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故事側記城幼故事志工隊
談到「故事」這個話題,無論是「說」故事或「聽」故事,對我而言,兩者皆是讓我深感興致勃勃的事。
說故事,首先我聯想到的是大人們愛聊八卦,甚而會在內容中不由自主的添油加醋,生出一些枝枝節節來,就期望把故事情報說得更豐富傳神深入人心;而小朋友們不會說故事,但大都普遍愛聽故事。大人們愛「聽故事」,我認為,是出於「滿足好奇心」;而小朋友們愛聽故事,應該是出於對「探索週遭事物」的興趣吧。
我從小喜愛孩童,常去附近舅舅家幫忙照顧陪伴年幼的表弟妹們。孩童純真無邪的心,燦爛如花的笑容,永遠是我心中、眼中一幅最美麗的風景。
當豪讀幼兒園時,知曉城幼有「故事媽媽」這團體時,內心蠢蠢欲動,又念及自己的「越級」身份,能否加入?後又思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下立馬發揮國父的「博愛」精神,不管37是21,還是38是24,總之,就勇往直前直接報名潛入團中一窺究竟。但入班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對我而言,是個挑戰也是個全新的體驗。而新手故事媽媽照校內體制是需要先入班實習2次才能上場的。
我實習的第一位故事媽媽是「喻婷」。當我坐在小板凳上旁聽至故事結束時,真是只有「目瞪口呆,驚為天人」八個字可形容。喻婷說故事,活潑生動,表情十足,聲調抑揚頓挫,真是個唱作俱佳。短短30分鐘的故事,和小朋友互動熱絡,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簡直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我不知她投入城幼故事志工隊幾年了?但極度肯定她功力深厚,堪稱是團中佼佼者。
第二次見習的故事媽媽是「玉潔」,說的是韓國人中秋節的拜拜習俗。讓我驚訝於原來韓國人也拜中秋節,而且在下午時還順便祭拜祖先,真是長知識了。而玉潔說故事,輕聲細語,十分溫柔,讓我感受到一種小女人的可親魅力。想來在日常生活中,玉潔也是位細心而溫柔的妻子和媽咪。
當我見習了兩位故事媽媽截然不同的說故事風格後,我就得以正式披掛上陣亮相去了。
說故事,最基本的就是要針對校內小班、中班、大班等年齡層來選擇適合的故事書。而我的首場演出是在中粉紅班。我挑了一本我很喜歡的書「歡迎參觀我的展覽」。書中描述一個愛畫畫的小男孩,在老師帶領及解說下,參觀了美術館後的突發奇想。他覺得奶奶的所有特質都很符合美術館收藏的資格與條件……。於是,他想把奶奶獻給美術館收藏,讓大家都能來參觀欣賞他的奶奶……。但是,這當然是不可行的一件事。可小男孩又很想把他心目中最棒的奶奶分享給大家知道。於是,爸媽想出了個點子,在家中幫他辦了個畫展,每件畫作皆以奶奶為主題。終於,參觀日到了,美術館長、老師、同學、鄰居、爸媽的親戚朋友、同事們皆來慶賀他的畫展,並用心的欣賞了每一幅關於奶奶的畫作,小男孩及爸爸媽媽也很熱情的當解說員,細述著奶奶所有的一切喜好情事。藉著這個畫展,小男孩那意欲「分享最棒奶奶」的願望終於達到了,小男孩那喜悅的心及滿滿的成就感和奶奶、爸爸、媽媽和所有的來賓們那最燦爛最歡樂的笑容,就是本書最好最棒的結局了。這是一本很溫馨又有趣的故事書,讓我一看難忘。就以這本書做為開啟當「故事媽媽」的敲門磚。
這第一次入班說故事,當我面對30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純淨臉龐時,和我在家和豪寶一對一說故事的感覺,是很奇妙的,我彷彿回到了我當媽媽育兒時的年輕時光……。
而故事媽媽在說完故事後,都會在教保室相聚開個小小的分享會。一方面簡述所說的故事之內容,一方面談談各種經驗分享,一方面認識各個懷抱愛心與熱情的同好故事媽媽,增進彼此的感情交流。
初時故事媽媽是採排班制,大概每月2次,後來用分組制(3人一組),方便若臨時有事時可相互調動。故事媽媽志工隊中會遴選出一位隊長,負責排班及發佈相關的一些活動訊息,一位副隊長則從旁協助相關事宜。今年,能惠隊長因最小的寶貝畢業而卸職,新上任的是「筱婷」隊長,「佩潁」為副隊長,帶領城幼故事媽媽團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而校內負責輔導故事媽媽團的素雯老師,在這新學年度亦榮升教務組長一職,其保育組長職缺由教學經驗極為豐富的「佩芬」老師接手,相信當亦會有一番新氣象。
