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豆
忘了多久沒吃米豆了。
不如綠豆、紅豆的多用途,在豆類食品中,米豆似乎沒什麼角色,以我有限的飲食知識,只知道有米豆粽子,再不就是水煮了當點心或正餐。
米豆做法很簡單,通常都只是白水煮熟,起鍋前灑些韭菜就行,或許就因這麼簡單,所以它一直當不了餐桌主角,幾次被冷落後,米豆就退出了我們家,為此爸爸頗有感慨,他說日據時代,空襲時大家忙著躲防空洞,阿公卻因放不下手上的一碗米豆湯而讓碎屋瓦砸中,差點丟了命,「你們呀,好命喔。」他總是這麼作結。
米豆退出我們家餐桌,卻進入了我的生活。
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吧,班上轉來了一位女同學,老師介紹時,像怕我們聽不懂似的,還特地在黑板寫了大大三個字「黃米豆」,都還沒來得及放下粉筆,教室就響起一陣笑聲,老師雖然也是一臉笑意,卻口氣嚴厲的說:「笑什麼」,同時點了我的名:「你們住得近,就坐一起。」
從此米豆跟我就分不開了。
米豆家是零食批發商,客廳、房間堆滿各式酸甜苦辣的食物,走路還得左閃右躲,像踏「凌波微步」般。每天放學是米豆忙碌的開始,她得把辣橄欖、酸梅乾、口香糖或是棒棒糖,和大多寫著「銘謝惠顧」,久久才「再來一個」的紙牌分裝到塑膠袋裡,再點起蠟燭,就著燭火封口,通常封口是我的工作,一開始只是客串性幫忙,幾次下來,米豆自動把它派給我,每天寫完作業晚飯前我得去當童工,二人手上動著,嘴巴說著,忙得不亦樂乎,偶而米豆會趁爸媽沒留神,偷偷塞個餅乾或糖果進嘴裡,覷個空檔再塞塊給我,緊張又刺激,可惜媽媽不懂其中樂趣,不僅狠狠數落了我一頓,還特地叮嚀「以後自己買」,所以往後變成我到米豆家買零食請米豆吃。
米豆的爸爸是個大鬍子,遠看滿臉毛茸茸,幾乎找不到一塊淨土,有時我真擔心他找不到嘴巴吃飯,但我顯然多慮了,只要有酒喝,吃不吃飯他好像不太在乎,工作時,身旁必定有瓶俗稱「晃頭仔」的紅標米酒陪著,沒酒了,就丟幾個銅板打發米豆去買,還限時來回,有次耽擱了幾分鐘,他抬腿就掃了過去,幸好米豆練過凌波微步,適時閃了一下躲過了。
逃過一劫,米豆沒事人般繼續工作,倒是我著實嚇了一跳,拍拍胸口,附在米豆耳旁悄聲說:「妳爸爸好兇。」
「他不是我爸。」米豆面無表情,像怕我不懂似的又加了句:「他是我媽的尪。」
「那就是妳爸啊。」不是這樣嗎?
「不是啦,我也不是我媽生的,我親生爸爸是她前夫,死了。」米豆說。
這未免複雜了點,我在腦海理了理頭緒,最後得到一個結論:米豆身世太坎坷了,這讓我對米豆起了份憐惜之心。
或許就是這份憐惜,考試時米豆要求我「稍微」關照她一下,我也不忍拒絕,之所以只能稍微是因為有前車之鑑,班上一向最後一名的紀錄保持者阿發,有次月考健康教育突然得個滿分,老師既沒審也沒問,直接判旁邊同學連坐,通通零分,所以米豆每次都不貪心。
進了國中,我沒法繼續關照她了,只能利用每日上學十幾分鐘勉勵她要用功呀,才能考好學校;有時則安慰行行出狀元,不一定非唸書不可,矛盾得自己都覺沒說服力,其實不管我說什麼都只是自作多情,米豆壓根沒聽進我的話,她只是嗯嗯嗯,低著頭儘管咬手指頭,這是她的壞習慣,打從小學就這樣,沒事把十根指甲啃得光溜溜,有時都見血了還不肯作罷。
有天我正看著小紙條背英文單字,她突然掏出本「天運五行姓名學」來,指著幾個名字問我哪個好聽,她想改個名字,我接過翻了翻,覺得有點無聊,不過也很善良的說:「米豆沒什麼不好啊,我們班還有人叫『水盆』呀。」說完覺得有點對不起那個水盆。
