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與黃犬─「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
多年前,遇到婆家一位有學問的姐夫,分享我一個故事,他說有一次有一位學子寫了一首詩,來請蘇東坡修改,詩中有一句:「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蘇東坡心想明月怎能當空叫?黃犬怎可臥花心?於是改了兩個字:「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
後來蘇東坡被貶到了海南島的儋州,有一天出來看花賞月,走到一處看到有一花叢上,好像有黃狗伏臥於其上,於是問一旁的村人,對方說是黃狗蟲,接著再往前走,忽然聽到樹上的鳥叫聲,便向一旁的村人詢問:「請問這是什麼鳥的叫聲?」村人回說:「明月鳥」,蘇東坡忽然想到之前幫人修改兩句詩的事,後悔自己不知道當地的生態,錯改了學子的詩。
最近,在大陸漳州有機會認識了來自海南島的王老師,特別向他請教多年前姐夫說的故事,想要確認蘇東坡先生是不是真的改了一首詩?王老師聽我這樣說,想了想,和我分享,他最近剛帶了學生去認識海南島的一種「狗仔花」,並且從他的手機秀給我看,還告訴我狗仔花真的可以看到狗耳朵、狗尾巴,數一數真的有五隻,並且說海南島儋州,有一種稀有的鳥,就叫「明月」。我請王老師有機會把「明月鳥」的圖片或鳴叫聲發給我,讓我也認識一下「明月鳥」,因為我很喜歡賞鳥,希望可以多認識一些鳥兒。
回來金門之後,上網找了一些資料,發現「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有的說是有一次蘇東坡來到王安石的書房,看見有一首詩攤開在桌上,他讀了之後,覺得「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似乎不妥,於是提筆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王安石回來一看極為生氣,於是,就把蘇東坡貶謫到海南島的儋州;但網路版本極多,也有的說成是王安石的故事:「有一次,王安石看到兩句詩『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心想『明月』怎會叫?黃犬怎會『臥花心』呢?,於是提筆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後來他遊歷南方發現有一種鳥叫『明月』,叫聲婉轉動聽,有一種昆蟲叫『黃犬』,常在花心飛來飛去。這下他才明白,那兩句詩是對的。
我在網上看到一些資料,說「黃犬是一種狗仔花,又叫牛角瓜,而牛角瓜的名稱源自於本種果實狀似牛角的外形;五狗臥花及皇冠花的別名源自於本種副花冠狀似五隻小狗及皇冠的外形。」
所以,這千年前的詩事,有很多的版本,讓我非常的著迷,一方面我對詩詞有興趣,另一方面是我對生態也十分的喜歡,究竟是什麼花?或是什麼鳥?是狗仔花,就讓我多認識了一種有趣的植物,如果是一種昆蟲,則讓我對海南島的昆蟲增加一些想像,有機會可以到海南島訪花、尋鳥和昆蟲。
而且從故事中,也讓我們明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不同的山川與海潮,大地與大海蘊藏著多樣的生命,行萬里路、勝讀萬萬卷書,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也讓人對歷史名人、名家蘇東坡、王安石多一些的認識與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