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夢想的人跟死人沒兩樣。」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更曾言:「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一個人若沒有夢想,人生的結局便會以碌碌無為來落幕,初長成的我也許還沒給自己定個清晰遠大的目標,但也在學習之中跌跌撞撞地漫漫尋覓,學海無涯,一直深信著只要我努力,小小的帆也能在浩瀚無垠的海上遠航,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樂土,因為我知道,「夢想」,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勇於作夢的人,便是在人生的銀行裡開了幸福的帳戶,只要努力積蓄,在心靈上終將富有;因為我知道,「夢想」,是人類動力的泉源,唯有努力去追求夢想,扎扎實實地踏穩每一步,奮力一搏,才能使生命更有意義,使單調平凡的人生更有色彩;因為我知道,追夢的過程中必有挫折與失敗,只要以關關難過關關過作為信念,使自己化身為堅韌不拔的礁石,每一個險惡的浪,都會有美麗的浪花綻放,若不勇闖,夢想永遠只會是一個夢想。
雖然這並不一定是我將來的職業,但是能成為一名專業的烘焙師傅是我所夢寐以求的,烘焙的初體驗是在我國三基測結束時,因緣際會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一間咖啡店打工,一開始只是在後場當助手,偶爾客人多時才幫忙出餐當服務生;後場主要製作甜點與麵包的是一位有專業烘焙證照的姊姊,一天心血來潮時,開始教我如何製作簡單的餐點與調飲,慢慢地培養出我對烘焙的興趣;烘焙溫度通常在攝氏一百到兩百二十度之間,一般來說,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製品的烘焙應在盡可能高的溫度下與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然而過高的溫度還會使蛋糕頂部突起,太高而導致破裂,這是由於表面漿料開始成形後在內部仍不斷膨脹的結果,因此當製作者不只一人時,彼此之間必須培養出一定的默契,例如,當一個人在為下一餐點做麵粉打發的步驟時,另一人能夠注意在烤箱裡,上一餐點的表皮和底部的色澤,必要時並適當地調節面火與底火以防止色澤過深或焦糊;反之,若搶著做同一個步驟,不僅是時間的浪費,更導致雙方忙得焦頭爛耳,最後成品的品質也無法保證,對於享用者是件很失禮的事;向姊姊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不少基本技術與經驗,更學到了如何與食材對話方能製作出可口誘人餐點,細心地處理每一道環節便是對享用者的尊重。
後來上了高中,因為課業加重,所以爸媽希望我辭掉工作並全心全意灌注在學業上,拚命讀書而沒有烘焙的日子持續了大約半年,腦海卻總是掛念著,無時無刻不停歇,有時好似還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在內心幾番折騰下,我鼓起勇氣、壯起膽子,與爸媽溝通讓我偶爾能去咖啡店幫忙,卻老是以在課業上會分心和手上大大小小被烤箱燙出的傷疤被一口回絕,在幾次不和平的爭執下,我決定以條件換取爸媽的同意,承諾會兼顧成績且注意自身的安全,才終於得到期待已久的爸媽的同意;雖然不像之前一樣頻繁進出,但偶爾能去咖啡店幫忙製作餐點與調飲,使我的心情總是能常保愉悅,由於這是我的興趣,製作時總能樂在其中,因此成為我抒發壓力的管道,不知不覺地,成為烘焙師傅的夢想悄悄地在我心中發芽。
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我,仍持續交織著我夢想中的藍圖,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不停歇,在旁觀者眼中也許這夢想看似不起眼,甚至覺得達成這夢想的路上是無風無雨且一路暢通的,手上的傷疤與對烘焙執著的態度在他人眼中也可能成為拿來取笑的玩意兒,雖然無法避免內心感到難過,就像一開始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一樣,但是無論要花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才能得到認同或是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我會毫不猶豫的正視它、接受它並解決它;人生中最不快樂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不喜歡且不願做的事,然而,我知道我所正在做的事是我打從心底喜歡且心甘情願願意做的事。
生命的無常、人生的長短我們無法也無能控制,但我們能決定的是生命的色彩、人生的寬度,夢想萌芽的一剎那便是具備了調色盤,調色盤上顏色的多寡正是我們要去爭取來達成夢想、豐富人生的元素,而各式各樣的畫具正是當我們克服種種困難而練就一身才能時,考驗自己能否駕馭並運用所能揮灑出美麗的線條與弧度;人因夢想而偉大,所以勇敢做夢,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也許有顛頗崎嶇的道路,也許有舉步維艱的吊橋,又或許在滂沱大雨的泥地中孤軍奮戰,偶爾還被路上美麗誘人的風景給滯留住了,即便種種的困難與誘惑使正在奮力逐夢的我們寸步難行,只要告訴自己莫忘初衷,並且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即使速度慢得像蝸牛爬行,慢慢地、不疾不徐地踏穩每一腳步,終能成就夢想也活出自己。
金大1031通識文學獎 散文〈入選〉/企業管理學系 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