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榮民系列》雄壯威武男兒漢—莊輝淼
呱呱墜地身體虛,憂心嬰兒尚未見陽光,即被閻王來召見,爾後骨肉分離,陰陽難聚首,不敢報戶口,直至半年後,確定孩子已存活,歡歡喜喜走進戶政事務所………。
民國五十五年出生的莊輝淼(見圖),出生時晚報戶口,只因雙親擔憂虛弱的他難以存活於世間,戰戰兢兢照護了半年,終於昭告天下,戶籍裡面有了他。
家有男丁真歡喜,只是苦哈哈的環境跟隨伊,夜晚鄰居點燃煤油燈,照亮屋宇的溫暖,他們則是四個兄弟姐妹擠一間,稍稍懂事即要撿那「美國碳」,亦即牛糞返家來曬乾;每當父母給了五角和一元,即是天大的恩賜,將它握在手心,抱在棉被裡取暖。
年齡一到要入學,同齡孩子去上學,他亦吵著要背書包,少了一歲只能寄讀;待同學升上二年級,成了學長喊他一聲小學弟,不是滋味湧心頭,心裡非常的難過,讓他有一股挫折感。在當時,中共單打雙不打,有天清早他走進教室,被眼前的情景嚇一跳,讀書的地方被砲彈擊中,屋頂破了一個大洞,課桌椅及教具全毀,小小年歲恨匪共,長大後立誓要消滅萬惡的朱毛匪幫。
優異成績由小學保持到國中,然國三叛逆期,好腦筋不用在正途,高中聯考總共五科,每科故意考二十分,總計一百分。被分發到高職電工科就讀,然而在校仗義行俠,是同儕中的英雄,卻是師長頭疼的人物。畢業後他賦閒在家,祖父罹患鼻咽癌,知曉不久人世,將他叫到跟前,要他規劃人生去從軍,將來報國與衛民,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才不枉祖孫一場。
莊輝淼大徹大悟、不辜負祖父的一番心意,他擁抱書籍勤努力,第二年終於考取政戰學校社工系,這要歸功祖父的鼓勵。然而時空背景的不同,他在軍校仍是同學眼中的老大哥,但做事的穩重態度已日趨成熟,當他們遇著不能排解的事情同樣來找他,他亦一一為他們排憂解難,過程理性而和平。
軍校生活規律而嚴謹,為學長、學弟制,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有回他偷抽菸,正在享受吞雲吐霧的快感,被學長抓到就死定!要他午間時刻穿雨衣、蓋棉被,在炎熱的大太陽底下睡午覺;陽光直射於身軀,身體跟著在下雨,此等煎熬須承受,亦讓他深感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民國七十五入伍的莊輝淼,於七十八年六月下部隊,總數三六九名學生,他第十九名畢業。陸海空平均分配,他以優異的成績分發在本家的陸軍單位,駐守於后里陸軍獨立第八六裝甲旅,而裝甲旅比一般步兵師還要嚴格,雖為政戰兵科,仍須歷練半年的排長職務。
剛下部隊的菜鳥,什麼都不懂,當他到戰一連擔任排長職務後,即將要下基地,連長下指令由他來負責;想到要帶領一個連從后里前進新竹湖口下基地,內心衝擊之大可想而知,因為只剩二星期的準備工夫,但軍令如山,該如何克服?他鄉遇故知,同是金門籍的學長教他戰車如何上鐵皮,亦即以火車運輸的方式來完成任務;人不親土親,出外的金門人幫了他的忙,讓他順利過了關。
歷練排長半年後,他調任戰三連擔任輔導長,民國八十年再次下基地,他已駕輕就熟,演訓成績為全國第一名。而後輪調砲兵營防砲連,單位在后里,但是又逢下基地,屏東東港的基地為陸海空防砲連集中之處,許多人畏懼按表操課的「三軍聯訓」,因為競爭的激烈,尤其對手為海軍陸戰隊,體能最好,每個單位都害怕與他們競技。在三個月加強訓練的情況下,他告訴部隊士兵,只要戰技強、成績必斐然,放榮譽假就在眼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有史以來,陸軍第一次在三軍聯訓拿下第一名。當部隊返回后里,稟報連長、並呈報上級,全連分批放榮譽假。
