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溪,一個陌生城區

發布日期:
作者: 詠棠。
點閱率:813

 之一、方向的探索
  萬里無雲的晴天,早上九點三十分的電腦桌前,老公研究著前往大溪的道路,從哪個方向駛去比較節省時間。
 太陽,一大早便自雲端灑下,陽光在城市裡照亮一棟又一棟的建築物,這麼美好的天氣,適合爬山嗎?適合看海嗎?適合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嗎?說不定可以騎乘機車,沿著環島1號路線,去高高的國家森林公園看湖光山色;說不定可以到達海邊吃海產、喝咖啡,看完日落再打道回府,來一趟輕旅行。許多樂觀的喜悅在我的心中成形,就像城市裡的陽光,無限溫暖。
 「交通路線你看懂了嗎?」我低聲的問,如夢般輕盈。
 「能懂的吧。」老公開口肯定的說:「這是衛星地圖耶。」
 我們想要拜訪的廟宇在大溪石門水庫附近,不算近的路途有許多觀光景點,我嚮往的後慈湖還有老街,都是可以順便來個到此一遊的地方。網路簡介張貼許多不同角度取景的照片,讓我們可以透過風景,認識大溪更多一些。
 三月底,城市裡的空氣已經有了仲夏的味道。
 早上九點五十分依然沒有大溪的方向感。這一天的地圖搜尋真的好費時費力,如果沒能在中午前出發,勢必會影響打道回府的時間,兩個兒子的晚餐也將來不及準備。為了避免這種狀況,也許得改天再探訪,只是這樣漂亮的天氣,錯過了真的可惜。
 所幸,研究好地圖後的時間仍算早,就算上山去森林公園賞景,就算去到海邊看日落,這趟抵達桃園的輕旅行,也能在計劃的時間內結束。
之二、大溪遊客中心
  站在大溪遊客中心的冷冷清清廣場上,看著那些行道樹沐浴烈陽中仍安分守己地佇立天地間;踩著石板地上的高溫空氣進入休息區,木板搭建的設計留有縫隙,並不會完全與外界隔離,陽光可以自屋頂灑落,一大片的明亮,沿著走一旁有桌椅,而走到底則有洗手間。
 想像著從遊覽車下來,浩浩蕩蕩的旅人聚集,在此歇腳或上洗手間補妝,排隊的陣仗,好確定這裡真的是一個漂亮的景點。是陸客銳減還是非假日呢?寬闊的廣場萬里無雲,太陽如此巨大,燦亮著寂寞。做為一個旅人,我只想要一個乘涼的地方。
 走入歷史的,故事的,已有許多人物成為一縷幽魂照片的長廊,欣賞泛黃或黑白風景,空調的溫度舒適,讓我暫時忘了太陽烘烤的室外。前方開架的櫃子上,有一只細瓶,裡面放著漂亮的花朵,空氣中便淡淡散溢出微甜的氣息。僅僅只有幾步路距離,鮮花的朝氣褪去歷史的嘆息,展現著美。我舉起相機,取景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角度,優雅的保持呼吸頻率,享受心靈的放鬆,聆聽不遠處導覽的語音,解說十大建設。感受時代變遷之前,感受素樸貧瘠的農業社會。
 我們多麼渴望新科技,卻又那麼懷念舊時光。
 尤其是三月份行走在大溪,很難不想起二○一四年五月五日,教師文康活動的春季後慈湖。
 萬大國小的照片網頁一個分類相簿裡,張貼著一座綠意盎然山中影像,並不明亮的天空宣告那日下了雨,寒冷氣溫顯示在教職員與家屬身著的厚重外套上,低低的氣溫不減內心的熱情,只見他們笑容可掬地豎起大拇指合影。標題沒有太多文字解說仍可以感覺鳥語花香的氛圍,山不只帶來許多活力,也豐富許多生命。
 四個年度之後,我來到桃園,就要重疊足跡,卻沒能抵達後慈湖飽覽水色,而那足跡的疊影正像是時光交錯那樣的,錯開我美景的緣分。
 山中潮潤的植物,停留幾種念得出名字的昆蟲,因為一場雨後的放晴,出來覓食。看著照片的我願意相信一場雨帶來的美好,並用自己的想像力勾勒遠方出現的彩紅。
 春日萬里無雲的這一天,沒有緣份前往後慈湖,但站在遊客中心忽然省悟道,這已經很幸福了啊。因為我來到這座山,也就滿足心境上對神祕的想像。
 之三、歸途好風光
  下山之後,原訂計劃的大溪老街我們沒找到方向,只好沿著台北指標回家,經過一畝畝的農野,從「花田」、「稻田」旁的柏油路駛進三峽區。
 市集繽紛的招牌霓虹燈總是那麼吸睛,明明亮亮,攝影師喜歡登上高處,拍下這座華麗街景。我走過時間還算早的鬧區,雖然夕陽仍大片籠罩,整條商家的燈火卻已燦爛了幾分。還是喜歡繁榮的氣息,走到哪都有十足的活力,經濟的奇蹟彷彿可以蠢蠢欲動。
 漸漸來到萬華區,轉個彎停在小吃店門口,讓老闆打包我指定的麵線與油飯,發現中午空腹的自己直到食物飄散出香氣才感覺腸胃的饑餓,似乎有那麼一點旅人的味道了。
 在空氣溫暖的客廳中,我告訴自己,山中有壯碩與威儀的老樹;城市沒有的景色我們得朝遠方出發,那麼,下一次,一定要去後慈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