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童年的書法課

發布日期:
作者: 木下。
點閱率:1,136
字型大小:

  幾日前,在社群網站看見詩人劉定騫分享他兒時上書法課的經驗,令我不禁想起我童年所上過的那些書法課。
  我們家的鄰居是位退休老師,他們家的春聯每次都是他親自手寫的。依稀記得是我小一的時候,他在社區辦了免費的書法課。於是吃完晚飯後,父親便帶著我去參加。
  當時還懵懵懂懂,對寫書法這件事不甚了解,只對著發下來的用具覺得新奇。宣紙、毛筆、墨汁、墊布,還有一個裝墨汁的小碟子,對當時的我而言,只覺得寫個字工具這麼多,未免也太麻煩。不像鉛筆、彩色筆,隨意握在手上就可以開始亂寫亂畫。老師先教了握毛筆的方法,接著要大家練習寫「一」這個字。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好像連一寫的都不怎麼樣,總是抓不到上挑的弧度,不是太斜,就是太平。回家後,父親找出幾張特別的紙,是專門練習書法用的。只要用筆沾水寫在上面就可以看出字跡,而且會自然風乾消失。他要我自己在家裡練習,於是之後的日子,有事沒事就會拿出來寫幾個字,但更多的是旁邊隨興的塗鴉。比起認真練字,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更像一種玩樂。
  升上三年級後,學校有了正式的書法課程。在第一堂書法課,國文老師同樣先教了基本的東西,但我也僅僅比同學先學會了握筆的方法而已,寫字的技巧還是一竅不通。後來在升上高中前的求學生涯中,一直有書法作業相伴。在我五六年級時,同儕間流行一種偷吃步,即先用麥克筆在作業本上寫出書法字的骨架,之後再用毛筆跟著寫。我當然也用過這種招數,不過寫出來的字也就普普通通。由於很早就意識到自己不太會寫書法,因此升上國中的我更是自暴自棄,每次的書法作業乾脆用「畫」的。總是拿著帖子「臨摹」,嘗試描繪出字的樣子。就這樣直到高中,再也沒有書法課和書法作業。
  回想學書法的這段經歷,雖然有些荒謬,不過卻也充滿笑聲。不是嚴肅的,而是有趣的。父親的字一直都很漂亮,硬筆字是如此,書法字亦然,但我卻一直都沒有得到他的真傳,直到現在也依舊是如此。兒時的我,看到書法寫得很漂亮的同學,內心總是羨慕與憧憬,也大概是因為自己的字一直寫得不好的緣故吧。
  由於書法只存在於我國小國中時期,某個程度來說,它也象徵著我的童年。身為大一新鮮人的我,如今已鮮少碰到書法相關的事物了。妹妹也將邁向沒有書法作業的高中。家中的筆墨紙硯依舊陳放在櫃子上,下一次再拿起它們,不知道是何時呢?又或也許是遙遙無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