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彩繪故鄉畫傳奇─寫在平生寄懷洪明燦書法水墨素描展之後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1,371
字型大小:

文理五舅走了以後,我對他的印象始終以他與洪明燦的濃厚情誼為深刻,而五舅溫文儒雅的個性,可也是明燦兄的最佳寫照。每次到岳丈傅老家時,必定路過明燦兄的家門,偶而佇足寒暄幾句,總會聊起他們的舊日情誼。

後來經由與之毗鄰而居,且同為金門書法學會會員的岳丈傅老口中,才漸漸瞭解到這位與五舅相知甚篤的兄長,幼時不僅喜歡塗鴉,且常在學校書法比賽上得到好成績,後來堅持追求書藝精進,勤於書畫耕耘,努力結果寫得一手好字。

一九九八年三月,金門縣寫作協會在秀竹姊等人辛勤籌備下成立大會,明燦兄即是會員之一。在初期的讀書會活動中,我們得以同堂一起研讀各種好書,因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年的九月,明燦兄將一九九四至一九九八金門歷次美展的藝評心得輯印成書,「藝動的心」因而付梓。我們這些喜好讀書亦嗜寫作的同好率先人手一冊,方能發現明燦兄在世俗人情之外,最要好的朋友還是「書畫」。

自幼喜好繪畫寫字的明燦兄,考上台南師範專科學校後,即在汪文仲、王家誠、張雲駒等老師教導下浸淫藝術殿堂裡;而學然後知不足,且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外跟隨郭伯川老師加強素描練習,希望加倍努力後能奠下更紮實的美術基礎。

師專畢業後,基於喜愛繪畫,全力準備投考師大美術系,卻考上地理系,雖未能如願,只好權宜的選擇書法研習,並向杜忠誥老師學習書法,由唐楷入手,進而篆隸行草,對於杜老師在他學習書上所奠下的基礎,令他在揮灑之間,總是銘記心中。

一九九五年暑假,國英兄陪同師大執友汪聞賓、柯榮峰、張慶祥等人來金寫生,並在翌年二月舉辦「往事隨風│瞄準金門寫生展」,同時也邀約地區美術同好一起分享成果的喜悅,卻意外的開啟地區室外寫生風潮。就在接到「隨風而逝」邀請函的明燦兄,即到展覽場觀賞畫展,瞬間就被他們的作品所感動,而那原本愛畫卻沉寂已久的夢想,此時不經意的被撥弄起來。一個「隨風而逝」的畫展,卻勾起明燦兄的夢境,他重新拿起畫筆,走進田園,加入國英兄等人野外寫生的行列,而這一切對明燦兄而言,原來是「因風而起」。是受到國英兄等人對藝術熱衷的感動?是受到故鄉大自然風景的薰陶?還是受到那沉潛已久的藝術精靈的感召,這一切都因風而起;明燦兄在風中的金門體會到故鄉的美麗,感動那生命即是享受,一種藝術即是生活的韻律。

重新投入畫作初期,並非那麼的自然流暢,宛如新生般的重新接受考驗,就在參與國英兄等人野外寫生之後,就在與敏達兄一起嚐試野外寫生之時,那種平生未能實踐的夢想,就在故鄉的大自然裡,找到了舒暢的空間,原來個人所要的不多,只是一種寄情於大自然的心境,感受那徜徉在宇宙間無私無我的寬廣。

明燦兄在野外再度接受寫生的鍛鍊,也重拾塗鴉的樂趣,一筆一劃間,故鄉的景致躍然紙上,愛鄉的心情卻表露無遺。對於這塊日夜生活的地方,也許從未經意的欣賞她動人之處;當你心情沉靜下來,或許你當看到自己所喜歡的是什麼?或許你當瞭解到最喜歡的原來是日夜陪伴的故鄉。

故鄉的風,暖暖的吹,帶給你我的儘是舒服的感覺,無憂無慮的滿足感。在風雨中,在星空下,明燦兄完成了許多畫作,就在一九九六年十月份,他以一顆碩實又欣喜的心,精選多年來的書法及水墨創作,特別是近兩年來在故鄉金門的野外寫生作品,推出個人生平第一次個展:「平生寄懷│洪明燦書法水墨展」。

這次的展出,充滿著新生的喜悅,不僅是個人踏出了第一步,而另一個充滿溫馨的藝術團隊此時也正逐漸醞釀,而促成了「趨山走海」的展出。如果說「平生寄懷」在明燦兄的藝術生命中是關鍵性的一大步,「趨山走海」卻是金門地區首開戶外寫生不可或缺的起步,明燦兄與敏達兄在相互勉勵中所激盪出來的火花,實在是無心插柳卻又令人敬佩的。

後來「趨山走海」的野外寫生及展出,實在與他的著述「藝動的心」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敘述著和諧的氣圍往往能詮釋更美好的作品,後者則記錄著作品的展現常須經歷一段堅辛的歲月,成果的享受卻是如此的甘甜。

當我與明燦兄較熟悉時,是在參與讀書會活動,也就是在「藝動的心」出版之時,雖未能恭逢「平生寄懷」首次的展出,但是藉由畫冊與書籍,我卻得以體會那顆急切的心,一心一意想要把浸染在藝術殿堂的喜悅完全表達出來的樣子,既是叫人感動,又叫人佩服。

