣息與素質的藝文深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