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最美的路
門有一條馬路筆直、寬廣,直延伸到藍天的盡頭,夾道的綠樹在燦爛的陽光下,搖顫著青翠的枝葉,熱情展現笑臉,車行其間,心情不自覺隨著奔馳的車子快活起來。這就是金門最美麗,也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道路──伯玉路。
金門人,沒有一個不喜愛伯玉路的,過去我們稱它為「中央公路」,那時公路兩旁植滿高高大大的木麻黃,茂密的枝葉遮天,形塑成一條深長的綠色隧道。隧道由金門的西邊直穿到東邊,串起了金門人長長的回憶,也編織了我童年歲月一篇篇繽紛絢麗的詩章。
站在公路旁,望過木麻黃林,可以看到一塊塊農夫勤整出來的田地,這是金門人刻苦耐勞的見證。金門蕞爾小島,土地貧瘠,但金門人在這裡墾出高粱田,釀製名聞遐邇的高粱酒,也栽種出足以供應民生的蔬果雜糧,諸如:花生、玉米……。我可敬的父母,就是這樣不怨天不恨地,辛勤耕作,克勤克儉的固守家中僅有的可耕地,為我們撐起一座溫馨安康的家園。
打從童年起,我便隨著父母、兄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耕於伯玉路旁的田地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樂活在其中。那時守護西瓜園是我的差事,但有漫畫書陪伴,看守瓜園有趣而不無聊,是童年最愜意的事。書中一天堂,瓜田一世界,每當巡視瓜田,必有所獲,那些早熟迸裂、體態怪異、賣不出的西瓜就成了我們現成的點心了。國中時期,恰逢中央公路兩旁農地重劃,為規劃出整齊的農地而大肆整頓。這段時期農夫們更加忙碌了,除了平日必須做的農事外,又增加了重劃過後整田、圍隴的額外工作。因而,星期假日及寒暑假,我都得和家人埋首於田地間。清晨即起,扛起鋤頭,迎著輕風,與枝頭小鳥快樂的唱和著田園交響曲,直到日薄西山,燈火相互輝映,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走在路上,我靜靜享受山風送爽,月奶奶也溫馨的為我放送月光奏鳴曲,一路伴我到家門。中央公路旖旎的風光就這樣被我偷嘗了不少。
木麻黃的葉子成長鬚狀,濃濃密密的將樹幹打扮成了披頭。當它凋落地上後,都一一成了老百姓最鍾愛的柴火資源,但卻是阿兵哥的夢魘,因為他們每天一早得掃伯玉路,這掃也掃不完的滿地鬚葉的確夠惱人,然而,就因駐軍的打掃,伯玉路讓人感受到整潔、寬敞又舒適,因而「整潔的金門」不脛而走。而木麻黃所結的如縮小的鳳梨的籽實可用來印製糕餅上的美麗圖案,也是孩童們撿來裝成一袋袋向需要柴火的餐館換取零用錢的來源。那時,每天放學回家,書包一放,麻袋一拎,呼朋引伴穿梭在中央公路旁,追逐累了,就靜坐在木麻黃樹下天馬行空的編織串串美夢,或是一一數著呼嘯而過的車輛,若碰上小吉普車,我們必定馬上起身,恭恭敬敬的向車內勞苦功高的長官敬上童子軍舉手禮,看到長官也向我們這群乖寶寶回禮時,我們是多麼神氣多麼快樂啊!在中央公路上蘑菇一個傍晚,待日落時,趕緊撿拾掉落滿地的籽實,耙滿袋木麻黃鬚葉,扛回家給爸媽當柴燒。在那個年代,沒有瓦斯設備,木麻黃籽葉成了家家戶戶最佳的柴火資源,難怪父母看到我們扛著一袋袋柴火回家,無不笑咪咪拿出幾個銀角犒賞我們。犒賞金雖微薄,但對孩子們來說那可是一筆不斐的財富,足以給小小的心靈帶來大大的滿足了!
