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關於「剪魚尾」的傳說

發布日期:
作者: 方光復。
點閱率:4,477
字型大小:

「哇!怎麼魚尾又是對到我,這也太湊巧了吧!」
這絕對不是單純的巧合,這是熱情的東道主,以及餐廳的老闆刻意的安排,相信唄!他們在上魚這道菜時,非常有默契,自然而然就會把魚尾對準今天的貴客,也就是您啦!所以,不要懷疑,這絕對不是純屬巧合。就算請客的主人,並未言明誰是今天的貴賓,經驗老道的老闆,一眼就可以看出,誰是今天這桌宴席上的貴客,但有時是同桌的賓客,順手把接來的這盤魚,順手就將魚尾對準今日的主賓。這時候,同桌的陪賓們會異口同聲的說:
「吼!您看,魚尾正對到您,您是要喝?還是要賣?」
「喝是如何?賣又是如何?」
您此時也許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對於一個初來乍到,金門作客的您,會一臉疑惑的問說:
「很簡單!喝嘛就是把您眼前這杯酒乾了,然後把魚尾剪斷收回,同桌的人才可動筷子開始吃魚,否則!大家都不能吃這條魚。」
「那如果選擇賣呢?」您又問說:
「那就看您要先賣給誰囉?比方說,您如果先賣給了同桌賓客甲,甲可以依自己的酒量,審酌是要喝一杯,甚至可以一口氣就喝了十杯,當然是以桌面一口杯為基準,甲喝了之後,可選擇賣給其他賓客,比方說,甲又賣給了賓客乙,乙就不能少於十杯,必須超過十杯,如此全桌轉一圈賣完,可能已經是到達五十杯的量,或許更多,最後再由身為貴客的您,把賣出去的酒一次收回,然後一口乾了。」
經驗告訴我,當您選擇賣魚尾,待魚尾繞回來之後,除非您是海量,不醉也難。這就是我們金門當地最為有名,和充滿趣味性的「魚尾宴」。這麼有趣又滿熱情的「魚尾宴」除了充滿趣味性以外,到底它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傳奇性的故事傳說嗎?有!當然有!只是眾說云云,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但比較有根據、可信度最高的故事,它必須是要從早期的金門談起。
話說早年的金門,由於土地的貧瘠,地窄人稠,謀生不易,很多長輩鄉親,不得不離開土生土長的故鄉,到南洋汶萊等地區討生活,他們離鄉背景,不惜遠渡重洋下南洋謀生,實非得已!試想誰願意在中少年時期,就選擇離開親愛的父母、新婚的愛妻以及可愛的兒女,到另一個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環境,一切充滿變數,前途茫然不可預知,勇敢的邁向另一個充滿危機的人生旅程。
我們浯島的先進先賢們,到了異地開創事業,其辛苦之情境,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寫下一頁悲慘辛酸的血史。有一句俗話說:「若要人前顯貴,必須得背後受罪」。當年遠赴南洋,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並不是每一位下南洋的鄉親,都能夠在他鄉開花結果,成就一番事業。根據當時汶萊客返鄉後的口耳相傳,在眾多的移民先驅中,有人受不了旅途的舟車勞頓,長途奔波,又加上長期的營養不良,有很多人病死在船上,屍體直接就拋入海中,真是慘不忍睹。也有很多先民們,在當地受不了勞累的生活,客死異鄉者比比皆是。
大難不死倖存的浯島先民們,他們相互扶持和照顧,靠勞力討生活,縱然薪資微薄,但仍是省吃儉用,透過外匯的方式,寄錢回來養家。先民們的冒險犯難、刻苦耐勞的精神,為生活而奮鬥,與生命搏鬥,其辛酸血淚的故事,許多不為人道,聞之,不由然肅然起敬,欽佩萬分。
在民國四、五十年代,兩岸的軍事對峙時期,身處戰地的金門人,長年遭受烽火摧殘,老百姓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正如好來塢電影「侏羅記公園」的一句對白,「生命會自己找出口」。於是先民們在苦無生計的情況下,不得不下定決心,外出尋求生存的機會,生命的移民朝,是一段永遠無法抹滅的辛酸史。
十九世紀中葉,金門人出洋謀生,以烈嶼地區最多,也許是當年的烈嶼人民,生活更加困難,所以不得不來到,汶萊、新加坡等地區落戶。他們初期多以港口,碼頭從事船運苦力,或是漁撈,小販為主,逐漸的有人累積資本之後,轉行作生意,有人經多年的努力,從此發跡,光宗耀祖。例如:發跡於馬來西亞的楊忠禮,最近榮獲馬總統頒授四等景星勳章,成就非凡,還有,在汶萊發跡的華和商場大老闆劉錦國,以及擁有百貨王之稱的林國民兄弟倆,另還有在新加坡發跡的方耀明,方水金,洪天送等人,他們在功成名就之時,仍然心繫故鄉,對金門故鄉的情懷,始終不變,他們經常回饋家鄉的公益建設,關心故鄉子弟的教育,設置獎學金,實屬難能可貴。