民國八十三年,他調到陸軍第十軍團,在三八五位輔導長的評比中,他勇奪第三名;當陸軍士官學校需要一名政戰官,由第十軍團裡頭做挑選,國防部政戰人事官莊旭英推薦下,金門人提拔金門人,他雀屏中選。陸軍士官學校的校本部是以辦公為主;學生指揮部則以管理和帶領,培養國軍最基礎的幹部為首要,任務較艱鉅,但他一點也不怕苦。
學生指揮部上軌道,學一營營輔導長出缺,政戰主任推薦他代理;學生指揮部須管理,學一營非但要按表操課,還要「打野外」、尋覓地點實戰操作。在該單位待了近兩年,則因居住金門的母親身體欠安,須定期洗腎,他打了報告返家鄉,調回金門二八四師八五二旅、擔任旅部政戰官。半年後,八五二旅步一營營輔導長出缺,旅部處長推薦由他擔綱。
新單位當時風評不佳,長官希望他接手後要整頓軍紀,可是散漫的魔鬼營要重振軍威談何容易,最後透過營長與連長的協助,半年後終於看到績效。追究其因,只因為該營範圍太廣,管理不易,兵器連位於陽翟、步一連位於碧山、步二連位於安瀾、步三連及營本部同一駐地,尚有許多士兵駐守太武山。單位分散太廣,幹部一旦沒注意,極容易藏污納垢,因此他每天安排一個駐點,所到之處士兵戰戰兢兢,久而久之發現老兵欺負新兵。誰觸犯軍紀,他立即糾正、並改革惡習。當步一營下基地,經過洗禮,無論戰技與體能均有不錯的成績。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五日他退伍離開軍中,適逢金門縣政府招考社工員,軍中所學、符合資格,順利考上,瑣碎事務做一年,終與他所學搭上線,金門雖有志工,但無統籌運用,局長陳朝金指示做整合,讓金門成立第一支志願服務隊,他花了半年時間從講習到招募,於民國八十九年每個鄉鎮成立一支隊伍。
民國九十年,家庭暴力中心成立,他奉令擔任該單位社工,每天暴露在危險地帶,輔導許多家暴案件,有些加害人會到中心無理取鬧,他總要苦口婆心的勸導。半年後,全國要成立替代役,由學有專精的役男來擔任社會服務工作,當社會局籌組社會役勤務,推廣獨居老人居家生活照顧,局長認為他具備軍人背景,帶領役男效果佳,又於民國九十一年將他調回社會局,擔任社工員,擔負更吃重的任務。
社會役男的編組作業分為五鄉鎮,到獨居老人處實施居家環境的整理、問候及訪視,讓這些獨居族群亦能感受社會的溫暖。數年服務下來,看盡人生百態,而役男亦與老人家譜出了另一段祖孫情;當役男要退伍,老人家紅眼眶,不捨離情在臉上,讓他倍覺珍惜家庭所擁有的一切,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與美滿。
莊輝淼一次至信用合作社存款,遇見一位行員,驚為天人,幾經追求,打動芳心,於民國八十九年完婚,婚後將重心放在家庭。而回饋社會是他一路思維,他亦加入義消的行列,曾經同安輪發生火災,他們與海搏鬥地在海上救難;數年前城區的珠寶行被火吞噬,他們努力搶救,但該對夫妻的生命消失,令人為之鼻酸。
政戰學校念三專,填寫基本學力為專科,孩子希望他就學,於是就讀台灣首府大學進修部,兩年完成學業。他在班上年歲最大,但每回上課總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把握此一難得的學習機會,珍惜時間許可下所獲得的知識,而於民國一○○年以第一名畢業,還獲得學業績優獎、並於民國一○一年榮獲金門縣義消楷模、又於民國一○二年再獲模範榮民的殊榮。
擔憂長不大的孩子,經過軍中的洗禮,成了雄壯威武的男兒漢,他回饋社會與地方,由自身做了最好的典範。在軍中,莊輝淼是一個護國衛民的軍人,退伍進入公門後則是一個受長官器重的公務員,足可讓他在近五十年的人生歲月裡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