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欣賞楚簡描繪河烏之和樂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淑如。
點閱率:671
字型大小:

在許多出土楚竹書之中,有篇楚人類似詩經作品的逸詩〈交交鳴烏〉,詩旨詠嘆讚頌著君子,其詩篇的戰國文字白話翻譯如下︰
「往來飛翔鳴叫的河烏,聚集河梁中,和樂平易的君子,像玉像瑛一樣美好。君子對我們很好,自然成為我們的領導。君子怎會喜歡嬉遊?他時時匡正自己的德性心志,並不斷努力謀求施政,和諧地與國家菁英相處。往來飛翔鳴叫的河烏,聚集水中小洲上,和樂平易的君子,像豹像虎一樣英武。君子對我們很好,自然成為我們的守禦者。君子怎會喜歡嬉遊?他時時修美自己的德性心志,並不斷努力謀求施政,和諧地事奉天地神明。往來飛翔鳴叫的河烏,聚集水邊,和樂平易的君子,像珠像貝一樣高貴美好。君子對我們很好,自然成為我們的保衛者。君子怎會喜歡嬉遊?他時時砥礪自己的德性心志,並不斷努力謀求施政,和諧地與大小友邦相處。」
上述詩之三章分別用若玉若瑛、若豹若虎、若珠若貝來形容楚莊王,顯然在形容用語中,玉瑛是文德,即為「仁義禮」,豹虎為統禦領導之武德,即為「智信勇」。楚國人常用玉石、珍珠及香草做為衣裳佩飾,此皆讚頌楚莊王之德如玉瑛高貴,又似珠貝般珍奇。而史例上「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以〈交交鳴烏〉印證先秦智聖聖德,能夠雙向推論,其君子即讚譽楚王之心志與德性。
除了珍奇高貴之外,《說文解字》解釋「玉」的德性云:「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紋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那讓「玉」幾乎涵蓋了君子所有的美德。縱然謂玉的「五德」之中有勇德,一般仍認為玉的德性是屬於內斂型典雅。玉之五德給人的感受,著實重在潤澤以溫。
而且,通過眾學者們對文獻的諸多考察,推測應歸為《楚頌》;指出佚失之詩從樂府詩中證明樂我君惠、振羽來翔,本詩首句的「交交鳴烏」應該是「興」人民心向君王,從而論定本詩應該是楚國貴族讚美楚王的作品,讚美的對象則為楚莊王。
褐河烏為主要分布於亞洲的一種河烏,而世界其他地區裡亦有所活動範圍。體長約二十二公分,是一種大河烏,羽色呈深褐,短尾、黑喙、灰腳,棲息河谷一帶的中低海拔地區。全身羽毛看起來雖然偏向深咖啡色,但卻和烏鴉沒有什麼關係,河烏自成一科,屬於河烏科。牠們一面自適飛舞著,或者有時會發出「歸歸」的鳴叫聲音來。
特別的是河烏還具備潛水本領,捕捉水底小昆蟲,河流淺瀨區經常出現潛入水內的姿態,上岸時則停留潺溪邊石塊上仔細清理羽毛。河烏的眼睛有透明瞬膜,能維持在水中的視力。趾爪可於急流或潛水之際,抓緊著岩石固定身體。河烏尾羽不時上下抖動,模樣非常可愛又有趣!所以潛水、瞬膜、趾爪及翹著尾羽都是河烏的特徵,也自然是攝影記錄與繪畫生態筆記的觀察重點。
關於溪流野鳥的生態系層次當中,各有屬於自己種類的覓食空間,河烏負責捕食水面以下的生物。河烏也算是河川的指標性鳥類,喜歡生活在乾淨溪流附近,看到河烏活動時,代表著流域水質十分清澈。如今雖已非稀有鳥類,但因為環境的限制,總量分布並不廣泛。然而,只要能夠確保河流未受污染,也一定會發現尚存一些河烏蹤跡。
這種生態習性通常於潺溪山澗等乾淨水域,符合清潔高雅的形象,其詠「烏」特色可証應屬南方人詩作之說。因此將「烏」解釋即褐河烏,聚集在水邊及附近以興人民心向楚君。故有德之「君子」,將促進了人與人之心志與情感上的結合,由楚簡鳴烏之君子觀而視,〈交交鳴烏〉的河烏意象象徵正十足鮮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