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九月﹐太匆匆

發布日期:
作者: 寒川。
點閱率:590
字型大小:

三城‧兩門
 我有過一年三次回鄉的經驗,卻不曾如此在短短的一星期內,還沒探訪親人,匆匆走了;幾天後又再出現,走在高粱酒香的閩南古厝間!
承蒙福建省政府、金門縣政府、文化局與有關單位的錯愛,幾年來我參加了數次有關金門課題研討會,包括:2011年福建省金馬曆史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2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五月,收到邀請函後,我興奮地應允參加,並進行有關論文的資料收集。
報到的日期終于到了! 我提前兩天,于9月13日下午一時抵達台北。走出桃園機場,已是二時多,錯過了<金門文藝>復刊發布會。當天傍晚,宗親坤和在板橋附近為我洗塵,與桌的另兩人是王先正與曾文能鄉親。這泰式小食店的東炎湯讓我回味無窮。坤和宗親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他的美術工作室就在餐室附近,晚餐後步行到他家,四人暢談一番,良久才散會。工作室有臥室兩間,當晚便在那兒夜宿。
在來台之前,趙秀英文友已囑我抵台時務必與她聯系。翌日中午,在雙連捷運站旁,一家金門鄉親經營的老店「吳阿水老茶館」,原以為這回未能見面的符兆祥兄,比我早來了幾步,是特地趕過來的。我是在1998年出席台北世華大會時首次見到符兄。那年,印尼剛發生舉世驚駭的殺人放火、姦淫搶掠排華事件,印尼華裔作家無法出席世華大會,我應迄今仍擔任世界華文作家協會(世華)秘書長的符兄之邀,決定出席這個會議,以<淌血的五月>為宣讀文章,揭露我所知的排華暴行!
坦而言之,出發之前已有好友勸阻,提醒我不好公然揭露印尼軍人的罪行……但我還是毅然赴會。大會團員手冊上,我這個印尼女婿成了印尼代表團的唯一代表!
從此,我與世華聯系頻密。符秘書長總會邀我參與世界各地的世華與亞洲華文作家(亞華)大會。每次路過台北,我也會抽空探訪他,藉以了解世華與亞華的發展動向!
趙秀英是非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時常往來台非兩地。那天,她在非洲經商的雙親,還有妹妹也來了。若不是店主吳阿水鄉親與趙秀英是老朋友,我們豈能在這座無虛席的老店消磨了一整個下午?
趕去師大路上館子赴另一個餐會,還以為來早了,卻見呂坤和、楊樹清、牧羊女、洪玉芬等鄉親已在那兒等候了!不久,台北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台山也來了。還有王金鍊、翁翁、陳妙玲、辛志鵬等也都出現了!翁翁送來了<金門文藝>第58期。昨天趕不及參加發布會,今晚從總編輯手中拿到了,好開心!無他,內有拙詩<閩南三重唱>。這首詩,其實是我為明天下台南的會議而寫的。閩南三重唱,便是為台南、金門、廈門三地而唱的呀!
我和李台山理事長、辛志鵬鄉親首次見面。李鄉親還題贈一本精美畫冊,及送一瓶「第28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紀會酒」。把帶來的<錫山>半年刊第41期分發給大家,聽到贊賞不斷的聲音,心裏好生欣慰!和復刊的<金門文藝>相比,該刊的全彩色化,以及翁翁親手美編,<錫山>在質與量都是遠遠比不上前者的。<錫山>的特色,或許就在于「走向世界」,誠如楊樹清所說的:「有洛夫的作品,下來還有鄭愁予,那已是一本國際性的刊物……」楊樹清是在激勵錫山同仁,我感謝他!
15日中午從板橋站乘搭捷運南下台南,不過一個多小時便抵達目的地。在捷運站的快餐店草草解決午餐,叫了計程車前往成大會館,正好趕上與新竹清華大學研究生余懿珊的三點約會。
之前,余懿珊通過楊樹清和我聯繫上了。她正進行南洋金門籍作家的研究,希望我能提供印尼著名金門籍老作家黃東平的生平事跡與創作資料。我也帶來了<新加坡金門籍寫作人作品選>作為見面禮,希望對她的研究有幫助!
翌日,由兩岸三間大學通力協辦的第五屆「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終于在台南成功大學掀開序幕。來自世界各地研究閩南文化的學者齊聚一堂;我見到了好多張熟絡的臉,兩年不見,大家依然容光煥發,共同探研閩南文化的底蘊,領略金門人奔向世界、放眼四海的寰宇胸懷的精神不減。
研討會首場由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致歡迎詞。大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也發表<金門的進士與『金門主貴』的傳說>,由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永義擔任主持講評。這回,兩岸三地共有三十篇跨國跨領域的論文發表。
第二場于18日移至金門大學舉行。飛機于傍晚時分在尚義機場降陸,走在風獅爺驅邪鎮妖的土地上,我是既興奮也感慨萬千的!五歲從這小島離開的我,此生何幸,半個世紀後又能如此與出生地牽連不斷!
我沒能逐一拜訪親人,只在電話中問候數句。逗留僅一天,傍晚渡海到廈門。翌日下午,我的論文:<新加坡華僑中學與學運-----兼談鄭安侖校長的教育理念與施政方針> 就在這裏報告,講評人為廈大博士生導師曾玲教授。
母校華僑中學建于1919年,在南洋大學創辦之前,曾是東南亞最高學府。廈門大學建于1921年,是當時南洋畢業了的中學生的深造選擇。要說的是,兩間學府都是傾家興學,愛國憂民的陳嘉庚創辦的。這篇論文,不在台南,也不在金門,卻在廈門大學宣讀,不也是一種巧合嗎?我想起了這兩個校園內屹立著的陳校長巍峨銅像!
在廈大講場,該校中文系郭惠芬教授與蘇永延教授也都趕來相見。蘇教授還送來數冊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內有1993年我出席第三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的論文作品<一段文學情緣--從印華寫作人參與《島嶼叢書》出版談起>。我十年前已有這一套,其時汶萊一凡學姐問起,當年便轉贈給她了,現在重獲此書,像尋回迷途在外的愛犬,喜不自勝!
研討會圓滿結束後,返星前夕,我特地在泉州友人,這回在研討會上認識的黃清海的指引下,從廈門梧村火車站乘搭長途巴士前往南安水頭樸裏尋根。事前,在南安多年的獅城執友李成利博士,早已和南安僑聯主席通了話,後者再轉達水頭樸裏,因而一切進行順利。我在樸裏三村繞了兩個多鐘頭,焚香祀拜宗祠,傍晚時分這才步上歸程,回到廈門。
在廈門多住的那幾天,我喜歡在中山步行街、輪渡碼頭一帶閑逛著。返星那天,我在輪渡碼頭與來自湖南的沈姓青年殘疾人士閑聊。時值中午,炎陽高照,擺在地面上的「告白書」並沒引起多少過路人的注意。臨別前,我掏出了一張50元人民幣。「我請你吃中餐!」我說,不待他回答,走了!
我謝謝他在那個酷熱的中午,和我閑聊他離家已久的湖南、長沙、張家界、韶山、毛澤東故居……我感謝那年長沙市書記夏贊忠先生的殷勤接待!
一個多星期後,我偕妻參加「2014年金門詩酒文化節」後,再次回返廈門閑逛。又是返星的中午,再度走到輪渡碼頭,再度走到和他閑聊的地方,卻不見他的身影……
但願他依舊堅強地迎著陽光的明天!
注:三城是指台北、台南、南安;兩門是指:金門、廈門。(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