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的味道
夜裡,一番思緒湧上心頭,突然想家的情緒開始翻騰,如同海浪一波一波。想起媽媽,也懷念了媽媽做的菜,尤其在深夜裡餓的時候,更是懷念。母親是一位職業婦女,每天忙忙碌碌,要打理家裡還要在外面工作,而我似乎很晚才發現她的辛苦。
以前,回到家裡,就會看到母親在廚房裡揮汗如雨地為了全家人烹煮晚餐,她總是忙進忙出,為了讓下班的父親以及下課的小孩有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可以吃。有時放學回家的我們,還會急著嚷嚷肚子餓,催促著母親趕快煮好晚餐。母親依舊很有耐性地煮出豐盛的飯菜來。有些時候母親忙不過來,就會叫我和妹妹到廚房裡幫忙。夏天時,我最不喜歡進廚房,因為裡頭又悶又熱的,但是還是得幫母親做點家事,於是常一邊幫忙一邊站在門邊透透氣,或是搶著洗菜可以玩玩水。冬天時,在廚房裡暖烘烘的,但總會看見母親的手在水龍頭下來來回回。母親從不抱怨,即使是夏天在廚房流了滿身汗或是冬天裡手讓冰水凍得紅通通的,她也沒說過半句怨言,依然為了家人準備美味的菜色。廚房似乎成為母親下班後第二個工作場所。
母親令我佩服的地方是她總是記得家人的喜好。知道父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菜,總是在飯桌上督促著父親要多夾點菜。她總記得小孩們所愛吃的,知道妹妹晚餐吃多少飯然後幫她添好。我最懷念母親煎的荷包蛋,她會依照家人的喜好,煎出不一樣的蛋。給父親的荷包蛋比較焦、給妹妹的荷包蛋蛋黃要全熟,而給我的蛋黃熟度總是剛好,外表微焦加上還沒全熟的蛋黃吃起來外酥內嫩的。母親用心的做出每一道菜,就連簡單的荷包蛋她都可以煎得如此用心。自從離開家後,我再也找不到我所熟悉的荷包蛋的味道,早餐店、餐館無法煎出像母親做給我的那樣完美那樣美味。除了荷包蛋,另一個我所懷念的菜是麻婆豆腐,因為妹妹不敢吃太辣,所以母親總是會作出剛好辣度的麻婆豆腐。而且她不會加我不喜歡的花椒下去煮,母親作的麻婆豆腐很下飯也十分好吃。
還沒到金門之前,總覺得母親燒的菜很平凡,每餐兩三道菜有時有魚有時有肉,就算母親忙也會買我們想吃的外食回家,我們居然有時還會要求母親要煮什麼要買什麼。過去的我,似乎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沒有母親煮的晚餐可以吃是怎樣樣的感覺,直到上了大學,開始學著獨立生活,才發現母親的味道讓我好懷念好懷念。懷念那專門為我而煎的荷包蛋、懷念那很下飯的麻婆豆腐。現在三餐總是自己打理,晚上想著早餐要吃甚麼,吃完早餐想著午餐的下落,下午又開始煩惱晚餐要吃什麼,每天周而復始並不斷重演。記得有一次,母親給了我一則訊息,問我回台灣的時候有特別想吃什麼,她要專程上市場準備,當下覺得十分感動,母親總是為了孩子著想,眼眶發熱之餘還是調皮地開了許多菜單給她,心裡朝思暮想的味道一一浮現在眼前。
母親的飯菜雖然算不上山珍海味,比不上高級餐廳的主廚,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永遠是最美味的、是無可取代的,它代表母親的辛勞與付出。想起母親所做的菜,就想起她在廚房裡專注的側臉,沒停過的手就為了一個家。此刻,有一股暖流流經心頭,因為有她,我們才那麼幸福。母親總是為我們付出許多,她對於我們的愛就像她為我們準備飯菜時那麼的貼心、那麼的溫暖、那麼地為了我們著想,而我們總是輕易地忽略了她對我們的愛。母親是那樣不求回報,看見我們把飯菜吃得精光她也心滿意足了,而我們卻很少感謝做出這些美味料理在背後辛苦的母親,有時任性挑食也沒顧慮到母親的感受。
也許是長大了,對於母親做菜的辛勞不像小時候那樣的無知,但也因為長大了,所以與母親的話變少了。或許我沒有直接的表達出來,但是,對於母親的感恩我始終放在心中。我們記得的是母親的一部份,而母親,記得的卻是我們的全部。這樣子比較起來,母親為了家奉獻得太多了,與其說是想念母親做的菜,其實也是想念母親、想念家了。
(金大通識文學獎-散文組-第二名,金門大學觀光系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