由於照顧豪寶,為豪寶說故事,進而走入校園當故事媽媽,這都是一個突發的意念。而說故事,要選書,因而勤跑風獅爺童書館(在此感謝郭館長對金門孩童的關注與付出)及縣立兒童圖書館找書、尋書。因著為了說故事而再次讓我走入精彩無比,有著各種主題的童書世界。我更驚異地發現,現代的繪本、童書早已是百家爭鳴,童書市場一片繁花似錦,枝繁葉茂的榮景。時代的演進,大家皆著手致力於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見對於國家未來主人翁之重視及關注。而這學齡前的幼兒更是最容易打好閱讀基礎的時候。
入班說故事,其實,由於自己完全是新手,自覺見習了2位線上的故事媽媽是不夠的。因此,在分享會上提出了是否可以去每位故事媽媽的場中旁聽?吸取更多的經驗?而時任志工隊長的能惠,思索了一下說:「我們說故事,是懷著愉悅的心去分享小朋友,不必過度拘泥於形式。再說,每個人都有其各自的風格來詮釋故事的進行。可演、可說、可唱、帶動動作、可提問……,方式不一而足,所以,不用太過於嚴肅,可依自己最順暢自然的方式來說即可……。」經此一番開釋,哈哈!我亦豁然頓悟。是滴!每個人都有她獨具的特質,並非是我們都學得來的。於是,放下心中石,自然就是美,用自己的方式來輕鬆說故事,快樂做自己。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呱呱叫。在每次的分享會中,大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互相交流心得,在在都是很棒的經驗分享。讓人感受到城幼故事媽媽團隊的無私熱情,十足奔放的熱力四射。
每晚睡前為豪講述的床邊故事,早已是一種約定。有時真的很累了,也要打起精神來說一說,因為不忍豪失望;有時豪對這故事太有感了,會要求再說一遍,說了第二遍後,豪意猶未盡還想要聽,又說:「阿嬤,拜託,求妳了,再說一次嘛!」有時我是如他所願再說一次,有時是不想再費口舌,就回:「你自己看吧!」只見他只好默默的邊翻書邊自己看圖說故事。我看在眼裡忍住笑,心想,這也是一種成長吧!
今年,城幼故事媽媽們發揮創意,提議集結大家的力量來演一齣「故事劇」給小朋友看,讓小朋友培養欣賞戲劇的細胞。這是一個很棒的構想,由平日一人擔綱的說故事,進階為為全校幼生「演故事」。此一突發奇想,獲得碧華園長及素雯老師的大力支持。但演故事是多人的活動,排練時間需要大家的配合。演故事,首先要挑選好腳本,再來敲定自己及孩子各自的角色及著手製作所需道具。還有,得背台詞及抽出時間排練,讓故事情節進行順暢無礙。我沒參加演故事,我想,自己是阿嬤級的,總想隨心自在過日子。再而,城幼故事媽媽團中人才濟濟且大家相處和諧融洽,同心合力完成一齣親子共同演出的故事劇並非難事。
2019年5月2日,故事劇「狐狸愛上圖書館」的首演會終於在城幼學校操場,在全校師生觀賞中賣力演出。生動有趣的劇情加上精心設計的面具及搭配的服裝,讓小朋友們笑聲不斷,頻頻拍手叫好。這是一個成功的演出,亦讓我見識到城幼故事志工隊們潛藏的無限能量,更覺得活力無限的故事媽媽們「年輕真好」!。
而「狐狸愛上圖書館」之話劇也因著演出成功,頗獲青睞,而受邀至金湖小巨蛋體育館和6月3日開瑄國小及6月5日金鼎國小加碼演出,以饗小朋友們。
家鄉金門雖屬蕞爾小島,但一直以來,歷任主政的大家長對於提升地區教育文化素質與素養不遺餘力。教育局、文化局及家庭教育中心亦無不卯足全力,竭盡所能地推廣閱讀及培養說故事好手,期盼本土在地人材能日漸茁壯,各個獨秀。而舉凡報上有關親子閱讀,說故事人材培訓……等等相關課程時,我發現城幼故事媽媽們無不爭先告知,然後相互一起結伴去精益求精,期許自己在說故事或親子共讀或家庭和諧等這類領域裡做得更好,表現得更棒。不斷的上進和求知之心,讓我十分讚賞(當然,我亦每場都去挖寶取經)。
無論是每晚為豪說故事,或是入班為小朋友說故事,各種不同畫風及色彩運用各異的繪本,常令我眼睛為之一亮,跟著畫面與情節進入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這……無異於是我返老還童的靈丹妙藥,看一本本的童書,說一個個的故事,讓我永保赤子之心哩。
最後,我要感謝豪寶誕生降臨在我家,他陪伴著我的生活,我看著他成長。也因為他,我走入城幼故事志工隊中,認識了許多的好朋友,在這個團體中,我的心是萬分愉悅的。更感謝城幼的碧華園長媽咪和老師們,給了我們一個發揮的園地,讓小朋友在潛移默化的聽故事情節中也累積了無限的正能量。在此,謹以此文為城幼故事志工隊「筱婷、佩穎、能惠、蒨芝、喻婷、明玉、嘉佩、志玲、薇樺、玉潔、怡齡、子弘、家雯、雅琪、姵岑、鴻琴、忠榮、玉嬌。」們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