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貞談葉華成──關於金門高粱酒第一人
金門高粱酒是金門的命脈,在未來一段時期,它的重要性應該仍然無可取代。甚至,在極力鼓吹文化金門的背景下,金門高粱酒也必將從單純的酒品逐漸內化為具有更深層次文化內涵及意象的金門元素。而當今能夠代表金門的諸多元素裡,金門高粱酒位列前茅是毋庸置疑的。但,誰是金門高粱酒的「第一人」或「鼻祖」,則素有爭議。
從廣告行銷來講,以文化包裝或連結商品、用故事加深傳播效果,確有一定的必要性。因此,探究某種商品的發現或起源,了解誰是「創始人」或「鼻祖」,在何種機緣或情境下,發明或促成了該商品,就變成了商品正名與市場區隔的利器。在這個大原則下,不唯金酒,即便貢糖、麵線、一條根……等特產,都需要有故事、有創始緣由以為傳播行銷之用。
然而,既是故事有時就不能過於當真,對待廣告傳播內容畢竟不能等同於學術研究史料。探究「金門高粱酒創始人」或「金酒鼻祖」這個頭銜究竟誰屬?得先弄清楚定義域。也就是「金門高粱酒」或「金酒」這二個詞到底是「泛指」或是「特指」?如果是前者,那麼葉華成肯定就不是「金門高粱酒創始人」或「金酒鼻祖」;但如果「金門高粱酒」或「金酒」所指是胡璉授意籌建的「九龍江酒廠」(後為金城酒廠),演變至今的「金門酒廠」所產製的金門高粱酒而言,那麼葉華成的「創始人」或「鼻祖」之說,或許還有可以討論的空間。
可是,矛盾就在因為目前的「金門高粱酒」已經把地名「金門」包在一個品牌之內了,對其他不論在「葉華成」之前或之後、也是在金門產製的高粱酒就產生了排他作用。亦即,因為品牌的放大效用,有意無意地「遮住」了一些可能的事實。但是,即便葉華成卸下「金門高粱第一人」或「金酒鼻祖」的頭銜,也並不妨礙他仍然是一位富有生動色彩的人物。
2005年8月24日晚,我與鄉籍書畫家王宏武(阿豪)專程到中興路拜訪傅子貞老師,就金門土地被侵占及金門高粱酒第一人究竟是否為葉華成等問題請教他。以傅老師和葉華成的熟識程度,個人以為傅老師的觀點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即便傅老記憶所及也未必全然精確)。因為交談都是以金門話進行的,訪談的內容較長,涉及到金門土地、金酒問題,甚至命理相術等。在此,僅摘錄傅老談及葉華成的段落供有興趣者參考。為了不要摻雜個人意見,斟酌再三,覺得以傅子貞老師第一人稱口述的形式呈現為佳。甚至連口述當中的口頭禪,綴語,敘述腔調也儘可能原樣呈現。
以下為傅子貞老師談及老同事(兼老友)葉華成的錄音內容,(讀者請自動用金門話閱讀):
水在(前縣長陳水在)要去舊金城用不曉得幾千萬,要去把葉華成的故居改成紀念館,為什麼要去修它呢?我的老師郭堯齡跟我講,他說你如果遇到縣長,要跟他講,講你這個案子(註:指葉華成紀念館)若是這樣辦下去啊,會錯誤百出啊。你這消息的來源不實,會被笑。落尾 (後來) 我的老師才將(周新春)那本書,就是說他做金門高粱酒怎樣做、怎樣製造的,把那本送去給縣長看。縣長一看就講,看您咧,葉華成還沒去酒廠,人家酒廠就已經在營業,在製酒,怎麼會說這酒是你一手做出來的?
