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十年代的小學回憶錄(中年級篇)

發布日期:
作者: 神盾。
點閱率:2,142
字型大小:

還是讓老朽我繼續以當年的特殊戰地軍事色彩為襯托,就身歷黨政軍的滄桑歲月後,經過了成年人的觀察分析,溶入了成年人的判斷和解釋,從童年的擾攘和少年的迷惘中跳脫出來,君臨其上,容以一個跨越兩個世紀的時代老人之高度視角回首追憶上世紀的民國五十年代小學生活吧!
記得就在「虎嘯部隊」傾其所屬「工兵營」總兵力加上轄區步兵弟兄之協力,北援戰備道(也就是涵蓋當今的「頂林段」加「林堡段」的道路)的泥沙路面開始劃時代的鋪設加封柏油層時,一路燃燒瀝青的污濁空氣裡我們烏煙瘴氣的晉入了中年級階段。曾於《貧農子弟入學記》篇敘及三年級的那位許老師家是住後浦的,也就是當時通稱的高我們一個層級的「城裡人」(有別於俺們的「鄉巴佬」或「鄉下野孩子、土包子」)當了我們導師後,非常時期非常不巧的與其相遇在一個令其自尊受損的場合,因此對小朋友我似心存芥蒂;因為俺自小即有駐軍緣,住家靠湖南高地駐軍多,部隊新舊交替調動頻繁,某日一曾駐過附近據點之老士官來家閒聚,謂甫調往金城南門海防一線,適週末午後,決定帶我前往一遊見識,在快接近其據點端,突見許師挑擔大糞欲往田間施肥,不期而遇不免驚詫,隨即問好,許師點頭之餘好似顏面盡失頗具窘狀,其時復興基地經濟尚未起飛仍處「克難時期」,公教收入尚稱微薄,課餘之暇兼做點傳統家務老本行,增添生活動能,所在多有,予嘗於頂堡圓環遇訓導主任翁○○即係同挑肥料往田間施作者,見面問好習以為常,師從容頷首答禮曰:「好!走路注意安全」─依然以訓導之尊發號司令呢!搞不懂這位許師忒也敏感多心了。
話雖如此,遇到俺這種成績佼好的學生,平素師生關係好來好往還是須予維持底,尤其代表全班為「學生代表」之場合依校規似不能少了俺這等角色,印象裡最深刻的是盤山某同學某日清晨起床整理棉被,不小心被一根縫衣針給刺進手掌,一早聽其家長氣急敗壞來報稱「若未及時送醫急救,針是會循血管跑的,進入心臟即死」云云,姑不論是否以訛傳訛的危言聳聽,既然已住院,翌日逢週末上課半天後,即奉師指派以班費買些奶粉營養品隨同前往陸軍8XX醫院探視去也。歲月多滄桑,數年後,該生小學未畢業即投入地區第三士校受訓服務軍旅,役畢,原在北縣中和開計程車,因不好營生而返鄉創業,不忘最高領袖當年訓示「最危險的地方越安全」,就選在仁愛新村甫建完成、鄉衙就在附近、條子的分駐所亦在咫尺天涯雞犬相聞處,以「行冒險之實」做起八大行業之一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六國粉黛齊侍應的特種營業,卻能「立不敗之地」「策必勝之謀」海撈一筆後見好即收(自此,該地「風水學」上乃奠定了不朽之根基,似宜視為寶地刮目相看,君不見:昔日鶯燕紛飛豔幟收,而不旋踵間,另易他人就地起爐灶,餐廳起,依然是「財源茂盛達三江,生意興隆通四海」門庭若市車如流水馬如龍)!
