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少林寺
圍牆
話說我們參觀塔林時,發現了一座特別的塔,其實,塔本身倒沒什麼特殊之處,特別的是它有座碑立在塔旁,塔外還加蓋了一圈圍牆(當然,有留個門,否則怎麼入內祭拜)。
小王說:「這是少林第29代方丈『行正禪師』的塔。這是要地位高、有德又功績卓越的高僧才能享有的『禮遇』,那碑文就是紀念他的,那圍牆是『功德牆』,也是禁地的意思,不給人隨便闖入,尤其是女性,更不可以進入。」
瞎密,正當小王說著時,我看已有幾個男男女女大陸團的遊客逕自「入內參觀去了」。時至今日,我看往昔的「條文法規」都早已不復存在了吧。只是,小王說「謝絕女眾」瞻仰瞭解其生平事蹟,我這好奇歐巴桑就免費心了,在牆外瞧瞧就罷了。
時尚
話說一入塔林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最搶眼最頗具規模屬於「壯碩型」的石塔。看看其前後左右的鄰居,都是高矮不一的「纖瘦型」,這座塔簡直是「巨無霸」的豪宅咧。
大夥兒好奇地湊過去「仔細一看」,哇咧,媽媽咪呀,真是太神奇了,塔上的牆面上居然刻有「飛機、轎車、筆電、輪船、捷運、相機」。啊,好現代化,好時尚的塔啊,連「筆記型電腦」都有了,真讓我們嘖嘖稱奇。
小王看著吃驚的我們,邊笑邊說:「這是2005年建的塔,算是『最新的』。」啊,難怪喔。這時,團友們已開始當「解說員」了,指著牆面說著:「這是波音747、這是賓士、這是麗星遊輪、這是數位相機、這是華碩筆記型電腦。」
可是,哎,好可惜好遺憾,就是「少了美女」。啊,罪過,罪過,在這些「得道高僧」面前,吾等凡夫俗子來到了這佛門「清淨地」,怎可「胡言亂語」,怎麼還是滿腦子的「紅男綠女、紅塵俗事」呢?
啊,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我等真的是太「不上道」了。
而我,卻早已發揮我超級無敵的想像力,開始天馬行空地想著:夜晚時分各個年代的主持方丈「齊聚一堂」說禪論佛講道,那可熱鬧了。再而,現在是世界地球村,也許有那好學的方丈來拜訪這座塔主,發奮圖強學學電腦、練練「彈指神功」也好和西方的耶穌、聖母瑪利亞(不是瑪麗蓮夢露喔)溝通一下,把「神愛世人」,「慈悲的心」發揚光大。或許也可以借借飛機到處去「夜遊」,如果會暈機,沒關係,尚有豪華遊輪可供選擇,如果不想出門遠遊,那…賓士、捷運隨你挑,數位相機順便帶著…….。哇咧,這位塔主真是「造福眾僧」ㄟ。
順口溜
有關大陸旅遊的各地的順口溜好玩又有趣,如「北京看牆頭」、「桂林看山頭」、「西安看墳頭」、「山東看饅頭」、「上海看人頭」、「杭州看丫頭」……。
那到河南要看什麼呢?啊,因為河南廟很多,河南又是武術的發源地,功夫學校無以數計,而和尚和練武術的學生當然都不能蓄髮。所以,小王說了:來到河南不管你是「往前看」還是「往後看」,「往左看」還是「往右看」,哎呀,看來看去最多的就是光頭了。
因此,理所當然的是「河南看光頭」囉。
看秀
7月18日,行程第五天,吃過「素齋餐」後,夜晚的餘興節目是自費欣賞頗負盛名的「少林禪宗音樂大典」。
啊,老實說,我這平凡的歐巴桑,過著平凡的日子,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腦袋裡就是「父母、家庭、丈夫、子女」。對神佛,沒有非常「虔誠膜拜」;對修行,沒有「慧根」,更沒有所謂的「悟道」。
所以,我這肉骨凡胎、紅塵俗世的人,觀賞這禪意十足的秀,實在是「悟不出什麼禪意」。
我只能就燈光、音樂、佈景、舞蹈、高空特技的演出部份來做單純的欣賞。
老實說,這場以嵩山為舞台實景的演出,燈光輝煌,變化萬千;音樂祥和,安定人心;佈景莊嚴古樸,襯托得每場演出更為出色;舞蹈整齊劃一,十分精彩;高空特技閃閃發亮的螢光衣噱頭十足,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整體而言,這是一場一流的演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美好饗宴,令人難以忘懷。
雨衣
話說在嵩山看秀,坐在黃色的圓墊上等開場。夜晚的山風一陣陣吹來,哎喲!冷颼颼的,吹久了還感覺冰涼冰涼的,讓我覺得穿著的外套也太薄了些,根本不夠禦寒。
轉頭看看錢伯和蔡伯,他倆老人家連件外套也沒帶,問他冷不冷?他倆還一直說:「不冷,不冷。」可我吹著這嵩山上冷冷寒寒的風,也忍不住抱緊雙手,心裡還真擔心老人家真「受得住」嗎?
