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女孩的圖書館
圖書館在校區建物的最高處,坪數不大,依牆排立的六層書櫃比我高出一臂長,館內有個位子,不屬於誰,替代役輪流在這操作借還書作業,或者泡杯咖啡,開始一日讀櫃讀冊的備勤時光。
每日中午會有四個女學生來這做「志工」,協助學弟妹的書籍借還與整理書架,午休屬於她們相聚聊八卦的紓壓時刻,習慣將門戶緊閉,開啟YouTube點唱,書牆時常吸收不完全他們獅吼的笑聲,而我,繼續喝著咖啡,或者插幾嘴「這本書是在那櫃」,「那疊書擺整齊」,「妳們老師哪有那麼壞」,若有若無,這已是最合諧不過的美好時代。
四個月前,踏入服勤單位的第一天,學長說:「你之後中午坐圖書館,會有四個六年級的很難搞,可以罵,但是她們不會聽,不要理她們!你不要被嚇到!」帶著表情闡述一樁關於惡魔的詛咒,腦內出現周星馳《西遊:降魔篇》中以《兒歌三百首》將妖魔循誘為善的畫面,心想「我這唐僧的使命,必達!」翌日午飯後,帶著緊張且生疏的好奇心逐層參觀學校教室,樓梯間聽見起落不定的笑罵聲「快一點,會不會排隊,過去──說不聽」,湊近頂樓寫著「圖書館」的門縫,七八個低年級學生捧著書列隊受訓,「跟你說過要把有條碼的翻過來──這樣怎麼感應──後面都是人,你害的!」四個女孩還沒空閒理我,其他小朋友們窸窣指著誤闖的「新的替代役哥哥」。
人群散去,四個帶殺氣的打量著我,「我們老師說你是博士,難怪看起來跟老師一樣老」,「嗨,你應該有聽說過我們吧!希望你是好一點的替代役」。她們有足實的丹田,每句無不震耳,「來…讓我認識你們四個美(惡)女(魔)…」對著名單與人,分別是會派出去演說比賽的姿姐、無怒不爽的苡姐、瘋狂愛笑的郁姐、最為「像人」的襄姐,她們自顧跟我抱怨學校古今所見到的人,我看著架子上的書是歪殘不齊的傷兵、橫屍遍野的寂寞、還有無家可歸的嘆息─這是一間戰爭過的藏(停)書(屍)室(間)─一面聽她們為我上的第一堂課「校(怨)史(念)」,一面重整每個櫃架上不成體統的藝文氣息,抹布擰了幾回,十月的陽光讓拖洗後的地板深呼吸,叢書依次遞減,排面標齊,如一場中規中矩的閱兵大典。
「你真的很奇怪耶!第一次看到有人拿抹布擦書櫃!」苡姐睥睨地說。
「舒適的閱讀空間,不是很讚嗎?」
「擦那麼乾淨要幹啥?妳們看,他在拖地!潔癖狂!」襄姐指著我肩膀不以為然。
「對了,你們把書上架後,要把書的排面拉齊,不然大小不一,畫面難看之外,小本的會被擠到裡面!有沒有去過臺灣的大書局,就是要那樣有品味的擺書方式!」軍中的餘毒尚在,精神答數很適用這兒的氛圍,只差我沒有「雄壯」的體魄以展現「威武」的氣勢。
「我媽媽說五根手指不同長,各有個的優點!幹麻要整齊!看我把它們推進去!」姿姐帶著小跑步把書本隊伍亂了序,「替代役,不要管那麼多,陪我們聊天就好了啦!」
頭兩週,她們無動於衷,次兩週,我挑出書櫃內錯置的書籍、盯著她們善待萬物的生命,再以一個月的時間隨時觀察四個女孩在借還書作業時的態度,「為什麼都要用吼的?妳們是志工!發心的服務!」針對苡姐的丟書與不友善,讓人生氣,「如果妳們這麼不適任,我會向老師反映!」她們似乎有被一波波的嚴肅指令控制住,再來的一個月,化一的書面各就各位,咆哮失控的情緒越趨壓制,郁姐選擇在最和樂的當下向我說:「我們如果繼續表現好,可不可以有禮物?」
「學期結束前,維持表現,就可以有…妳們說要什麼?」很樂意給予積極主動的獎賞,即使她們沒提出。我發現這空間恢復「人」的生息,病懨懨的閱讀心情一概掃除,傳說的「魔」歷經幾個月的「磨練/磨合」成了一種身為學長姐的「模範」。
她們曾有的邪惡是為了讓你注意,她們爆衝的情緒是為了刺激生活的安逸,她們需要「對話」而已──輪替交接的役男在這間國小的圖書館來來去去,我不是最特別的那位,但是只要你願意站在她們的角度理解事務,又能身體力行以實踐待人接物的理智,不用更多的教條道理,都能耳濡目染,失序亦可調理。
四個月後,寒假剛結束,我與她們緊閉在圖書館內,她們說著畢業之後的傷懷,談著那個某某臉紅心跳的暗戀,此一刻浸泡在咖啡杯的我發現她們的沉默,那些女孩對我說:「我要繼續當圖書館志工,拜託,替代役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