葉華成當初在金門中學的時候,我睡中間房,他睡前間房。他家的人多,子女多,會吵。偶爾有空閒的時候,都會閃到我房間內,我們無所不談,每項我都知道。他的角色是什麼角色呢?他是當時擔任酒廠技術課課長,這也是後手接前手,不是講高粱酒是他(筆搞弄)一手搞出來的!後面這樣的傳言是錯誤的。
事實上,葉華成自己去也有研究,對,研究高粱酒的製法,對,他有去研究,但是金門的高粱酒並不是講他最先去研究的,你還未去酒廠,人家的酒廠不知已經出了幾萬支了,這我們都知道。後來,他為什麼會離開酒廠?聽說是這樣的,葉華成心肝也是真大,那時酒糟剩很多,他腦筋也很好。伊講,啊您娘我鬼,飼豬飼料用真多,就用酒糟給它們吃,整個酒廠的酒糟都由他去控制、去設法。啊嗒你得靠爸,一般的人民自己也有養豬,也想說買酒糟來吃,抑或是他裡面的同事,他們厝內也有養豬,也在想這空咧(打這個主意),想說拿些酒糟給豬吃。等於說上下交徵利,你想要統治(控制),下面就沒有,下面沒有,就會有意見。
後來不曉得怎樣■■■(弄弄弄),■到上頭去了,上頭的人一想這樣不妥當,才將葉華成的職務解除,解除了後,啊靠爸刷無頭路(就沒了頭路),也很艱苦,那時候,金門有一個顧問團,美軍顧問團,美援攏是外國仔,他們時常來省政府,啊靠爸省政府裡面沒一個翻譯也不行,那誰可以來翻譯呢?葉華成,就去請他過來,英翻中、中翻英都可以。所以他省政府也經常走動。
後來講,那是任務客串,有老外才叫你來,沒老外就不叫你來,這樣也不是辦法,平常時的米要去哪裡拿?所以省政府教育科科長訓示,他說,金門中學確定有英語老師要去當校長,你去裡面(指金門中學)教英文。因為他英文很懂,所以他所教的都是高中的英文,不是初中。這(緣由)是這樣來的。
(啊有影)他在教英文真的很好,發音好,文法好,比別人是贏真多。後來,有一次有個從印尼來的,他說也是從英文學校畢業的、做過什麼英文編輯,這是他填的資料,說他英文多博,啊既然博就請他去金門中學教英文,啊這個教是教什麼呢?教初中。初中教了二年。高中是後面比較高的所在,啊老師下課若要下來、上課要上去,就要從初中的門口經過,這個南洋來的,他姓鄭,名叫鄭(宜生?),跟學生講,你今年讀到二年級,拼音完全不會,不然就是拼錯、拼不準。你讀二年,還比不上我教你二個月。啊你娘我鬼啊,千巧萬巧,這句話講的時候,葉華成剛好站在教室門口聽到,聽到他(鄭)說的「他教的才成,別人教的不成。」就不服氣。
後來,有一次阿多仔(老外)來,人家趕快來叫英文老師去翻譯,第一個就叫葉華成去,第二個這個姓鄭的走到教務門口處,剛好校長跟阿多啊(老外)在講話,就被(葉華成)擛(招手)進去,就介紹說這是我們學校的英文老師,英文是博士博。老外一聽你英文是博士博,就跟他無所不談,講到這個姓鄭的答復不出來。因為老外他們各州,好像我們各省在讀國語,發音差很多。
後來,有個楊天一(?),他是專家,也曾經被請去跟老外講話,一出來艱苦得靠爸,交代葉華成說「拜託,饒命,以後最好不要叫我去」。所以,什麼空頭(事情)我在金門中學我無所不知。
葉華成是周新春廠長的部下。嗯。他是周下面的技術課長。有人講葉華成是第一個研製金門高粱酒的。沒,錯了。葉華成沒進酒廠,人家高粱酒已經淋甲旋林得(喝得團團轉)。我跟你講,彼時陣(那時候)軍方若是打得通,事情就好辦。周新春在做廠長,他難免會破病(生病),生病就要去醫院,啊醫院內是些什麼呢?內科的主任、政戰部的主任、院長,這三個是主要的角色。落來你就知道,如果喝二杯,就會講「廠長,你酒頭嘛拿點來。」別說灌上一瓶,那時經常用塑膠桶灌上一壺一桶的。然後那些醫官、處長什麼的,才又倒來給我。這是第一任廠長。
第二任酒廠廠長叫什麼我一時忘了名字。那個更加識(聰明)。那時馬安瀾是司令官。後來,他在酒廠的年齡到了要退休了。要是退了就沒錢可領了,於是他就跟我的家內(妻子)講,說他希望司令官可以派一個「顧問」、掛一個顧問給他,顧問是有錢的,讓他每個月加減吃。後來,這件事情我的太太跟司令官報告。司令官「准」他。既然准他,當然就免講了。你在裡頭做顧問,裡面的人都是你的部下。如果說三不五時有客人來,免講我(別說我),說拜託你去幫我灌一壺酒來。唉,上次拿來的酒喝完沒,喝完我再去灌一壺。這個就很聰明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