話說回來,關於「剪魚尾」的傳說,要從早期金門當地的一個年輕人說起;在十九世紀末,金門當地有一位年輕人,自小大家都叫他「阿金」,阿金出生於困苦的家庭,可說是家徒四壁,囊空如洗,家無隔夜之糧,經常是有一餐沒一餐的,家裡是一無所有,身為長子的「阿金」,暗自下定決心,絕不向命運低頭,他勇敢的跟隨他人遠走他鄉,千里迢迢,來到當時隸屬蘇丹邦國的汶萊,這個位於婆羅洲西北,面積有五千七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小國,人口接近於四十幾萬,其中來自金門的華人就有六萬餘人,其中大部分是烈嶼人,這個國家於一九八四年獨立,汶萊由於礦產豐富,又盛產石油,很快速的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落籍在此的華人,在那裡胼手胝足奮鬥,很多人也開創了一片天地。
「阿金」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當然也是從苦力開始幹起,他和其他人一樣,努力掙錢,樂天知命的個性,讓他從不怨天尤人,做事認真,從不偷懶,年紀輕輕的他,長得是一表人材,又身強體壯,很快的擄獲當地某大財主女兒的芳心,也許應了這句俗話:「千里姻緣一線牽」,他與財主女兒「有情人終成眷屬」。
婚後的「阿金」夫妻非常恩愛,家庭幸福美滿,其大財主丈人也十分滿意,這位來自唐山的女婿。轉眼間,幸福的日子已然過了十年,也生育了一對兒女,如今的「阿金」,已非當時的吳下阿蒙,他早已脫離貧困的生活,身處富豪之流,生活富裕,與當日的「阿金」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阿金」他仍心繫故鄉的親人,當思緒上來之時,常常淚流滿襟。
有一次,「阿金」又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時,不禁流下思念家鄉的流淚,被其妻看到,便問「阿金」何故傷心流淚?「阿金」道是思念故鄉家人之故,想要返鄉,回一趟金門探望家人,可喜的是,「阿金」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愛妻,她認為返鄉探親,亦是人之常情,於是鼓起勇氣,向她父親提起「阿金」想要返鄉的事,希望父親能答應他夫君的請求。
阿金的老丈人,平日對女婿相當的敬重疼愛,他是一個明理之人,何嘗不能理解「阿金」思念家鄉的心情,他當然也想答應讓阿金返回金門,但他擔心的是,阿金一回唐山後,會不會就此一去不回,如此一來,女兒豈不是要守活寡,於是他對女兒說:「我可以答應讓他回去,但是我需在他身上下蠱,以防止他一去不回,我給他三個月時間,若是在這期間內回來,蠱自然就解,但是,假如他無情的狠心拋棄你們母子,那時,他就會蠱毒發作身亡。「阿金」臨行之時,所謂人生至苦,無非生離死別,更何況是對恩愛夫妻,,離別依依,「阿金」的妻子千叮萬囑,一再提醒「阿金」一定要念在夫妻一場的情份上,務必在期限內趕快回來相聚,切勿擔擱日期。妻子一路送阿金至碼頭,眼眶泛著淚光,含情脈脈小聲的對阿金說:「夫君,您務必於限期內回來團聚,否則會有性命之憂!」
「愛妻為何后此說呢?」他驚恐的問妻子。
「因為父親已在你的身上下蠱,若你真的一去不回,就會蠱毒發作慘死故鄉!」
「阿金」此時才知自己已被岳父下蠱,而竟不自知!妻子又說:「但是念在夫妻一場,我就偷偷的告訴你解蠱秘方,若是你真的那麼無情,狠心的拋棄我們母子,我也捨不得你慘死於唐山,我現在就告訴你解蠱的方法,請務必牢記在心。你回到故鄉後,在宴席上吃魚時,務必從魚尾先吃起,如此一來,蠱毒自會隨著魚頭從身體自嘴巴被帶出來,如此,縱然是誤了日期,或是選擇長留唐山,亦無生命之憂了」。
「阿金」此時內心激動不已,感激萬分的對愛妻說:「謝謝愛妻不吝告知,為夫一定謹記在心。」阿金心裡明白,愛妻是不忍其蠱毒身亡,才會說出此重要的秘密,內心十分感動。
「阿金」終於得償宿願,衣錦榮歸故鄉,在他出生地的地方,一時轟動,鄉親父老們大擺宴席,宴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長老們更安排阿金於貴賓席上,就在宴席間上了一道魚,魚尾正好不偏不倚對著「阿金」。
「阿金」此時想起愛妻臨別的一番話,內心一時激動,眼眶泛著淚光,眾人不解問曰何故,阿金這才道出其中原委,鄉老們覺得茲事體大,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眾人異口同聲,請「阿金」趕快先吃魚尾,以解身上之蠱毒。秉性善良的「阿金」,怎敢在鄉老面前先動筷子吃魚,推讓再三,鄉老們說:你如果不先吃魚尾,我與其他人也就不會動筷子吃魚,這時阿金在眾人的熱情勸說下,才剪去魚尾並且吃掉,身上之蠱自然而解,眾人才又開始高高興興的用餐。
從此之後,金門就有了這個美麗的傳說,獨特熱情的習俗,你到了金門做客,就是熱情招待對象的主賓,上魚料理這道菜時,魚尾一定是對著你,倘若是一般的宴席,不分主客時,那就誰對到魚尾,就是今天的主賓,就必須喝上一大觥,再剪其魚尾,然後大家同歡共飲,來個不醉不歸。
傳說有真有假,但金門人的熱情,以及濃濃的人情味,百分之百是真的。剪魚尾的由來,其實並不可考,但金門當地人民,保留此習俗文化,是延續後代的子子孫孫,對移居異地開墾的先民們,出自內心的尊敬與推崇,也是歡樂、熱情的象微。
人客呀!下回您若是來到金門,這個熱情的島嶼,吃宴席的時候,魚尾再度對到您時,別太驚訝!那是因為您是今日的貴客,就請您爽快的乾了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