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棄的烘焙人生
由金門酒廠胡璉基金會主辦的《藝遊金門‧品讀四季》講座,邀請到世界麵包達人吳寶春以《永不放棄的烘焙人生》為題,假金門大學楊肅斌演講廳舉辦演講。剛接觸烘焙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也報名趕搭這次難得的機會列車。
雖然是二點才開始的活動,但當我們一點半到達會場的時候,現場早已經排了一列長長的候補隊伍,演講廳裡座無虛席,爆滿的人潮乾脆席地而坐,為的就是想要聽這場千載難逢的面對面演講。
此行是吳寶春第一次來到金門,話題一開始,他說現在很多父母都說不要讓小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所以在小朋友還是小小的年紀時就幫他們補才藝補英文補這補那的,就是深怕小朋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輸給了別人,他說如果照現在這樣子的說法,我不識字,直到二十歲才學會識字,那我一輸就已經輸掉了二十年的時間啊!
吳寶春說在他讀小學的時候就是一位成績不好的學生,他不喜歡讀書就算是考試考壞了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讀國中時也是讀所謂的放牛班,成績永遠都是倒數第一或第二,就算老師在他們畢業考前想給他們有比較好看的成績而允許他們直接翻書找答案時,他也依然還是考得很差,因為就算是看書找答案他也根本不認識幾個大字,怎麼找也找不到答案。
國中畢業後,因為不識字又沒有什麼學歷,所以就跟著在台北學做麵包的同學一起在麵包店學做麵包。在那個一個月薪水只有六千元,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月休兩天的辛苦歲月裡,因為不忍母親辛苦工作,就算是想家就算每天都要做苦力活,他也把所有的苦全都往肚裡吞,為的就是想要多賺一點錢分擔母親的辛勞。
他人生的轉捩點就在他當兵的時候,因為碰到曾在中山大學就讀的同梯兄弟,他讓他知道原來大學生不是只會讀書;他們的生活還那麼的精彩;不同於他一直單純的生活。他也開啟了他識字的人生,因為認識了字所以他可以開始閱讀書籍;會讀書了後才開始有不一樣的想法出現;懂得去思考,也因為讀了書所以他有了更多的知識來豐富他的人生;就因為認識了字,所以他的命運也因此而有了改變的機會。
在人生的旅途上,他有幸碰上了貴人,開啟了他知識的大門;在麵包的世界裡,也因為遇到良師的指點,和朋友領著他品嚐人生,開闊了他味覺上、視野上和心態上的品味能力,讓他對麵包有了更立體的認知。曾經只因為在日本的時候,偶然間嚐到了好吃到令人失控尖叫的法國麵包,而讓他有了追求的新目標。在不會半點日文的因素下,而猶豫要不要花一、二千元買一本日文烘焙的書研究,最後他痛下決定花了一,二千元買了這本書,但卻也因為這樣而另外花了六千元去補日文,為的就是要研究出那讓人驚豔的口感和香氣。
雖然在當兵的那段時間,他思考著要不繼續做麵包,麵包師傅的一生難到就只能到那樣。就在他決定了繼續做麵包的想法之後,他便努力突破困境,一次次對自己做好期許,也一次次努力完成自己所設定好的目標。在取得世界麵包大賽冠軍後,又提高對自己的準備分數到二百分,終於在與七國大師級麵包師傅的競爭中,獲得了大師賽優勝。
「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在他刻苦的成長過程中,以強烈的意志克服逆境、積極研發新特色麵包,終於在麵包世界中發展出一片傲人的成績。我在吳寶春的演講上看到了一位貧困人家的孩子,因為自己的力爭上游,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不因為在起跑點上輸了二十年而放棄努力;因為看到母親的辛勞,而認真努力工作盡心於孝道,更於有所成就後以母親的名字成立基金會回饋社會。
麵包師傅何其多,懂得投資自己,不間斷的學習,設定好目標後就以無比的毅力努力全力以赴,我想這是吳寶春比別人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