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傳統與現代─趙淑俠小說的敘事
至於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賽金花》、《淒情納蘭》,一部是描寫賽金花的一生,另一部則是描寫納蘭容若的一生。前者,從賽金花的童年到十四歲成為蘇州名妓,從蘇州名妓到嫁做洪文卿小妾,從一個小妾到德國清大使館的女主人,從周旋於柏林外交圈的大使夫人到被洪夫人逐出洪府,再度淪為天津、北京一帶的名妓,從一代名妓、周旋於北京政治圈的名女人,到淪為貧苦無依、孤獨寡居的老婦人。賽金花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一生,所呈現的一切人生生存狀態與生命中的各種煩惱,在寫實結構的創作手法運用下,如實展示在小說的各個情節,令人感動、也令人不勝唏噓。後者,納蘭容若淒清悲苦的一生中,雖有與盧涵瑛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而充滿歡樂的童年,與盧涵瑛如膠似漆的三年夫妻生活,以及良師益友的鼓勵與相互扶持的得意;但是,在苦多於樂不到三十一年的人生歲月裏,志不得伸的侍衛生活、他一生癡情的涵瑛在婚後三年便和他永別的打擊,與驕縱自大、愚蠢跋扈的官秀淳不幸福的婚姻生活,都帶給他比一般人多上好幾倍的失意與痛苦。納蘭容若淒清悲苦的一生,嘗盡人世間的哀榮與辛酸。而生命中的各種煩惱,人生中一切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的生存狀態,在納蘭容若留傳下來的每一篇詞作中淋漓盡至地呈現,在趙淑俠寫實結構所展開的小說情節中,更清楚地浮現讀者眼前。
用寫實結構展開小說情節,在趙淑俠短篇中也有不少這類的作品。如,《西窗一夜雨》中的〈王博士的巴黎假期〉、〈西窗一夜雨〉、〈賽納河之王〉、〈異國之夜〉、〈韓森太太的一天〉,以及《湖畔夢痕》裏的〈賭城豪客〉等。
〈王博士的巴黎假期〉,寫在國外多年學有所成卻感情一片空白,內心空虛寂寞,連自己都感到陌生、自覺是個「在無形中變成一個不中不西的怪物」的王鳳翔博士;〈西窗一夜雨〉,寫主角人物陳志翱,出國多年卻在異鄉學業未成、感情失意,只能背負著「在思想上沒有一點相契之處」的異國婚姻的痛苦與落寞之情;〈賽納河之王〉,寫一生期待把「中國精神」在國外發揚光大,到巴黎學畫十七年,邊打工邊畫畫,忍受生活的窮困與潦倒,忍受周遭人群的鄙視與嘲笑的畫家王南強;〈異國之夜〉,寫多年海外生活、在異國之夜獨自等候丈夫,枯坐在那張與她每天相伴、被她取名為「回憶椅」的柔軟搖椅上,想念家鄉情景的爾芳;〈韓森太太的一天〉,寫三十多年異國婚姻、丈夫過逝而獨自一人孤單生活的韓森太太。《湖畔夢痕》中的短篇〈湖畔夢痕〉,寫在國外得到博士學位及工作的王醫生,在異國小鎮因異國婚姻所帶來的的距離感。另一篇〈賭城豪客〉,寫才子陸晉,在美國棄學從商而事業有成,卻沒了昔日的雄心壯志、理想抱負,最終,因注射毒液過多而導至身亡的結局。這些短篇作品中,有美夢破滅的留學生、有學成業就者的悲歌,也有異國婚姻的苦惱,都如實展現出海外的天涯遊子們,在異鄉異質文化語境下生活的真實面貌。他們之中,有苦樂和辛勤奮鬥的過程,也有感情上的流浪感和文化上的鄉愁。而他們,心中永遠揮不掉、也化不開的濃厚的「漂泊感」,則是他們最大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在趙淑俠寫實結構的小說情節裏,更反映出所有生命中的各種煩惱,與人生中一切酸甜苦辣與悲歡離合的生存狀態,因此能印象深刻地烙印在讀者腦海。
「為藝術而藝術」,是趙淑俠一向秉持的創作態度。亨利·詹姆斯是將小說藝術高度重視化的第一人。他認為,「小說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通過展現生活的方式與生活展開競爭,因此,小說的藝術性絲毫不亞於繪畫,甚至還要勝過繪畫。」對於這一點,愛倫·坡也曾有過明確的創作主張。他的一些文學論文,便一再強調文學創作應該為藝術而藝術。趙淑俠小說的敘事模式,構思縝密而成熟圓渾,兼有傳統小說與現代小說的敘事特徵與藝術魅力,既有舊文學的繼承、又有現代文學的創新,內容更充分表現出重生命情思和歷史意蘊的反省。因此,她的小說能吸引海內外廣大讀者群,成為海外華文文學頗具代表性的作品。(7之7)(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