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紅刺桐
得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前的刺桐花盛開了,閉上眼睛似乎亦能感受那滿樹火紅艷麗景象。近來雨水豐沛,氣溫逐漸回升,刺桐花苞紛紛綻放,蝶形花瓣迎風搖曳,嫣然身影令人陶醉。刺桐的生命力非常旺盛,這株刺桐是自山后聚落扦插移植而來,如今開枝散葉繁茂姿態,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朝聖。
刺桐與台灣原住民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番社采風圖考》中曾記載:「番無年歲,不辨四時,以莿桐花開為一度」,刺桐儼然成了季節性與工作曆的指標植物。當刺桐紅花開滿枝頭時,常吸引綠繡眼、烏頭翁等鳥禽爭食蜜源,花鳥共榮共存和融畫面,讓人不由得駐足觀賞。
家附近的台中文學館種有幾株雞冠刺桐,雖不及金管處刺桐樹惹火盛況,萬綠叢中垂掛串串紅椒,也散發出濃濃的喜氣。炎炎夏日,坐臥刺桐樹下,體會詩人白居易「為人心靜身即涼」的消暑妙方,頗有文人墨客賦詩雅性。
雞冠刺桐花苞,開展前呈現彎刀型狀,旗瓣打開後有如雞冠,非常可愛。若說油桐花是「冰雪嬌羞的大家閨秀」,那麼刺桐花則是「熱情開放的豪邁熟女」,一皎潔如霜雪,一艷紅如火焰,將春夏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花枝招展。
位於台南市安南區與安定區交界處,有兩棵刺桐,號稱「夫妻樹」,樹下石刻「百齡刺桐,永結連理」。當地耆老表示,兩棵老樹是民國年前信徒栽種,傳說老樹託夢希望互結連理一償宿願,所以在縣市政府首長見證下,為他們舉行結婚儀式締結良緣,寓意「團圓」,相當有意思。後來地方人士也經常舉辦文化慶祝活動,期藉夫妻樹提醒民眾對大自然的崇敬之心,意義非凡。
有句諺語說:「一年之計莫如種穀,十年之計莫如種樹」。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城鎮變綠海,除塵少公害。樹大有神,老樹能夠歷經久遠歲月與環境逆擊而存活下來,值得人們學習與敬重。綠樹不僅提供休憩功能,也是優良環境品質保證,更有人樹共同生活的成長印記,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愛護。
像金門刺桐樹,曾因刺桐釉小蜂病蟲危害,造成蟲癭現象嚴重,經防治後才阻止惡化滅絕。若沒有護樹人員的悉心照料,我們何以有綠蔭庇佑,亦難有繁花盛開美景可賞,所以吸取芬多精與暢享花季時,要發自內心懂得感恩大自然,對待樹如同待人般虔敬寬慈,那麼下一代才會有好樹好花的涼意與美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