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生活
「同樣的一種人,不管到哪裡,做的都是同一件事。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同……地點變了,人的喜好、習性不太會變,宅的人到哪都宅,外向的人到哪都外向,獨立的人到哪都能生存,不獨立的人到哪都要依賴。地方從來不挑人,而是人一直在挑地方。」
這是從《凱特文化》出版的一本旅行書上所擷取的一段話。一個難得的放假午後,走在圖書館內層層櫃子間,隨手翻閱,摘錄在「生活」這一章節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為我現在的狀態下了準確的註腳。原本的我對「旅行」是沒有概念的,或者該說沒有動機。印象中小學年紀也曾隨著不同學校的朋友一同出過國,到我們的對岸參加了合唱團交流,正式活動之餘的一切觀光行程,在我腦海裡竟然沒有留下半點印象,我找到之前所寫的旅遊札記,在歪歪斜斜像流水帳一樣的作文中,找尋著一些蛛絲馬跡。「喔,我搭了好久的船,我在船上吐了!一下船映入眼簾的當地居民騎著奇怪的機車,機車邊還掛著一輛拖車在街上晃哉晃哉的騎著;有個小島上沒有汽機車,居民們都是步行的;我竟然看到寺廟的和尚在抽菸和玩手機!我們同行的他校小朋友有人雙眼紅腫,老師說是結膜炎,全員採取避免傳染措施和教育……。」
「那為什麼,有的人害怕去到異地,有的人卻如此享受又嚮往生活在他方?是不是人在離開了原有的生活圈,才會感覺到解脫與放下、是不是在地的人對於外來客,特別容易包容和給予機會、是不是因為去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才願意重新開始?」
有次連假,待在家裡真的感覺無聊了,很心血來潮地打電話給好朋友,問她還有一天假要不要一起去廈門玩,她在電話那頭似驚嚇也似大笑的說:「太突然了吧!時間太趕了,離我上次去大陸前也有4、5年了,兩個笨笨的小女生去,感覺怪怪的,我們先規劃一下再出發。」這事兒我就想這樣擱著,因為打這通電話的我也很緊張,當時我妹在一旁,我不斷使眼色給她,如果她說好怎麼辦?怎麼玩,我什麼都不會……。半個月過去,一上班看到她捧著熱騰騰剛出爐的班表跑來找我,說道:「我們這兩天剛好假搭得起來,可以一起去玩了!」於是,我開始上網查景點、訂船票、訂宿舍、考慮交通……,從不會到開始摸索,原來行前的準備就是這些,一切也不再覺得那麼難了。
「人家說,旅行會上癮。是真的像藥物那樣上癮嗎?還是因為發現原來做自己、原來生活如此簡單、幸福而上癮。」
後來,我遇到愛旅行的另一半,離金門最近的對岸,變成我們放假後很常去散心的地方。
往返多次,第一次住在鼓浪嶼上,在這個無汽機車奔馳呼嘯的小島,兩個人牽著手漫步,無論走在沙灘上還是穿梭在蜿蜒巷弄間,都覺得十分浪漫。
一早起床為了替腦筋簡單的兩人弄點吃的,想說到麥當勞解決是最簡單不過了,沒想到看到價目表最低的餐點竟然是27塊人民幣,我記得台灣麥當勞推的是39元餐點阿,一杯飲料配一個早餐,而廈門本島的麥當勞是6塊錢人民幣,整整貴了快五倍,果然是觀光勝地向遊客致敬的「觀光早餐」。我們的餐點常在「三友假日旅遊城」附近解決,沿途看到很多老婦荷著一擔擔百香果汁插著吸管向遊客叫賣,我猶記得好吃的康師傅牛肉麵裡,一朵很「刮」的青江菜,害我真的以為這座小島既沒有蔬菜也沒有其他水果,直到有次路過敞開的英式建築大門,才瞥見裡面一大片田地種著農作物,並且因為早起看到從輪渡碼頭來的「貨物船」和「早市」。
這個「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早市時間點,街頭巷尾兩側排滿了各式各樣大批的新鮮蔬果,還有一個個鋁鍋裝滿的新鮮海鮮,或許還有著掃把拖把一些玩意兒,望著這盆盆,不同於午餐時刻店家前擺放的大水族箱中所裝的「史前海洋動物」,而是切切實實我在家鄉平常吃的魚類、蚵仔,又看到了老傴提著菜籃、三五個穿著黃衣藍褲校服的小孩,才驚覺這觀光勝地,說到底也是「某群人」的家鄉,突然倍感親切了起來。
到底是我的疏忽還是真的如此,這座可愛的觀光小島實際上賣的是兩種生意,一個是本島人的生意,便宜且照顧到生活起居,一個是等東渡碼頭出發的載客輪船一靠岸,全部雜貨收起來,換掛起了另個價牌,每家店互相競爭,推出了千篇一律的海鮮餐、土筍凍、台灣蝦扯蛋……。這有趣的小結論,是我來回好幾趟、走馬看花所沒見過的,這次能夠放慢腳步住在島上,覺得一切愜意又新鮮。
「前往異地之所以會讓人產生的放心和信心,其實,含括了新來人群的出現、覆蓋了舊有印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