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懷鄉情
從窗外一眼望去盡是一片熟悉的黑夜,一點一點的光好似觸手可及,但卻怎麼伸手也碰不到。我倚靠藤椅上,映入眼簾盡是看了二十餘年的街道路景,明明一樣,卻每天都在微幅變化,我就這樣順著恍恍惚惚的意識回到當時。
它有一個平凡的人生,在初夏雞蛋花盛開之際,優雅的花朵開放在枝頭上,花朵是外白中心黃,味道非常的芳香。佇立的它更是灰色的單調,偶爾蝴蝶飛舞棲於之上,親吻著,撫慰它的孤寂。更多的時候,它與雞蛋花叢默默的排列站成一幅美景,路燈以不可逾越之姿注視,審視花開人間。
這裡走到哪似乎都大同小異,深灰的柏油路,小小的行道樹,還有各式各樣的店,雖然是座普通的城市,但是夜景很美,每當失眠就會跑到窗前數路燈,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一盞一盞的路燈排著隊,就像在帶領某人回家的引導者,它們是令人感到安心的存在。
「世上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這是魯迅先生給路的概括定義。「燈」給人的形象是發光自己,照亮別人,驅走烏黑,給路人指明方向,幾乎沒有貶抑解說。數路燈對我而言是充滿快樂及挫折的寫照,它們連綿不絕,永遠數不完,而我喜歡數不完的希望感。小時候的我總是相信能有一天會將路燈數完。
我喜歡數路燈,也喜歡在清晨與它們一起消失,快亮的天害燈光煙消雲散,我想這是工作交替的一環。燈將自己的光與熱傳向天際,天收下明亮的任務。天就要亮了,眼前路燈給鄰近公園鑲嵌了一抹又一抹靜謐的綠色,一盞盞路燈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切將從寂靜邁向熱鬧,小鳥啁啾聲叫著,車會不停穿梭於眼前。我怎麼從來沒發現,內心世界總在此刻得到安慰,模模糊糊地有了概念,原來這座城市一直包容著我。
傍晚燈火亮起時,奶奶與鄰居婦人在燈下擺上長凳,互相咀嚼著輕言絮語,流言如風,笑聲蕩漾。內心以為它不過是個普通的小城市,但我逐漸發現,我依賴這裡,而這裡支撐著我。眼前這一幕是我所深愛的故鄉。
只有愛它的人,才可以聽懂夜的黑,還有夜色下那獨自綻放的詩行。我慶幸此時正經過它,努力的了解和深入因為那束光帶來的思考和成長,街車喧囂吵嚷,暮靄凝集暗沉,終於將天幕塗抹成一片漆黑,緬懷太久沒發現路燈已點起,在喧鬧市街的遊走間駐足凝眸與沉思。人活著,應該學會感恩,感恩世界教你的一切,領悟世界美好,世界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