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沈重的「鐸」
師鐸獎你或許聽過,「鐸」這東西你不一定看過,不過,對師專生來說,是蓋在你睡的棉被上的「枷鎖」,連著五年時光陪你一覺到天亮。
第一次認識它的經驗蠻「當頭棒喝」的……。
記得40年前,那年,拚過多少同儕的分數,是人中龍鳳才能進入教育搖籃─師專。第一天到合作社領棉被,看著被單上印著的圖案發牢騷:「我們是來學教育的又不是學音樂,被單上幹嘛印個大鈴?」操著濃厚山東口音的導師,硬是在我頭上給響聲,厲聲說:「這是『鐸』,一種大鈴。古代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現在就是用來警示你們這種冥頑不靈的學生!」收起拳頭換上柔聲的語氣:「印在你們將來要當老師的棉被上,是提醒你們要當人師囉,時時得『提醒』你的學生。」經過校門口時,指著高聳孔子銅像,昂視說:「就像他是偉大的教育家─不是混口飯吃的教員。」
仰望銅像頭頂的月亮光環,心想:「白天的光環照耀下,頭頂上會出現一輪光圈吧!」
離去時,再三看著「有教無類」題字,像要深刻烙印到眼眸深處。那一夜,柔和月光照進棉被,「鐸」的光暈伴隨進入美好遠大的教育夢。
隔天清早,床頭一陣天搖地動,一個個人影隨著哨音加上「起床了!」鑽出溫暖的被窩。教官的嘶吼聲中,各個蹲在棉被旁小心翼翼用手刀堆疊出「豆干」形狀,遠遠望去,棉被化身方方正正的豆腐。
教官嚴厲的眼神打起分數,同學們莫一旁不恭敬守候,成績馬上公布在學校布告欄裡,「一年乙班陳俊利內務不佳,申誡一次」,這時,等於宣判你星期六下午留守學校,不得外出返家省親。
緊接著操場傳出「 達-達-滴- 」的軍號聲,趕緊拉好領帶,穿上大學服,戴上盤帽並將皮鞋用褲管再次打磨晶亮,趕緊到班級隊伍「立正」站好。遲到或是服裝儀容不整的,教官毫不遲疑的用紅筆打個「×」。當然,下場是公告周知,禁足一週。
晚飯後,7點鐘聲一響,教官的身影已在各個寢室門口晚點名,學生們乖乖在書桌前朗朗頌讀,10點準時熄燈,手電筒的亮光照射著棉被,一個蘿蔔一個坑,床上高聲喊著名字點起名來。
隔天一早又是「起床了,太陽晒屁股了還在睡大頭覺!」大吼聲中驚醒,又是乒乒乓乓跳下床,又是戰戰兢兢堆疊「豆干」,又是……。
師專生軍事化般的生活,彈指間5個年頭過去,擁緊棉被,教育界芢苒30個年頭,當年月光照耀「鐸」的光輝依舊歷歷在目。「師鐸獎」雖然沒抱到,溫暖棉被上的「鐸」卻陪伴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