再來就是以班代表之身份隨同校長赴黃龍潭水庫慰問施工官兵事(故事詳見拙作《榕樹下》,不贅)。
由於「誠實戲院」及文康公園隔著戰備道與我校為鄰,軍民混雜的年代幾乎成了俺校的「前花園」活動場所,更成為戒嚴時期推展政治活動的主場,除了平日「精忠堡」喧囂的擴音器做為宣傳利器外,軍方每年一度的「三民主義講習班」開訓期間,雖掛著「三民主義」的招牌,其實宣傳內容幾全為兩岸時事政情報導,故除了邀請名嘴在戲院集中演講外,公園週邊也搭配匪情資料展覽,俺們都得成群結隊參與其間,也就瞭解這時候金馬台澎復興基地的「克難運動」方興未艾,而無獨有偶的對岸也正如火如荼地推動「學雷鋒精神」運動,兩岸都在搞運動,是不是應呼了那句「要活就要動」的硬道理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的兩岸都在樹立「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中心思想以建立正確路線不遺餘力,於是俺們貧下中農的小朋友耳濡目染也就率先響應領袖號召誓作「克難英雄」不落人後,隨即奮勇爭先為民前鋒、翻山越嶺大肆搜索、翻遍附近營區旁的垃圾場,物資缺乏的年代我們奉行「廢物利用」,尤其搜尋遭棄之軍用鞋最熱門,不見得能找到成雙成對的,冬季長褲管一蓋,一腳黑布鞋另腳「萬里鞋」之窘況所在都有,軍人腳絕對比俺們大,所以咱們走起路來前半截中空,始終甩地啪啪作響(遇大雨還須脫鞋拎在手,以護此唯一寶貝,頭頂台糖公司裝「特砂」、「二砂」標誌的砂糖麻袋充當雨衣,好似披麻帶孝般行列,堪稱一絕) 蔚為戰地奇觀;此與更早之「國共內戰」以及抗日戰場上「土八路」剝取死人堆裡的衣物鞋襪再行使用洵有異曲同工之妙,時下流行正夯的「資源回收」早在半世紀以前業由俺們小蘿蔔頭給充分體現了,給發揮得淋漓盡致提早落實了,此足以在兩岸經濟演變或勤儉建軍中華史上光耀史冊璀璨奪目!
整個三年級除了保持學業成績不墜外,另外獲得全校國語文競賽的「國語會話」以及「查字典」項目中年級組冠軍,所有小學生涯獲得優勝的獎狀貼滿老厝客廳的斑駁古牆上,裝不起框,紙狀乃隨著歲月逐漸蝕損,新狀似後援部隊般適時遞補空缺,所獲得的文具獎品堆滿老祖母大眠床上的抽屜架,自予從軍後,那些尚未使用的節餘黑墨汁被阿嬤「物盡其用」取去漂染褪色的布鞋。說到這裡,小小年紀此等豐碩的成果是不是足以應了那句古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宿命啊?
就在「海鵬部隊」換替虎嘯師接防金西,將W133據點大興土木搞成外賓參觀據點(名曰「古寧頭戰場」)時,原在「安美國校」服務的蔡世耀老師奉命調來俺校四年級甲班為俺們導師,原執教於 「安美國校」尚非隸屬於他校之獨立小學(後來改成古寧國校之分校),學區涵蓋安岐、山灶、西保以及西埔頭,校區規模雖不大,但麻雀雖小而五臟俱全,蔡師專長體育,對該校推展體運與乎建立軍民關係(增進聯誼球賽)起到關鍵的作用,完全體現了「毋忘在莒」七大精神之一的「軍民合作」精神;即使新到我校任職,依然秉持其爽朗熱情主動獻身參與我校球隊培育訓練、以及賡續聯繫友軍組隊來校交誼並擔任裁判工作,斯時球運勃興、軍民聯歡、水乳交融、促進和諧,蔡師功不唐捐值得記上一筆,雖歷半世紀以還,老朽依然忘不了當年如火如荼的熱鬧情景。出身「下埔下」農家的蔡老師體態健美,威儀堂堂,聲若宏鐘,常能驚醒午後上課昏昏欲睡的小蘿蔔們,復以其見識廣博,引經據典,教法生動靈活,使俺們受益良多。猶記得偶有週末被師留下,做班級會議紀錄總整理繕寫工作,見師草稿所書字體剛正靈活宛似游龍(後來方知此謂「行書」),恰似其籃球場上馳騁之英姿,初,尚難分辨何字,久而能以前後字句判斷係何字。
午後空蕩蕩之教室無電扇設備,蚊蠅頗多,尤以一種形體甚小如針頭之小黑點蚊最為擾人,來無聲影去無蹤,一經停留身上留下騷癢處處甚至越抓越癢而破皮紅腫發炎,師體貼適時給予萬金油塗抹,並要我移桌走廊作業,且自廚房端來眾師所食之午餐「麵疙瘩」共食,這是我永難忘懷的溫馨時光,就似某日至辦公廳依師囑咐為某師助寫報告文稿時,師突於口袋隨身皮夾內取出數張照片說是為我的作業優者所曾拍攝的供作紀念,久久令人感念銘記在心。(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