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土豆情

發布日期:
作者: 彩虹。
點閱率:716

 每年清明前後,地裡就開始播種花生,也就是我們說的「種土豆」,大人牽著黃牛,黃牛踩著緩慢的步伐,依著指示犛田,新翻開的泥土有股清香,孩子們人手一個桶子,裡頭裝著落花生的種子,當大人宣佈可以開始播種,孩子們開始依循著路徑,丟兩顆花生種子,踩下一步、丟兩顆花生種子、踩一步,重覆著這樣腳尖與腳跟的觸動。
新翻開的地裡,偶有幾隻未蛻變的胖胖蟲子蠕動,輕輕撥開,然後,一步一腳印,丟下兩顆花生種子,然後,腳尖再往前、重覆著腳尖與腳跟的輕觸,一直到一行一行的花生播種完畢,往往一行結束,總會回過頭,看看自己的足跡。
翻開的地是赤紅色的土地,我們稱這片紅土地為紅赤土,這樣的土地在濕潤之後會特別的黏,在微濕潤的時候,輕踩著那赤紅色的土地,那奇異的觸感總是在心裡一震,這樣奇異的觸感在收成之後依舊,因為那赤紅色的地裡收成的落花生,滋味總是特別的不一般,落花生,是兒時最有滋味的零嘴、落花生,是童年裡很美好的回憶之一。
暑假的開始,除了收割高粱之外,收成地裡的落花生也是忙碌的工作之一。
早晨天方亮,大地還在露水披覆之中,一家子大人小孩全體出動,拔起落花生,大家彎下腰,一把一把拔起,熟練的輕敲掉泥土,一把一把的置放著。
拔了一小段落的花生之後,大家熟練的分工合作,有的從地裡拔落花生、有的使用落花生的莖葉,將可收成的落花生綁成一束一束,孩子們就負責將一大束的落花生搬至農用搬運車上,最後用繩子將滿滿一大車的落花生載運,送回住家附近捻下成熟的落花生。
通常是依循著陽光的路徑在捻花生,早上還早的時候,影子特別長,大家就待在房子的陰影處熟練的捻著花生,一大把一大把的捻進桶子裡,落花生就這樣從一開始的匡廊、匡廊的在桶子裡發出聲響,到最後只剩厚實的花生撞擊聲響。
經常是左鄰右舍也會一起出動來幫忙,大家一邊聊天、也夾雜著廣播聲,孩子們大多時候是像尋寶似的,通常落花生是二個一組生長的,偶然捻到一個三個一組的,不免開心的現寶一下,又開始另外尋找新的三公仁花生,偶有四顆為一組的真是至為罕見,若是幸運的摘取到四個一組的花生,難免要開心的又叫又跳。
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溫情,著實在現代愈來愈不復見。孩子們在這樣落花生的時節,總會隨意的一屁股坐在一束一束的花生莖葉,將落花生的莖葉當板凳用,當屁屁坐扁之後,就會跑去搬新的來坐,一直到身上充滿了花生香,依舊樂此不疲。
有時,我們也在山裡林道的大樹底下捻著落花生,微風吹來,兩旁的木麻黃也隨著風起舞,伴隨的是滿山的蟬鳴,隨時都有鳥兒在附近打轉,但大多數時候是回住家附近大夥一起捻落花生。
大家是一束一束的抱著落花生去捻,捻下花生之後,莖葉就要移去陽光下曬乾,而且不能淋到雨,從一開始的全部攤開曬,到略乾之後,就會綁成一束一束,直到完全曬乾之後,會堆存到儲藏處,藏的高高的、滿滿的一屋子,這是牛羊們在秋冬時節裡很重要的糧食。
隨著中午時分的來到,陽光底下的陰影就愈小,這時孩子們都一溜煙的跑去休息,而大人卻還繼續忙碌,不僅要去翻面正在曬乾的花生莖葉,若是有曬預備作為種子的花生,就需要去翻翻它,希冀它能在好天氣裡儘快的曬乾,少數幾位就還會在僅存的陰涼處繼續捻落花生,或是大夥稍事休息之後,待午後陽光的陰影拉長,再繼續開始捻落花生直到日落。