「平生寄懷」洪明燦書法水墨展」第一次個展展出後,除了明燦兄以「平生寄懷」為題記述心路歷程外,展出當中並有洪春柳撰文「筆墨求變,生活隨緣」,陳長慶撰文「永不褪色的彩筆」,陳為學詩作「從真情出發」,林麗寬詩作「不朽的執著」,黃裔詩作再閱「平生寄懷」致明燦。眾鄉親以文會友,書畫共賞,亦可謂一次精彩的互動演出。

在踏出個展的第一步後,明燦兄並不因滿足而懈怠,他持續著野外寫生的習慣,有時呼喚「趨山走海」夥伴齊聚室外寫生,有時邀約敏達兄同時出外素描,有時則自行寄情故鄉景致裡創作,或是水墨,或是水彩,或是素描,總是希望把故鄉的一草一木真切的留下來。

通常在室外作畫時間的安排都選擇較暖和或清涼的時刻,其他炎熱的午間等則留在家中寫書法。明燦兄喜歡寫書法,許多鄉親也喜歡跟隨他學習書法。他自一九九四年起,即利用假日在金城民眾服務社指導書法研習,接者在傅錫琪紀念館開班授課,指導小朋友們練習書法,期能讓每個小朋友書寫一手好字。

而在醉心寫生創作,教導書法之際,明燦兄始終以學校的課業為重,不讓人詬病只會繪畫寫書法,卻把教職荒廢一旁,他時時刻刻如此這般的提醒自己。喜歡寫書法已成癡,今年書法學會幹部改選,他新任書法學會總幹事,即以推廣書法,吸收會員為要務;每月並舉辦書法講座,臨場揮毫,期待更多的鄉親能夠浸染在墨香裡。

「平生寄懷」第一次個展之後,明燦兄即寄情於大自然間,描繪天地,書寫人間。除了書法都是在室內嘔心而成,畫作則都是在戶外寫生而得。因風而起,他感受到故鄉的暖風是那麼的令人舒坦,故鄉的景致是如此的令人迷戀;到野外寫生,親近大自然,那是接受大自然的教導,學習一門尊重生命的課程,從大自然中吸取能量,並由彩筆揮灑出山水的精華。

明燦兄野外寫生的課題由初期的聚落景物描繪,逐漸延伸為大自然的描寫。幾年下來,他與敏達兄等人跑遍大小金門每一個村莊,每一個角落。對於大自然繁複的情景,他感到特別的親切與熟識,路邊一旁的樹木叢聚的景象,即可成為心目中精彩的畫面。

因此他近期的寫生,除了都是在戶外完成,具有寫真效果之外,另一特色是畫面特別的充實,有若貪心的小孩,一心想把大自然的甜點都納入畫面似的,儘量的塗抹與擴散,而你在觀賞之餘,或當為畫中的景致所吸引,再將之與實際存在的情景相比較,你當會驚奇的發現故鄉另一層美麗之所在。

明燦兄作畫,以大自然為師,不論人家對他的畫感覺如何?對自己畫作的評論如何?他總是自得其樂。他認為自己繪畫並非要當一個全職的藝術家,繪畫對他本人來說,只是一種享受,在大自然的陶冶下,他感覺生命的可貴,人生的可愛。他作畫時,認為重要的是他喜歡繪畫,在作畫當中,他感到那種親近大自然的喜悅,就如書法也好,繪畫也好,全心投入,樂在當下。

二○○一年十一月份「歷史‧本位‧李錫奇」畫展暨創作歷程學術研討會在金門舉辦之餘,參與盛會且任職成大歷史系,也是國內著名藝術評論家的蕭瓊瑞教授,為明燦兄在台南師範學校後期學弟。在拜訪明燦兄與觀賞他的畫作之後,曾以專業藝評的角度,提供他許多意見參考,建議他在構圖、畫風等方面稍做改變,必將更有可為,然而明燦還是喜歡無為而為,以純真的心情去親近大自然的創作。

當前他的畫全是在野外寫生而成的,在無拘無束的情景下創作,呈現的常會超越現實的束縛。而他在創作時,因對這塊土地的喜愛已超過一切,他的畫不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領會。對於金門這個曾是人文薈萃的古地,有豐碩的人文史蹟,有傳統的閩南建築,更有蒼翠如茵的山野,明燦兄將故鄉的種種藉彩筆揮灑而出,或許是一種愛鄉的真摯表現。

因為對故鄉始終存有真情真意,平生祇求寄情在天地間,距第一次個展六年後的今天,平生寄懷(二)洪明燦書法水墨素描展再度呼應而出,我們欣然見到他在繪畫創作上更臻成熟,對於故鄉景致的描繪更加用心。較之第一次「平生寄懷」展出,除了書法水墨之外,第二次展出增加許多素描,這些以碳精描繪而成的作品,大都以鄉間的景致樹木為題,藉由樸拙的媒材勾勒出幾近原始的景象,赤裸裸的呈現著故鄉金門的山野情趣。

自幼即對書法繪畫情有所鍾的明燦兄,此次的書法水墨素描展,不僅是對於生長茁壯的故鄉的致意與告白,也是對自己在人生旅途上邁向五十的回顧與告白。從書法寫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執著與堅持,自素描彩繪中我們更能體會出他的沉著與平穩。喜愛原鄉的自然,熱愛平靜的人生,平生所追求的,不過是恬淡的生活,自然的情趣。

「平生寄懷」再度的呈現著一種愛鄉濃情,向人訴說金門自然的美景,還有那源自始祖的戀鄉情歌,在暖暖的風中,溫柔的、輕輕的唱著,舒暢著寬廣的大地,舒暢著你我的胸懷。「平生寄懷」的再度展出,不僅是明燦兄個人作品的再度出擊,更是故鄉金門以另一種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契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