中央公路上的木麻黃也具鎮風擋沙的功能。金門位於亞洲陸地的東南海,每年十月東北季風開始吹向本島,那長驅直入、嚴峻有加的東北季風直掃在那筆直的中央公路上,更顯得威風無比,莫之能禦。尤其摩托車騎士更畏懼她三分,在她的裙襬下,整輛車不只左右擺盪,甚至曾有人車撲跌的慘狀發生。還好木麻黃發揮強有力的防風作用,削弱了東北季風的風勢,他堅守崗位,守護著金門島,儼然鎮風擋煞的風獅爺,因而擁有「綠色風獅爺」的美名。
曾聽父母談起中央公路修築的始末,原來它興建於1952年,當年胡璉將軍戍守金門前線,為戰備而日夜修築的一條多功能道路,純粹以人力修築,先父當年亦以壯丁身分投入築路工程,金門軍民大家一條心,為守護家園而努力,所以,築路不再是苦差事,而是一件樂事。它既是東西運輸的重要樞紐,亦可權充戰爭時飛機、直昇機起降的跑道。這一艱鉅的工程,不惜代價,一切以戰備為考量,也不因日夜趕工而影響它的品質,因為在胡璉將軍軍令如山之下,沒人敢偷工減料,馬虎做事。道路完工後,蔣公來巡視中央公路,開心地說:「這是我多年來要求的築路標準,今天在金門看到了。」為紀念開路英雄們胼手胝足,流血流汗的不凡事蹟,當年鋪路專用的「壓路滾」,如今豎立在瓊義路與伯玉路交叉路口的瓊林站牌附近,下面還立碑留名。睹物思情,讓伯玉路背後美麗的故事永遠流傳。
重情義的金門鄉親為感念築路英雄胡璉司令官,在將軍逝世多年後,取其字「伯玉」將中央公路更名為「伯玉路」。胡璉將軍對金門的貢獻不計其數,築路之外,還有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美事。早期從飛機上鳥瞰金門,只見到處是光禿禿的黃土,胡將軍為綠化金門不遺餘力,在中央公路栽種木麻黃,又鼓勵全體軍民合力種樹造林。猶記小學階段,每逢植樹節人人都得帶著鋤頭到學校種一棵樹,響應「一人一樹」運動。經過30年來的大量造林之後,金門的生態環境改變了,成為各種鳥類匯聚的天堂,您聽那蟲鳥啁啾,鳥語花香,恍如置身海上仙島呢!難怪擁有「海上公園」之美稱,如今再從飛機上俯瞰金門島,一片綠油油,誰知它當年黃沙一片呢?
然而中央公路兩旁的木麻黃終究逃脫不了歲月的摧殘,四十多年後,他們年老體衰了。就在1999年10月丹恩颱風強烈吹襲下,全數倒向馬路中央,造成金門為期一週的陸上交通中斷。木麻黃鞠躬盡瘁完成劃時代的鎮風大業,告別這廣袤繽紛的大地,令人無限唏噓!
接續木麻黃守護中央大道的天使是小葉欖仁樹。小葉欖仁令人耳目一新,不同於木麻黃披垂的枝葉,她葉葉向外擴展,層層疊疊,翠綠耀眼,清新脫俗。小葉欖仁外貌四季分明,隨季節不斷變換新裝,像愛美的婦女,懂得妝點她的外表,使自己永遠亮麗可人。我喜歡春來時,看她枝枒綠滿樹,彷彿告訴人們萬象已更新;我也喜歡夏季她帶來的熱鬧,你聽濃綠叢中,百鳥爭鳴,歌頌醉人的仲夏樂章;我更喜歡秋到時,她所呈現的蒼涼意,枝頭黃葉片片,風一吹來,落葉繽紛,真是天涼好個秋;還有那酷寒的冬季,北風凜冽,她依然挺立,顫巍巍的身軀宣告:冬天來了,春天的腳步也近了。
科技日新月異,伯玉路最先感知,它不但由水泥路面換裝為高級的柏油路面,兩旁還增設路燈及反光照明設備,提升了伯玉路的質感與身價。而線條柔和的路燈,一入夜晚,更顯嫵媚!相對於軍管時期的燈火管制(燈光不得外洩),以至於夜幕之下的金門一片漆黑,而今星點般的燈光已驅散空氣中的煙硝味了。
伯玉路的美麗眾人皆知,數十年前,曾有旅台返鄉度假的友人說,他在外地,有人知道他是金門人,竟向他誇讚伯玉路說:「這是東南亞最高級、最筆直的公路!」讓他感到無比的光彩。如今伯玉路除了是金門重要交通幹線外,更成了賽跑及賽車選手們競技飆速的場所,因為它筆直,路面佳,可以無顧忌的全速衝刺,享受飆速的快感。外子是馬拉松賽的跑者,一年365天均馳騁於伯玉路上,風雨無阻,全年無休,非騎車即跑步,伯玉路幫助他實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道理。而我曾經也將騎車當作交通工具,每天飛奔於金城與山外之間,伯玉路是必經之路。2008年第一屆「金酒盃」全國自由車公開賽,我初次參賽,不小心奪得女子組第二名的佳績,這都要歸功於伯玉路,因它提供我練習騎車的場所。
現在伯玉路依然是我每天必經之路,從童顏到華髮,伯玉路它記得我人生的各個台階,或得意風發或飽受熬煉,它默默不言為我封存許多殊堪回味的往事。我心中感恩歌頌,伯玉路永遠是金門最美的道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