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港風情畫
毗鄰本校的竹圍觀光漁港,離桃園機場頗近,又加上周邊有便捷高鐵停泊站的設置,交通網絡更顯方便與快速。每到假日,總能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為地方帶來不少經濟上的效益。
漁港內的首景為三百六十度旋轉餐廳。因居高臨下,能俯瞰港區海景、機場內飛機起降,視野廣袤可達數十里。尤其黃昏時刻,閒適的邊享用美食邊欣賞夕陽美景,看著那七彩餘暉渲染於海天一色的畫布上,讚美嗟嘆下的所有驚奇盡收眼底。
其二景為座落於南崁溪出海口,連繫大園竹圍與蘆竹海湖兩地的彩虹橋。橋墩扎實而堅厚,橋身設計採取紐爾遜鋼拱橋造型結構,主橋橋長約近兩百公尺,人行道兩旁設有八個半圓型觀景台。入夜後,有各式燈光投射到橋樑拱圈及交叉傾斜吊索,再由其投影照射於南崁溪中,美輪美奐地讓人目不暇給。
其三景為漁船相傍停靠的畫面。雖然港區漁業不復早年榮景,但一向靠海為生的漁民,依然沒有忘記與海搏鬥的宿命。川流不息的出港與返港船隻身影,在晨曦與黯淡星光下摸索往返。船兒們暫時的駐港停靠,只為了下一次的豐收捕獲做準備。那艘艘因海水浸漬朽蝕的船身,還有為迎擊巨浪所顯現的斑斑傷痕,就是漁民辛勤成果的最美印記。
其四景為自行車步道區。港區周邊所規劃的自行車道,寬闊且符合人性化設計。想要忘憂,只要輕踏鐵馬,馳騁於海風呼嘯而過的筆直車道上,聽著耳畔呼呼作響的風車怒轉聲,一切憂慮將瞬間化為烏有。
其五景為紅樹林潮溝賞鳥區。此區蟹類豐富,水筆仔林茂密生長,鳥類也喜歡在此覓食。有時可見成群的磯鷸、青足鷸翩然跳躍於淺灘泥淖間,或見招潮蟹、彈塗魚突兀地出現眼前。只是人們常因欣喜邂逅卻讓步履失了分寸,偶爾的促狹追逐,驚得牠們屢屢快步疾走,瞬間失去了蹤影。
最後就是廣闊的沙灘美景。荒廢多時的海水浴場,歷經一番改造後,回復了它該有的原始風貌。那亙古以來早已存在的細白沙粒、錯落的礁岩和湛藍的海水,交織成一幅唯美的海宴圖。每當一波波潑辣的海浪,拍擊著岸邊的礁石,澎湃激撞後卻彷彿聽聞嬌嗔的啐罵聲,那是海浪姑娘的回應。有如詩人鄭愁予在〈海灣〉詩裡所描述的─「……。你不知岸石是調情的手,正微微掀你裙角的彩綺」。如此的浪漫,又如此的煽情,觀此景者不免心中興起莫名繾綣,許是詩興與情感的寄託使然吧!
登上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高山,才發覺自己的卑微渺小;放眼遼闊的大海,必望而心生雄心大志。多親近海,會讓我們侷促狹隘的想法有所改觀,心也更開闊。而這漁港,雖是人為的構築,卻圈進了偌大的一片福地。港區裡有殷實勤奮的商家,慕名而來嚐鮮的顧客,更保存了最原始的自然生態。能讓人為與自然的景觀,取得共存共榮上的和諧,才能賦予漁港更豐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