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不要忘記
媽媽電話中叮嚀,要記得去探視這位長輩,任何行程都可以等,但是長輩會老去,記憶也會隨風而逝。兩天的行程,匆匆就來到尾聲,叮嚀了先生,務必帶我前往,也知會了同行的友人,金門之旅除了美食和人文風采外,也有在地人的尋親之行,他們欣然同意非旅程景點的安排,陪著我到久違的長輩家村落,希望能看看非旅遊地圖的村落風情。
來到村子口,突然發現迷路了,明明就是昔時常走的路徑,也沒有新蓋的建築物,可是就是找不到長輩家,黃昏的風吹來微帶涼意,心裡竟然就有些慌了,遠處一群人推著坐輪椅的老人散著步,其中一人聽見車聲回頭望著我,有些眼熟,快步走了過去,接著口拙的問著:「媽媽呢?」她沒回答,同行的人卻全都回頭看著我,原來他們早在這裡等著我,即使沒有事先的約定,可是,我們就是相見了。
握著長輩的手,輪椅上的她掌心微涼,含著淚的眼眶定定的看著我,女兒們問起還記得來訪的人嗎?先是問我家爸爸的姓名可記得,她輕輕的搖了搖頭,那個她看著長大也疼著長大的後輩,已經完全被遺忘了;說起我家媽媽的名字,她就默默的點了點頭,然後女兒又說起我的小名,這回她又再次點頭,當下,我想哭,忍著淚,向照顧這位長輩的女兒們說謝謝她們這麼用心照顧,從年輕就辛苦撫養孩子的長輩,該享清福頤養天年,卻開始了遺忘,從遺忘今天,到遺忘今年,再遺忘所有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們。
兒時,很愛結伴到這位長輩家玩,星期假日,兩個小女孩就會搭公車過來,再長大些,會騎著單車前來,只要見到這些後輩們,她都要歡天喜地,下廚張羅吃的喝的,說好請她不要忙,我們來坐著談天說地,但她總是怕餓著來訪的小客人,記得有一次,廚房真的找不到招待客人的食物,竟然就抓了一隻很小的雞要給我們燉雞湯喝,當下兩個人都傻眼,直喊著再要這樣忙,下回不要來了。看我年近四十方得一女,六個月大帶回金門,硬是包了個紅包要給初次見面的曾孫女添福添壽,我那客家庄長大的傻孫女婿,就這樣笑呵呵的接過紅包,一點也不客氣的小女娃兒,也從她的爸爸手中拿走,緊握著紅包大半天不放手。轉眼已經長得大女孩樣的女兒,自然是不記得這件事,倒是這位長輩家的方向,卻因為每次媽媽回來都要前往陪著長輩說上兩句話,也就依慣例知道愛哭的媽媽,因為捨不得和長輩說了再見,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會紅著眼塞著鼻回到她的身邊討抱抱和牽牽手。
想著這位長輩還記得我,又想著我那長臥病榻的至親,每回探視都要說上千百遍兒時共同的記憶,都要說到她眼神願意注視我了,講到她願意點頭要勇敢要加油了,才覺得自己可以揮手說再見;只是,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忘記這些兒時和長輩、至親們共同的記憶,就像小說,也像電影,過程漫長,卻總時時刻刻想起都揪人心痛不已。也許,就開始用文字記述!也用影像記錄!學著,曾經生命中所有美好的記憶,不-要-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