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個滿滿都是幸福的地方│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霍定文。
點閱率:719

看著手邊松山飛金門的遠航機票,小時候對於金門的印象仍停留在每逢過年過節時,金門的大舅就會拿著一大桶的餅乾盒裝著滿滿的海蚵和一大袋金門家裡自己曬的「地瓜乾」出現在我家門口,給我一張不知道為什麼上面會蓋著「金門」的零用錢,對於那個全島都是滿滿海蠣和感覺永遠吃不完地瓜乾以及母親常講述地雷的金門是我小時候唯一的印象。第二次到金門是民國97年的事情了,那年外婆病逝,一天的往返於金門與上海的公司之間,驚鴻一瞥的金門,只留下母親說外婆辦喪地方的後面就是樹林與大海,這是我對金門第二次的了解。到上海工作已經有12年了,每次往返於台北與上海之間,這一次從上海轉戰到廈門工作,除了念廈大博士班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廈門離金門很近,讓我有機會這麼近的感受我出生的地方,很陌生又很熟悉,海和樹林的交集,海蚵與地瓜乾的輝映,編織成了我對金門的印象。松山機場廣播催促著登機的旅客,喚醒了我對金門一幕幕的過往雲煙,那一年民國101年我拿著行李,這是我第三次到金門,到廈門任職。
由於在金門大學兼任教職的關係,我每周往返於金廈海域之間,第一次認真的踏入金門,映入眼簾的不是金門水頭碼頭的「歡迎來到金門」,而是金門的空氣,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味道,而這就是金門的味道,一種純樸寧靜與世無爭的氣息。
而隨著一次次到金門教書,每一次都讓我有更近距離看清金門的機會,一年四季的機會。夏天的海蚵不再是只有小時候滿滿餅乾盒的記憶,不論是金門人還是遊客大伙一起到幾乎沒有汙染的海灘上各自挖著一袋一袋的花蛤,這就是金門最有名的花蛤季;而不到金門不知道地瓜乾的好吃,到了金門才知道小金門芋頭的美妙之處,「實而不沙」是最好的形容,那種值得用你的味蕾,去感受小金芋頭觸動你全身所有味覺的細胞,而這也是小金門芋頭節的魅力所在;夏季的海灘上你一定可以看到成千上百的兩岸民眾搶灘料羅灣、泳渡金廈海域,開啟了自民國38年之後兩岸首次大型的體育交流盛會,一個不再有地雷的金門沙灘。而晚上的海水中一波一波的「藍色眼淚」帶給金門的不只是驚艷,還勾勒出金沙鎮秋季夜空無數天燈的中秋祈福與市井中「搏餅」的歡笑。
冬季的金門,民眾聚集在剛剛升格的國立金門大學門口,蓄勢待發的等著縣長鳴槍起跑,一年一度的金門國際馬拉松大賽就此展開,沿路你可以見到超可愛的「水獺出沒」的生態保護小標,你也會見到貞節牌坊下來參加金門婚紗拍攝活動的新人,看見隱沒在深山老林內的戰地碉堡,當時古寧頭國共激戰的情況,戰後金門百萬大軍的重返,闢道路、墾荒原造就了金門現在的基礎,而整段賽事其實就是一個金門文化、歷史、生態保護與戰地古蹟的結合。
金門的春天,勇敢拿著你的台北悠遊卡噹一下金門U BIKE你就可以暢遊到你想去的地方,這個時候最適合騎車環島。在金門你無須害怕迷路,因為每一個路標都清楚著指引你要去的地方,每一位金門的鄉親都會很熱情的幫你指路;每一個車站裡都有旅遊巴士服務台帶著你前往金門的各大景點,無論是翟山坑道的鬼斧神工、古寧頭的「金門之熊」,還是金門酒廠的金門高粱酒,品嚐金酒的同時你還可以到太武山山麓下徜徉江蕙代言金酒的高粱田場,想像當初早期金僑去東南亞時,「高粱把酒盡,靜待黃金返鄉時」,訴說著告別家鄉的心情,等到明年高粱黃穗時我就會回來的離鄉難捨之情。而凌晨的夜空靜靜等待著路邊一隻隻可愛的小水獺穿梭於水塘與出海口之間,那絕對是個一生難忘的金門自然生態感受。不遑多讓的金城鎮在金門永遠都是個閒不下來的城市,鞭炮聲響起了金門最大的迎城隍文化盛事,身在其中的你才會體驗出每一個城市的故事,每一段都是星空下嘆為觀止的金廈煙火,照亮了每個過年時金門人的喜悅、舞弄著鬧元宵的幸福,這就是金門,一個以前我不知道的金門。
如今的金門已經不一樣了,隨著戰地的解嚴、開放觀光,讓金門從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貧瘠離島找到了不平凡的自己,就如同我自己所看到的,金門藉由許多的活動賽事、小三通自由行與金門機場的擴建讓自己全身充滿了觀光因子,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藉由全島都是生態保護區的概念讓居民、經濟與生態和平共處;金門商港的規劃讓金門的小三通舞動出金門經濟的活力;後續金門大橋的完工則開啟了「大金門」全區生活圈的概念實現;金門醫院的擴建也在在展示出了金門縣政府在地醫療與觀光養生的決心;而金門唯一一所大專院校的改制-金門大學,則承繼了金門人苦難中不忘教育的傳統觀念。
此時的我正坐在7-11打著這篇文章,分享著我的金門點滴,看著男男女女拿著剛從星巴克買的咖啡坐在機車上聊天;穿著昇恆昌制服的員工剛下班,找不到自己要的關東煮而都嚷著嘴;店員正在用中式英文和老外找他要的東西;時不時還可以看見店門口從BMW上走下來的白富美。別以為它是台北某一個7-11的縮影,不要懷疑這就是金門,它真的不一樣了,一個滿滿都是幸福的地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