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輔導漫遊

發布日期:
作者: 枯藤。
點閱率:1,327
字型大小:

三天的進階輔導知能研習下來,言者盡心,聽者開心,似乎有幸的我又經歷了一次「輔導」的洗禮,不得不佩服上課老師們的精彩演出,他們的學識、涵養以及憐憫之心、關懷之情,讓我不得不向他們看齊。尤其每天不同的主題呈現,說句不太禮貌的話,或許也是夥伴們不約而同的共識,那就是研習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自走入教育工作以來,這是我第二次「正式」走進烈中的視聽教室參加輔導研習,所以我更加珍惜這難得的機緣。一大早,跟平常一樣時間離開家中,只是今天不是去學校,而是直往水頭。準備坐船,雖然心中仍掛記著班上的小朋友,畢竟他們尚小,頗需要類似保母的人在旁招呼著,但也是給他們自立的機會吧!一到碼頭,放眼望去,所有車子全部停在所謂的「停車處」,而我習慣停放的樹下以及旁邊有遮雨棚的地方完全「淨空」,真是一大改變,停好車,準備搭船去,發現售票亭旁已有不少人在候船,而他們也是研習的成員,那天,天上雲層厚,海邊風大,讓心覺得一陣陣寒意,我有點耐不住性子,於是打電話回烈中請問「詳情」,未有結果,當講完電話,轉身忽見校長帶著教授前來,這時才放心。心中的我在想:我是不是太多事了?或者我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在海邊吹風而於心不忍呢?若說坐船、等船,我已坐了六年,怎麼會如此耐不住呢?坐上專船,沒去算時間,但聽說是三分鐘,接上遊覽車,直駛目的地,一下車,見到迎面而來、笑臉迎我的學生,他們已是亭亭玉立了,不得不承認歲月饒人啊!吃完著名的「廣東粥」配「油條」後,走入視聽教室,正式三天緊鑼密鼓的課程了。

校長做了開場白,介紹「烈嶼」的由來,它像個「斗笠」,它也是「裂開的島嶼」,感嘆小金的師資流動率大之餘,也期望有心之士的加入,第一天的主角是「杜正恭教授」,他可真是個博學之士,佛學、易經、姜太公兵法,在他口中頭頭是道,他已然「學以致用」了。他的名言是「教學生,要教學生走出課外的東西(不要只是課內的│用閩南語說還真像褲內)」,其實也就是大家常言的不要只是死讀書,並且鼓勵學生走入社會做服務工作。他拿九一一做例子來談應對的方法,當飛機撞上雙子星大樓的慘狀一發生,紐約市長馬上下令封閉所有的聯外道路,而聯邦政府馬上下令封閉機場,停止航班的起降,這是多麼重要的舉動,而相對於發生在台灣的八掌溪事件,卻真的是很多的人在「看別人去死」,有人可以拍下整個自始至終的過程,卻無力去搶救有機會生還的受困生命,多麼諷刺的對照啊!而互相指責,互踢皮球似乎成了社會的亂源,如果大家知道二千五百公尺以下屬「空中警察大隊」,二千五百公尺以上屬「海鷗部隊」支援的話,那麼就知道該怎樣救人了,這是我們教育的盲點吧!而談到「危機」,這裡包含了「危險」和「機會」,我們要幫助迷失的同學,譹錯的人知道錯,發生事情可以訓練思考方式。危機可以看到未來的先機,所以最好有「校園安全防護方案」、「危機處理小組」。事情發生,不要一下子想滅火,讓事情發生,但是在可控制的範圍;一定要到現場,但不要逗留太久;把所有做過的寫個報告。「Hero」和「Zero」只是一字之差,就變成了「英雄」和「狗熊」,所以必要的時候,「STOP」(暫停),暫時休息一下,從頭看事情,從頭再來,會有另外新的天地。舊金山很漂亮,但它的下面有斷層,只有美麗城市的居民,才真正感受到美麗,他們頂著不可測的未來,過著愉快的日子。上午課程結束前,老師留給我們八個字: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猶如「阿波羅13」影片中所言:空前的災難│光榮的一刻,A sucessiful Failure。

