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羅漢湯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晴。
點閱率:1,585

現在愈來愈多人在飲食上重視清淨與簡單,不再是無肉不歡、無酒不樂,漸漸懂得為身體去尋一個生機平衡點,也為心靈植下許多柔軟的需求感。雖說自己平常礙於俗心未了,無法真正蛻變成素食主義者,但三不五時的機緣,也是開啟生活中「與素有約」的美好序曲。
身在職場上,週遭有很多同事都已然步入全素抑是早晚齋的行列,每當中午休息時間一到,志同道合的好友總會相約往素食餐廳相聚,幾乎心知肚明的契合感,融在彼此的眼神交替間。而我雖然不是全素者,但也不免隨著好友們的選擇為決定,生活間的談天也常常會有以素開講的論述語言。前些日子在公司附近新開了一家素食餐館,愛嚐鮮的我們開始彼此相傳,準備約定好在上班時間挪一天中午一同前去品嚐。
因緣聚合下,大夥走進了這家新開的素菜館用餐,窗明几淨的存在感,讓人打從心底裊起一股肅穆的感受,裡頭的座位雖然不多,一陣輕輕柔柔卻莊嚴的佛教音樂不時竄進耳翼,更令人舒暢感遍流全身。同事們找了位子坐定後即開始點餐,而此刻我的目光卻停留在一道菜名「羅漢湯」上。幾乎每家素菜館都有羅漢湯,但是每一家的口味大有不同,記得第一次與茹素的母親走進素食餐廳見到了羅漢湯,還好奇的不停追問何謂為「羅漢湯」?經母親詳細的解釋後,才知道原來羅漢湯就是所謂的「雜菜湯」,也就是說有什麼菜料就放什麼菜料熬煮出來的湯品,當時還笑著對母親說,原來我們家三天二頭出現在餐桌上的雜菜湯,竟有如此莊嚴法喜的菜名,而母親總是摀嘴微笑。
或許是從小到大的家境並不富裕,而餐桌上最常出現的湯品之一就是這道羅漢湯,只不過每一回成品的用料幾有不同,有時是大白菜加金針菇再加上一些菇類與綠色蔬菜、有時湯品中的主角頓時由大白菜變身為高麗菜佐以菜頭再和入一些素食料理做為綴飾、偶爾豐富點的再切入紅色的羅蔔絲與黑色的木耳做為妝點,清清淡淡的調味後就這麼被端上餐桌,此時縈繞著白煙而漫著濃郁的香氣讓等在一旁早已飢腸轆轆的孩子口水流了滿胸,嚐在嘴裡那美好的滋味更是餵飽了幾張貪婪的嘴,而此刻眼望著菜單上的這道羅漢湯,有股好深的親切感泛在胸臆。
還記得長大之後,有一次與母親到寺廟禮佛,當時正逢寺裡施齋食,當時有福與母親各舀了一碗羅漢湯嚐,而母親歸依的師父在一旁對我們開釋:羅漢喝的湯有一些特質,一是節儉惜福,二是不揀擇,三是能容。換言之素菜裡所謂的羅漢湯就是希望世人能夠懷有珍惜福報與感恩的心念,能夠任運無礙的過活。而我們這些世人嘴裡喝著慈悲的羅漢湯,是不是也應該要有羅漢的心胸?懷抱著一顆柔軟且慈愛的心看待人世間的萬物才是。一碗羅漢湯即涵蘊了如此深遠的意念,這世間與人心焉能不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