忽然,發現前面那幾排的遊客,竟然個個都穿上了「便利雨衣」,心想:他們的導遊「好週到、貼心喔」,都會給雨衣禦寒,我們都沒有,那ㄟ安尼?差太多了吧。
後來,穿雨衣的人越來越多了,幾乎前面一大片的人都紛紛穿了。心想:不會吧,大家都那麼「有默契」,「人手一件雨衣」有備而來?
天色已漸漸暗下來了,忽聽得我們團員說:「哎,實在有夠冷,那邊有在發免費的雨衣,我們也趕緊去領來穿吧。」一向後知後覺的我也趕緊起身,殺到領雨衣處拿了3件,自己套了1件,2件分給錢伯、蔡伯。
音樂響起了,開場了,大家一片摒息肅靜。阿彌陀佛,感謝「我佛慈悲」,有這雨衣抵禦山風,正可好好專心地欣賞著這精采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哩。
赤腳
少林寺、少林功夫、塔林都一一拜訪遊覽過了,我們即將告別少林景區,前往「永善寺」吃素齋餐。
小王說了:「從這裡到入口停車的地方有3公里,要坐電瓶車的要自費5元,不坐的,走路大概半個鐘頭就到了,你們自行選擇。」
結果,11人坐車,9人走路。我和秀瑩、陳老師、小郭、小彤…都選擇「健行」。我們一行人在兩旁綠蔭夾道、筆直而乾淨的水泥路上走著,一路上邊遠眺著藍天白雲,邊說說笑笑,慢慢欣賞沿途美景,真是愜意。
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左右兩旁「功夫學校」的學生在戶外超級廣闊的特大操場上課、練功,他們穿著黃色的運動服似傾巢而出的蜜蜂,一大片一大群一區區的學生,打拳的、踢腿的、下腰的、翻滾的、跑跑跳跳的…,各種招式都有。那十分壯觀的場面印證了果然「數大就是美」。
只是,走著走著,我那有跟的拖鞋讓腳底隱隱作痛了起來,此時,也顧不得「形象」了,我索性脫了鞋,打起赤腳來了。接著秀瑩也跟進「脫了」。我倆把鞋拎在手上,赤腳走路,還請陳老師拍照為證。
哇,讚,赤腳走路的感覺真讚!完全沒負擔,走得輕鬆、舒適最重要,誰還管路人奇異、好笑的眼光呢。
半個鐘頭後,我們真的到達了目的地,小王一票人早就在車旁恭候我們的大駕了。看著我們的光腳丫戲謔著說:「喲,兩位赤腳大仙來了喔。」「不,我們是赤腳仙女呢!」我答著。
其實,走3公里的路不算什麼。要命的是始終忠於「外貌協會」的我,外出旅遊從來沒穿過「平底鞋或運動鞋」。一直穿著「有跟」鞋子的我,讓團友們直說我腳底功夫「真的有練過」。
但是,這次的「赤腳體驗」,已然讓我徹底「改變觀念」。我已「吐口水發誓」,從今而後,旅遊時絕對絕對要穿「平底鞋」了。畢竟,輕鬆、舒適的走路才是最最重要的。
結語
此次的中原古都行,「少林寺」行程算是「重頭戲」。沒拜訪少林寺就好似沒到過河南。到了少林寺,遊了少林寺後,心裡就豐盈起來了,有種踏實的「不虛此行」之感。人,還是需要偶爾飛出去走走逛逛,多瞧瞧看看這個美麗多彩多姿的世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