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滄桑
再度造訪北京,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給我的印象,和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的第一次拜訪是截然不同的。
歲月,總在不經意間悄然而逝。一晃眼,那已是七年前的往事了。七年前,和家人參加台灣旅行團,在五天四夜的江南行之後,就是北京三天兩夜的行程。對於這個嚮往已久的歷史都城,當時滿心期待的興奮之情,至今仍有難以形容的激動。我們一起逛過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暢遊紫禁城的每個大小宮殿。從天安門廣場進入紫禁城,再從紫禁城大門,一路逛到後花園的出口。最後,在紫禁城外的護城河一帶,遙望對面不遠處的景山公園。我們還走過歷史最悠久、保護最完整的皇城宮苑,迄今已有大約1000年歷史的──北海公園;也在整個外牆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的天壇前,瞻仰整座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甚至是全世界存留最大的祭祀建築群,這個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穀」的地方。特別是,天壇北部、位於祈谷壇中央,也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祈年殿,至今仍是我腦海中既美麗又宏偉的建築。總高38米、直徑32.72米的祈年殿,是一座外部三層、氣勢巍峨而華麗的圓形大建築。鎏金寶頂外,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的巧妙設計,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內部結構更是獨具巧思與特殊技巧。不用大樑和長檁,就只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以支撐屋頂。殿頂的蟠龍藻井,與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兩相輝映著專屬皇家氣派的尊貴之勢,整座殿堂因而更見富麗堂皇與宏偉氣勢。孩子們更興致高昂地,一口氣登上居庸關那一段險峻高聳的萬里長城。遺憾的是,當時因腳底筋膜炎讓我不得不半途停了下來,而只能帶著羨慕的眼神遙望大家登上長城最高處。不過,也許是和孩子一道出遊,心情格外愉悅。加上適逢北京奧運前,整個北京城處處展現出一股熱鬧的新氣象,同時感染了我。因此,第一次在北京的旅遊雖然短暫,帶給我的印象卻是滿懷歡欣與愉快的。
六月底,再度造訪北京城,是因為在北京工作的好友盛情邀約。於是,我和外子前往上海探望小女兒工作和生活情形前,先去了趟北京。五天四夜的自由行,是我們第一次在大陸旅遊的經驗。相對於跟團出遊,時間上可說相當充裕而自由的。因此,感覺上心情也格外輕鬆。對於北京,這個秦漢以來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的地區,這個融傳統與現代於一身的大城市,這個擁有千年歷史文化的著名都城,曾經先後有過「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等名稱的歷史古都,我有太多太多想去探訪的地方。因此,在北京的第二天行程,我便選擇了歷史悠久的北京名園──頤和園。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原本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花園,也是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整座園林,是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聞名於世,可說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就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占地面積達290公頃之廣的頤和園,是大陸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事實上,這個保存完整的故都名園,曾有過的歷史滄桑,並不少於北京城內的其他名園。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清漪園就曾遭焚毀。光緒年間,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三千萬兩白銀重建後,即取意「頤養沖和」而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八國聯軍時,頤和園再遭燒毀。之後不斷修復,才有現今的宏偉規模。對於這座充滿歷史滄桑的古都名園,相信許多沒去過的人和我一樣,都有著很深的嚮往之情。
我們是午後才從頤和園新宮門進入園區的。新宮門一進去,便是頤和園內昆明湖畔著名的──東堤。
北京六月,午後一點左右的豔陽天,絲毫不弱於七、八月的逼人暑氣。還好,滿園綠意盎然的參天大樹,濃蔭遍佈。走沒幾步,便看到四周柳綠蟬鳴、一碧萬頃的美麗湖泊──昆明湖。長達150米的石造大橋──著名的十七孔橋,就座落在昆明湖與南湖交接的遼闊湖面上。在湛藍天空與一湖碧水映襯下,十七孔橋宛如一道雕工精細的象牙白玉長帶,就在東堤和南湖島之間騰空飛跨,狀若長虹臥波似地閃爍著一身銀白耀眼的亮麗,很能吸引遊客目光。鑄於1755年,用來鎮壓水患的──銅牛,就位在昆明湖的東岸、十七孔橋的東北方。銅牛背上,居然還鑄有一篇長達80字的篆書銘文。據說,頤和園290公頃的廣大面積,湖水面積就占了四分之三。相較於頤和園內的其他三座湖──後湖、西湖與南湖,昆明湖可說是園區內景色宜人而面積最大的湖了。遠處,高58.59公尺的萬壽山,滿山綠樹、叢林密佈與一碧萬頃的昆明湖交相輝映。遠遠望去,湖光山色,美得如一幅著名的山水畫卷,讓人忍不住要放慢腳步,細細欣賞。
豔陽高照的六月底,北京戶外天氣已有熾熱的感覺。不過,東堤上沿著昆明湖畔的百年參天古樹,密密地遍佈在湖畔通往頤和園前山的漫長道路上,猶如一把油亮亮的翡翠色遮陽大傘,不僅隔絕了炙熱的暑氣,還體貼地把涼意留在我們身上。午後蟬聲,更響徹雲霄地一路高歌歡唱伴隨著。沒想到,六月的北京頤和園,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如此的討人喜愛。不過,隨著遊園的時間愈長,我的心情卻在喜樂與傷感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下,變得有些複雜了。
頤和園南部是湖泊區,屬於典型的杭州西湖風格。因此,沿著昆明湖畔一路漫步前行時,四周的青山綠水、湖面上的拱橋畫舫,盡入眼簾。讓人頗有一陣錯覺,彷彿真的置身在美麗的杭州西湖畔。除了萬壽山和昆明湖、後湖、西湖與南湖,這些美麗的自然山水造景外;頤和園美麗的宮殿建築,更是許多中外人士之所以嚮往的原因之一。因為,彙集中國各地特色的造園藝術設計,也是頤和園美麗建築吸引遊客的地方。當然,充滿歷史滄桑的頤和園,猶如一部滿清歷史,見證了大清帝國的強盛與衰亡,更讓人情不自禁地要油然而興一番感嘆。在萬壽山與昆明湖美麗自然風景的映襯下,頤和園內這些各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就更能突顯出中國皇家園林的富麗氣勢。特別是,園內居然還有類似城關的兩層樓建築,導引遊園的路徑,城關下開圓洞上造城樓,尤其是其他園林建築中極少見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