「還不是差不多。」米豆扁扁嘴,硬把本子又塞回我手上。
我只好大略看了看,覺得那些名字都不太理想,要改名,至少得找個能改變命運的好名,起碼不再老挨她爸揍,她說:「不用啦,好聽就行,反正我也不知生辰八字,算不出好壞啦。」
這樣啊,真是坎坷,我對米豆的憐惜又多了一分,接過本子,決心幫她找個好名字。
我憤重的算筆劃、研究天地人,真心想幫米豆換個好命,但還沒來得及送她一個好名字,米豆就不見了,一聲招呼也沒打,像人間蒸發似的,各種傳言繪聲繪影,有人說被賣了,也有人猜離家出走,我都不太相信,每次經過她家都要探頭望望,希望她能突然出現在眼前,卻只看到那因躲債而大半個月不見人影的米豆爸爸拎著酒瓶又出現了。
高三那年一個溫書假的午后,我正抱著課本昏昏欲睡,門口忽然傳來扣扣的敲門聲,一個冶豔的女子笑盈盈立在眼前:「唸書還是度估?」說著伸手拿掉我的書本。
誰呀?怎麼這麼冒失!我滿心疑惑的打量眼前這女子,大捲髮和紅紅綠綠一臉的油彩,記憶中搜尋不出這號人物,是媽媽的朋友或是哪個沒見過面的親戚嗎?我起身想喊人,她卻自動坐到書桌前:「米豆啦。」
米豆!多久沒想起這人了?我推推眼鏡,湊近仔細看個清楚,是米豆沒錯,脣邊一個小梨渦就是她的註冊商標。
「幸好妳的酒渦還在,不然真認不出了。」一旦認出是米豆我就放肆了,攏攏她那頭雞窩:「怎麼變這德性。」
「很好看啊。」她站到鏡子前搔首弄姿一番:「妳不覺得風情萬種嗎?」
我搖搖頭不敢恭維,突然覺得平日嫌到爆的西瓜頭清純可愛許多。
「這幾年妳都跑哪去了?」嘻鬧一番後,我終於想到正題。
「賺錢呀。」米豆說得理所當然,像我本來就該知道似的。
「才國中能做什麼?」
「多啦。」她拉里拉雜說了一堆,都是超乎我生活經驗的事,我打斷她直接問:「現在呢?」
「現在呀!」她走到我身後,雙手搭上我肩膀:「按摩。」
按摩!這也在我生活經驗之外。
她說這幾年來回台北、日本間,用的是觀光名義,實際是違法打工,每次只能待個十天半個月的。
「這樣來來回回多辛苦。」
「至少安全,待太久一旦被查獲遣返,就不能再入境了。」米豆重重捶了我一下:「懂不懂。」
她這樣一說,加上超齡的打扮,我一下就往歪的方向想,一想岔就接不下話了,偏偏一直嘰哩呱啦的米豆這時也像個悶葫蘆般不吭聲,好一會兒米豆才突然開口:「我不叫米豆了。」
啊!我一時腦筋沒轉過來。
她拿起筆在我的計算紙上寫了二個大字「美荳」,方方正正,力透紙背,仍和小學時一樣,一字足有一斤多重。
我拿在手上看看,不錯呀,又用台語唸了一遍,發現發音還是米豆。
「至少順眼多了。」她看來很得意。
美荳自認天生勞碌命,閒不下來,白天到廟埕或公園混老人堆,除了按摩舒展筋骨,還陪著聊天解悶,她特別會哄老人,什麼話題都能沾點邊,從明治天皇扯到三七五減租,也能從《說唐》講到楊麗花歌仔戲,遇上喜歡佔便宜的老色鬼,她巧妙的給些小豆腐吃,有時我看不過勸幾句,她說「又不少塊肉」,所以鎮上百年歷史,從不二價的鞋店,她能拿到八折價、免費電影招待券整本任你用,每晚她數著「加減賺」來的錢,哼著「有錢人講話大聲,萬事都佔贏,……歹命人就要打拚,不通乎人驚……」;轉個身,卸下濃粧,窩到我房間角落蹺著腳看「羅曼史」小說,沉浸在虛幻的愛情故事裡,清純得如高中女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