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城市銘記】檳城孫中山紀念館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錦德。
點閱率:1,083

走訪一座城市,你會用什麼主題聚焦,來記憶她的美好感覺?
每次來馬來西亞檳城,我最想探訪孫中山先生的足跡。檳城是國父在東南亞的革命根據地,至少有八處隱密的活動處所,以躲避與逃脫清廷的追捕,其中包括策畫第三次廣州起義「庇能會議」的柑仔園404號、召開「緊急會議」的打銅街120號,以及在中路的「孫中山紀念館暨檳城書報社」。
紀念館的前身是「小蘭亭俱樂部」,1905年孫中山先生首次來拜訪檳城時,受到書報社正副社長吳世榮、黃金慶的招待,並引見僑領,由此激發與凝結華僑的愛國心與革命力量。廣場前豎立三人的塑像,彰顯檳城華僑義無反顧支持革命的精神。
這一天,我們在紀念館前碰到當地華僑,談起孫中山先生都流露敬佩之情。而我,除了感佩國父建立民國的貢獻、「天下為公」的思想,對所創的「服務」人生觀:謂「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亦深有所感。
畢竟,人,生而不平等。不僅出生的家庭環境不同,人的面貌和心智也有差異。那年,我從智能發展遲滯的特殊教育學校,轉到一所明星高中教書時,特別感受到學子在才智的差距。這種天生的不平等,若能用服務的人生觀來彌補,將是人類互助的實踐,才能締造出美好祥和的社會。
於是來檳城,我總喜歡沉浸在這歷史現場,註記這座城市與孫中山先生的相遇相知。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