下午的課程從「提供給學生永恆不變的愛跟關懷」談起,如鸚鵡拚命救森林之火,最後火不但未滅,而牠也因而一命嗚呼,然而牠盡力了。專業的知識、學養與敬業的精神態度,究竟哪個重要?它們一個是技術官僚,一個是有心,而權衡得失,「有心」似乎更為必要,「用心」去想,以「開心」的態度,「熱心」的精神、「耐心」的關懷,有「恆心」的去做,易經談的是相對、陰與陽、動與靜,當非常安靜,可以了解內心最深層的東西,再以此能量重新出發,也就是放鬆到最後再放出來的力量最大。當全部都忘掉外界的束縛時,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內心的那一點,再湧現出來。老師做的只是「拉開窗簾」的動作,而學生要自己打開窗戶,自己看到外界:::,而我們也要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橋樑。其實演什麼就要像什麼;不論穿什麼品牌的服裝,仍然是「自己」。人介於星星(極大)和原子(極小)之間,人要有辦法觸及極大、極小,所以越厲害的人要越謙虛為懷,千帆過境,內心的成就屬於自己,人沒有辦法擁有一切,隨緣而聚,盡其在我,無怨無恨,獲得與付出之間是心之所安,這就是安身立命的生活智慧。(第一天下午的課程結束)

第二天,一樣的時間,一樣的船,只是我們一下九宮,步行走向「九宮坑道」,算一算,這是今年我第三次走訪此坑道了,真有緣!吃完早餐,開始第二天的課程,校長的開場白談到小金的地質、玄武岩、生痕化石(金門僅見)、貓公石都是遠近馳名的。今天的主角是師大教授高強華,他以「戰爭與和平」做教案主題,談七大領域、多元智慧,美國的說法,賓拉登說:「聖戰開始了:::」,另有和平的祈禱文。他曾在烈中度過大風狂作的一夜,心有所感想寫作,卻在台東時寫下「風中的叮嚀│給準老師們」,靈感來自小金,想像的世界比真實的世界更寬、更廣,猶如他在定位「小三通」下的金門時,讓人有另類的省思:以往我們視金門為離島,視小金為離島中的離島,現在反過來,我們可以視金門為離島,視台灣為離島中的離島(離大陸更遠了)。多元智慧,它可以是跳躍的思考,從多元的角度去思考,所以老師對七個多元智慧多少要有些了解,要有對話的空間,否則只是關起門來做「教室的主人」。九年一貫要的是「協同」,一棵榕樹的成長和一個人的成長是一樣的「盤根錯節」坐在大樹下沉思時,不妨想想結合這個環境可以做什麼,各科的界線不要那麼清楚,跨出界線、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校的圍牆。

教學是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近,學生越來越喜歡老師,「學海浩瀚」,老師要時時進修,否則日曆一年,網曆七年,「後生可畏啊!」我們要做學生永遠的老師,想辦法開拓他還沒有關心的領域。老師有一段不錯的字句,寫出來大家思考看看:「我們是宇宙洪流之中的共鳴者,我們是愚蠢錯亂時代的冥想者,我們是多元開放社會的佈道者,我們是青春追夢年華的尋夢者,我們是徬徨問題少年的輔導者。」當我們每幫助學生解決一個問題,功力自然就會增加,教育的智慧是與生活有約,學二天,教五天。關懷新新人類,做下一代的表率,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康米紐斯說:「很少人在離開學校時,已經完成了徹底的教育。」而我們要做好準備,時時刻刻準備接受學生的挑戰。未來,是思考敏銳的人可以面對未來,這就是創新思考,而我們能否生龍活虎的教一生,就看能否平凡、平淡、平實,也看能否精彩、繽紛、卓越,要有新工作能力、新工作態度,也要從昔日的單打獨鬥轉為協同合作,「培養多元興趣」、「經營多元智慧」、「開展繽紛人生」,猶如天下雜誌「前瞻二○二○年,我們一同前往」中有長遠的想法。

看了一段大螢幕上的「踢踏舞」表演,讓我久久沉浸在感動之中,聲光效果佳,獨唱者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老師要做時空英豪,老師是價值的引導者,所以「青少年次文化」是我們要導引他們的,去了解青少年的語言、行為方式,但不能放縱,要向上導引。有些事情我們要「作主」交給青少年,這個社會是唯恐天下不亂,今天有必要去糾正「莫道人非」的想法,大地震過後都尚有餘震擺不平,當我們稍微理智來看自己,都會對自己有所批判,何況是社會上的大小不平呢?老師要有問題解決、情境掌控的能力,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很多事情不要正面、不要硬碰硬,轉個彎再想一想,每個老師都應該是「班衣吹笛人」。怎樣讓自己站在位子上理所當然,是有教無類?有教無淚?有教有累?天底下的事情利弊相參,我們只是在「做選擇」。猶如「心靈捕手」,一個天才、數學高手要遇到心理學醫生,長久溝通後才開口,所以「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期待「教訓輔三合一」、「親師生三贏」、「身心靈統整」。

