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瓊林歷史發展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清其。
點閱率:4,484

 里名由來
 瓊林,原名「平林」,根據《浯江瓊林蔡氏族譜》族譜序云:「於茲所居多樹木,遠望森然若蓋,世故稱平林蔡氏云。」這是宋代舊里名「平林」的由來。
明熹宗天啟年時,平林進士蔡獻臣在朝為官,一日參加瓊林宴,皇帝明熹宗垂詢其籍貫時,獻臣對曰:「閩省同安瓊山保平林里。」上曰:「平林里名庸俗,未若瓊林文雅。」此事因出自皇帝金口,在朝廷屢有傳聞。《金門縣志》〈蔡獻臣傳〉記載,明熹宗天啟年間,閩(福建簡稱)省巡撫鄒維璉以蔡獻臣學問純正,奏請「御賜里名瓊林」。故明熹宗天啟五年(西元1625年),自此是塊聖旨匾額懸掛於瓊林六世樂圃宗祠正殿中,「瓊林」里名因而沿用至今,百代長存,萬古流芳。
 最早居民
 根據可考的史料,浯洲(金門之古稱)的開發甚早,應始於晉代。清代《金門志》有載,晉元帝建武年間(西元317年),計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為躲避戰禍而移居浯洲。
直到唐代,唐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803年),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乃浯洲島上設置政府機關之始。陳淵率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入島開墾,因而被尊為「開浯恩主」、「恩主公」。
按蔡獻臣《清白堂稿》和《浯江瓊林蔡氏族譜》族譜序所載,蔡氏於第五代時由光州固始(今河南上蔡)入閩省興化府仙遊縣,北宋名臣蔡襄即為一支,而後部份族人再遷同安西市,北宋末葉少許族人再遷浯洲許坑(古崗之古稱)。平林蔡氏始祖蔡十七郎在南宋初年,入贅平林之陳十五,後因陳氏將地讓給蔡氏,遷往陽翟,另結新社,蔡氏就此建立基業,據說當時也有劉氏居住。
根據《浯江瓊林蔡氏族譜》族譜序所言,在北宋末葉,平林村已有陳氏、劉氏的足跡,故在南宋初年,平林村最早的居民至少有三姓,即陳氏、蔡氏、劉氏等。
地理位置
瓊林村位居於金門島的正中央,自古即為重要的軍事戰略據點,也是金門古官道的必經之地,更是今日交通的樞紐,正好扼守住東半島與西半島的咽喉。
按照瓊林蔡家的地契顯示,整個大瓊林的四至為:東邊至石船頭,在太武山區;南邊至沉太武,即前江海的昔果山;西邊至后盤山;北邊至後江海的浦邊大港。瓊林平原從北至南的溪流,有中蘭溝、小徑溪、沙溪溝、牡丹溪、四五條乳山溝等匯流經過。瓊林村落的範圍大致包括環島北路以南,伯玉路以北的區域,東北和西南二個角落各有一座風獅爺,是做為村落發展的明顯界址。
瓊林是太武山麓至雙乳山麓延伸的大幅平原,村東邊有太武山,海拔253公尺;還有蘭湖,是重要的自來水水源地。村南邊有亭仔山、中興崗,亭仔山海拔44公尺;還有瓊林水庫,也是重要的自來水水源地;瓊林水庫的下游稱為溪沙溝,發源自亭仔山麓、雙乳山麓,繞本村東南,經延齡橋、「台北圓環」、環島北路金湖鎮三橋,在大港嘴入海,平日水源並不豐沛,每逢乾涸之時,白沙似玉,遠而望之,猶如玉帶纏身,故稱「溪沙」。古代南宋初期,村中有牡丹溪,發源於埔仔頂一帶,流經瓊林老街、吉仔宅、蔡氏家廟廟地前蓮花池、番花腳,在大菜宅流入溪沙溝,現在大部分已整建成水溝。村西南有雙乳山,海拔82公尺;北雙乳山的延長山麓,稱作「青山坪」,四五條乳山溝就是在此分布,流向後江海。村西邊有后盤山,海拔22公尺;村西北有長潭、後江海,後江海亦稱後江灣。村北邊則有中蘭溝、小徑溪、五月潭、五顆奶池,中蘭溝發源於太武山麓,全長約一千公尺,流經環島北路金湖鎮一橋注入大海;小徑溪發源於太武山麓與成功山麓,全長約三千公尺,流經小徑、清水橋、大橋、環島北路金湖鎮二橋注入海,水源充足,久旱不涸。
