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般榮民系列》溫馨洋溢柑仔店─蔡劍廉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
點閱率:1,332

蔡劍廉(見圖,中坐者),生於民國四十一年,自幼生長純樸的鄉下,廟宇多、宗祠多的瓊林村,家中世代務農為生,他謹遵雙親的教誨,敦親睦鄰重禮儀,長大必定守規矩。而後入開瑄,再進沙中與高中,與同儕相互砥礪,尊師重道、誠懇待人,並以服從為天職,腳踏實地安守本分。
戰爭很無情,島嶼鄉親飽受砲火的蹂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從各種文宣品看到大陸同胞吃著香蕉皮,身處水深火熱的環境裡,此情此景令人厭惡共匪太無情,叫人寒了心。而我全國上下必須一條心,同仇敵愾、消滅共產極權;因此更需國軍抗匪軍,青年投筆去從軍,拯救老百姓,待反共復國的號角響起,定能達到解救大陸苦難同胞的目的,讓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旗正飄飄、揚名國際、威震四面八方地插在對岸的土地,讓同是手足的同胞亦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熱血沸騰向前衝,立定志向的蔡劍廉毅然決然地投筆去從戎,要推翻共產暴政,與其呼口號,不如直接投入英明領袖的懷抱,加入反共復國的行列,因此他放棄升學的機會,走進了陸軍官校專修班的大門。
民國六十年二月十八日,他至鳳山陸軍官校專修班第八連接受入伍的嚴格訓練,於六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完成分科教育,畢業後隨即分發位於基隆北五堵的陸軍第九十二師野戰砲兵三六七營第三連擔任觀測官,而後部隊移防金門,駐守地點為太武山國父銅像附近;同年四月在原駐地調任連附。
民國六十三年三月,蔡劍廉在部隊表現佳,獲得了長官的提拔,連長田志軍少校、營長戴協臣中校、指揮官張錫武上校合力推薦,順利晉升副連長,同年六月部隊亦跟著移防烈嶼的后頭及南塘。由大金到小金,全師大移防,他全力以赴有擔當,全心全意地投入部隊的教育訓練,並落實體能戰技,期待有一天能反攻大陸,復興中華文化,解救大陸同胞。
軍隊駐紮金門兩年,期限已滿,按規定必須移防台灣,蔡劍廉為照顧雙親,申請自願留金,立即分發到金防部第三處擔任訓練官,再調往參辦室,參謀長潘光遠少將對他關愛有加,他感恩在心田,迄今亦難忘。而六十五年三月,宗嬸玉愛為他做媒,與相差八歲的陳宜英小姐永浴愛河、結成連理,他為國奮鬥、她為家犧牲,守護著父母的心血,一間既可稱什貨、亦能說百貨的柑仔店,為村人帶來了許多的方便。結縭迄今近四十年,夫妻鶼鰈情深,心心相印的愛情,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
民國六十六年九月,輪調砲指部砲兵六四一營擔任情報官,可說官運亨通,然一生熱愛黨國、身為國民黨忠貞黨員的父親病體欠安,孝道與前途,他選擇退伍,於六十七年二月離開軍中,爾後一心守護父親的病榻,期待病情能好轉,讓父親再次見陽光;而瘦骨如柴的父親卻敵不過病魔纏身,老人家終撒手人寰,於六十九年八月十一日告別人間,享年七十四歲。
縱然父親已走遠,他亦必須化悲痛為力量,日後的肩膀尚有沉重的負擔;他的身旁總有貴人的出現,當民國六十九年五月間,司令官蔣仲苓中將率員至瓊林視察,曾是參謀長的潘光遠少將此刻肩上又多了一顆星星,特地走了一趟他的柑仔店,詢問生活近況。副村長一職屬意由他接掌,蔡劍廉在與妻小討論後,陳宜英明瞭軍職乃蔡劍廉今生所願,鼓勵他繼續未完成的心願,無論如何兒女情長,男兒該志在四方,於是蔡劍廉再次穿上草綠服,邁開步伐走向軍中的坦途。他親自到金門縣政府申請再入營手續,核准後於六十九年元月生效,先調任第一處人事官、後調行政官、再調人參官,而後晉升科長,而學識與經驗的累積,無論身處太武山坑道、金城坑道或金沙面前山,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他均能盡守本分地堅守崗位。
民國七十九年九月一日,在第一處處長張英夫上校的推薦下,由蔡劍廉代理該處副處長,期間四度乘坐海龍小艇遠赴大、二膽督導業務,乘風破浪不怕苦、不怕難,充分表現軍人的本色;雖然海上風景美,大二膽的景緻更宜人,但他無暇去賞景,只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更期望對岸的同胞都能吃得飽、穿得暖,早日脫離苦海,來到自由民主的懷抱。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上頭規定凡留金四年以上軍官均需輪調台灣,於是他於八十一年七月一日輪調總部工兵署;後因母親病重,打了報告,提前回家鄉,於八十二年三月一日再回金防部第一處,直至八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服役年限已滿,以中校階級榮歸故里。二十四年的軍旅生涯,無數的勳章與獎章,坐擁蔡劍廉的懷抱,這是他此生的驕傲,他小心翼翼地收藏,放在一個小皮箱,這深具意義的紀念,將是子孫永久的珍藏。
退伍後的蔡劍廉,與妻兒經營柑仔店,急公好義在家鄉,勤能補拙獲讚賞,夫妻恩愛情綿綿。然而好景不常在,十餘年之後,晴天霹靂令陳宜英淚汪汪,思想夫君未來該怎辦?她的心裡好恐慌,為什麼老天要這樣?
民國一○二年二月,陳宜英發現蔡劍廉腔調很模糊、說話不清楚、唾液會流出,要他入院檢查問題在哪裡;鐵血男兒漢,不信自己有病狀,堅持不肯到醫院。她苦口婆心一再勸,他終點頭應允去一趟。然而金門的醫療現狀就這樣,還是要花機票錢,夫妻不得不飛往台北榮總尋求醫療的支援。當神經內科罕見疾病的權威醫生診斷出他的病因為「舌頭漸凍」,陳宜英不知所措,一向健康的丈夫怎能如此?醫生解釋原由,將來舌頭會萎縮,她難過異常,眼淚再亦不聽使喚,夫妻還有很多話要講,老天怎麼忍心剝奪他說話的權利?但事情遇到了總要面對,「漸凍人協會」亦寄來資料供他們參考,親友們紛紛圍繞,鼓勵要堅強,接受醫療莫恐慌。
少年夫妻老來伴,蔡劍廉勇敢接受老天對他的考驗,陳宜英則寸步不離地守護在身邊,每月陪他空中飛,赴台複診,遵照醫囑,按時服藥,更冀望奇蹟能出現,他的健康有好轉。而鶼鰈情深的夫妻,在陳宜英當年到瓊林找姨媽被蔡家相中之際,就已註定今生的緣分與命運;相差八歲的兩人,沒有年齡的代溝,倒是相敬如賓惹人羨,恩恩愛愛到永遠。這瓊林柑仔店,洋溢著溫馨的畫面,男主人的堅強、顯現軍人的本色;女主人的溫婉,呈現傳統的美德,攜手同甘苦的這一幕,令人為之動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