第三天早上告假,不是偷懶,是另一關要闖。若不是時間上的衝突,傅木龍主任的課我怎會放過?不過所幸沒錯過下午的精彩實況。以往我只知「逆來順受」,卻沒想到那順來呢?原來「逆來順受,順來看透」,當你把眼睛閉上,用心去看,就能看透了;當你停止去想,你才能想開。孩子缺乏的是向上提升的「心力」跟「願力」,我們要的是「受肯定的價值」,一個清潔工,辛苦、寒酸但快樂,他對自己工作的尊敬,做上流社會不願意做的事,是對社會有貢獻的。「讓高牆倒下」描述諾貝爾獎得主在印度,許下一個終生的宏願,進入窮人的世界,成立「垂死之家」,感動痲瘋病人,他處在「人間的煉獄」,一個校長幫忙抬死屍入「停屍間」,親眼目睹一隻禿鷹咬開白布正啄死人的眼睛,他體會一個沒有價值的人生。改變一個孩子要長時間去互動,一顆純潔的心在自由的給與時會受到創傷,唯有不斷的付出才能撫平心中的創傷。達賴喇嘛那顆菩提心,做的事,掉的眼淚,不是為自己,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幫助別人之後內心真正的寧靜,一個人如果做事情會想到對自己有什麼麻煩,是不會得到快樂的。即使你有千千萬萬個理由沒有辦法幫助別人時,千萬不要去傷害別人,因為這樣的傷害是長時間的負擔。

真正困擾我們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我們要從逆境中去超越自己,樂觀的人永遠在困境當中找機會。有人說:「微笑就是最好的靜態慢跑」。我們有沒有機會讓孩子去做決定?日本的研究指出植物和人有磁場的互動,一朵有人去陪伴聊天的花開得比另一朵無人聞問的花美;而螞蟻群中,一隻螞蟻的死亡,會有一隻一隻螞蟻前去安撫牠;樹葉快掉下來時,會把所有的養分回饋到樹幹上才掉下來;狗餓了,逼不得已咬主人,每咬一口,牠會大叫一聲,告訴別人牠咬傷主人了,希望有人前來阻止牠。偉大的人做的事情很多是失敗的人不想做的事情,生命的價值是呈現對孩子的關懷,當你相信你能夠成功的時候,你已經成功了一半,席維斯史特龍形容他因有一千八百五十四之「短暫的不成功」,才會有第一千八百五十五次時的成功;畫家雷諾瓦與病魔搏鬥下說:「短暫的痛苦會過去,美麗會永遠留下來。」他們憑的不就是樂觀的特質旺盛的企圖心嗎?

傳播愛的種子、生命的傳承,積極改造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每天都有動力去超越自己。「用母愛打造的金牌」之中描述的是用最悲壯的方式生活,一個小孩子擁有母親給他的最好禮物─什麼時候都派得上用場的警惕:「把苦吃下去就沒有苦了」、「貧窮就是一所最好的大學,痛苦就是最好的老師」,給孩子一、二句話一輩子都用得上的,是多麼有意義的事,而自己呢?當然也要保有自己的座右銘啊!給青少年最好的禮物是「機會」,對青少年最殘忍的事情是讓他「心想事成」,認真想一想,還真是耐人尋味呢!當我們有朝一日被自己做的事情感動,會更珍惜,看看那些黑道大哥、死刑犯說的話:「你現在槍斃的不是現在的我,而是過去的我。」一個腦性痲痺的孩子在台灣是每天含著眼淚回家,在學校是被同學排斥,而當他們移民美國,被當地孩子接受,加入素不相識的異國孩子群中打棒球,當同隊二比三落後一分,正是滿壘,又輪到他─一個動作遲緩的孩子打擊時,同隊隊友叫他把球棒拿好就好,而投手故意把球丟到他的球棒上,算「擦棒得分」,大家高興的抱起這位受到尊重的孩子,這個是「教育」嗎?我們有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情緒,走過就沒有了,懂得放下嗎?勇敢的承擔我的使命、我的責任。情緒掌握在一念之間,每天去吸收多一點的人文素養,「最後的十四堂課」道出:「只有面對死亡,才會發現活著的意義。」每一個人都會死亡,但不見得每個人都真正活過,人的一生不在長或短,而在精不精彩,真是好一場精彩的滿分演出啊!願大家珍惜這共有的「塵緣」!傅主任下台一個一個握手,在有限的時間要做無限的事,畢竟有其困難,互道珍重,願有緣再聚。坐上遊覽車,看到他仍在車門前跟我們揮手,好個令人敬愛又懷念的人啊!願愛的種子發芽、成長、茁壯,願我整理老師們的「長篇大論」,能夠與有緣的您們共享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