瓊林聚落的道路,最北有瓊徑路,村莊中有瓊義路貫穿,聚落最南有瓊雙路,連接伯玉路與環島北路,瓊安路則通向金寧鄉安岐,這些道路為全島交通之要衝。
 行政沿革
 瓊林於明代隸屬閩省泉州府同安縣綏德鄉翔風里十八都瓊山保;清初與明代相同,道光年間,改隸於馬巷廳翔風里十八都瓊山保。
民國四年,金門設縣,瓊林改屬廈門道金門縣第二都瓊山保;民國三十九年,改屬行政公署金門縣金瓊區;民國四十八年,改屬金門縣金瓊鄉。
民國五十四年,瓊林改隸屬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民國九十一年,瓊林改稱金湖鎮瓊林里迄今,全稱為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瓊林里瓊林村,這是瓊林的行政沿革。
瓊林里全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行政轄區內包括瓊林村、小徑村、珩厝村等三個自然村,計有22鄰,約950戶,人口約33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440人,為全縣最大的村里聚落之一。
 教育文化
 明清兩代,瓊林最早的私塾社學,當首推「怡穀堂」,此書齋在明代時期較為簡陋,現有之格局乃清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所整建;其次為「仰澹居」,俗稱後書房,均為瓊林先賢十年寒窗、刻苦勤讀之所在。
明、清兩代,瓊林蔡氏子孫人才輩出,出仕者眾,計有進士六人、武將六人、舉人七人、貢生十五人、國子監生二十七人、生員八十二人,瓊林蔡氏燈號為「文武世家」,有所謂「奕世簪纓」,由此可見當時文風鼎盛、科舉連登之盛況。
民國二年,西元1913年,創立「私立瓊山小學」於怡穀堂,抗戰期間曾停辦。民國三十五年,抗戰勝利後復校。民國卅九年,由行政公署接辦,改名為「瓊浦區中心國民學校」。民國四十年八月,改名為「金湖中心國民學校」。民國四十一年,遷移校址於瓊林村蔡氏家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改名為「瓊林國民學校」。後來歷經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至民國四十八年,金瓊鄉成立,改稱「金瓊鄉金瓊中心國民學校」。
民國五十二年春二月,金瓊中心遷至亭仔山現址(原為聯合國校),為紀念建校部隊功績,奉令更名為「金瓊鄉開瑄國民學校」。民國五十四年十月,金瓊鄉裁併金湖鎮,始改為現名「金湖鎮開瑄國民小學」迄今。民國六十三年八月,正義國小劃併本校為正義分校。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增設附設幼稚班兩班於瓊林怡穀堂。民國六十六年八月,正義分校增設附設幼稚班兩班。民國七十四年八月,怡穀堂幼稚班遷回校本部上課。民國八十七年八月,正義分校奉令獨立更名為「金湖鎮正義國民小學」。
近代以來,開瑄國民小學歷經蔡金皮、吳振順、陳君旺、許丕府、姚清華、鄭藩志、陳麗玉、劉海心、李錫南、孫麗琪等歷任校長與師長之苦心經營下,而今校務蒸蒸日上,校園美輪美奐,開璧琢瑄,當永垂不朽也。
 歷史脈絡
 金門之珠──瓊林,位金門島正中央,於太武山山腳下,歷經蔡氏宋元時代的移民開墾、枝繁葉茂,經歷明清時代的人才出仕、官宦世家,經歷民國後僑匯、日據、戰爭、戒嚴、戰地政務、觀光發展、國家公園、文化聚落以及申請世遺亮點等的歷史發展脈絡,就是累積了九百年的文化底蘊與空間演變,才能構成今日的著名聚落。瓊林的歷史發展脈絡,簡略可分成宋元時期、明清時期、僑匯時期、軍管時期、國家公園時期等五個主要階段,就好像一條歷史文化的長河,亙古迄今永不止息的流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