在印象中,媽媽在清洗過花生之後,會將落花生放進廚房灶裡煮,孩子們就開始幫忙生火、塞木柴,柴火升起汗也跟著流下,那鍋裡有與煮滾的熱水共舞的落花生,也有鹽巴與八角,孩子們最愛吃煮熟後剛起鍋的落花生,總要抱上一盆在客廳的長石椅上坐著,吹著電扇,邊啃食著那輕軟帶甜的輕熟花生,邊聽著蟬聲唧唧,看著那屋簷之外藍澈澈的天空發呆。
大多數的落花生是被曬乾的、除了屋頂、防空洞頂、屋外的空地也是遍布著落花生、曬穀場上也總是一片一片的曬著,生的、熟的、滿滿的一片,那軟軟的落花生,也在陽光的曝曬之下愈來愈堅強,小小的顆粒,口感是又脆又香餘韻甘甜,日落黃昏收花生之時,總會嘴纏撥來吃,隨著曬乾的程度而有不同的香甜度。
近日,落花生正處於收成期間,娘家也種了一些,我像惡作劇似的,一顆一顆的捻落花生,因數量亦不似當年一大車一大車的多,一顆一顆的落花生,就像童年那一顆一顆的星子,我們就像摘著星星的孩子,雖有那伸手不及的星子,但我們將落花生一顆顆摘下,那實在的感覺,就暖著心,那熱呼呼的煮熟的落花生,就一點一點的滿足孩子們的心、一點一點的滿足孩子們的胃,這樣的感覺比起那遙遠觸不及的星子還真實,雖然,我們總是擁著星子的夢入睡。
總有些回憶是輕手伸出即可觸及,而人與事物的變動,總讓人感嘆時光易逝而無法追回,好些年沒再吃到剛煮熟的落花生,今日再吃到,心裡的情緒總難免有些複雜難解。
我們回不去了,但回憶是一直在心底處珍藏,那些滿身花生味的童年,那些期待著播種落花生的日子,那些一步一腳印踩著泥土的日子,那些個在山裡奔跑聽蟲鳴鳥叫的日子。
那些抱著一盆方煮熟的落花生,在蟬聲唧唧中,坐在厚石椅上,翻著厚厚課外書本的童年;那些快樂的吃著落花生,被爸媽叮囑著不要吃太多會鬧肚子的歲月,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當我再度聽著爸爸告訴我:「剛曬過的落花生吃了是會鬧肚子的。」突然不想長大,突然好想回到過去。
我長大了,但是在爸媽的心底,我永遠是個孩子。
親愛的爸媽,我們或許就像那落花生,在成熟之後就必須離開赤紅的泥土地,但我們會像那落花生般堅強,再落了地再生了根,不怕那地裡的蟲、不怕那貪吃的鼠輩,在烈日的曝曬之下會更為堅強勇敢。
日出的時候,放眼望去的那一片片落花生田,雖在回憶裡陳舊,但回韻甘甜。
回家的時候,爸媽包了一包的花生給我帶著,就像童年的那些星子般,揣在懷裡的那包剛曬過陽光的熱呼呼落花生,閃耀著光芒,帶給我們滿滿的勇氣繼續往前走。
在考驗之後,愈來愈堅強的落花生,在烈日曝曬之後,愈來愈堅實的落花生,我們個子小小,在堅實的紅赤土裡長大,我們在這堅硬的紅赤土中發芽,努力的在地裡爭出縫隙生存。
傍晚了,穿過幾個村子,依舊看見少許的人們圍坐著在捻花生,其中不乏老一輩的長輩們,信手捻著,動作熟練。
落花生成熟的季節,不僅僅是那花生收成的喜悅,也串起的是左鄰右舍那無比綿長的情感。
落花生,從小到大我們都說那是土豆、ㄎㄠ土豆、捻土豆、曬土豆、收土豆,尤其是,「呷土豆」的開心,是孩子們期待上一年的好滋味。
等待這樣的季節過去,秋收農忙之後,到了冬天,又是坐在灶爐旁,孩子們撥著土豆殼,媽媽忙著挑選種子的時節,到了那時候,又開始期待下一次播種,小腳丫子輕踩在剛犛好的地上那種美好觸感。
當土豆殼被丟進灶裡燃燒,回憶,也拉遠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