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畫出一個世界──讀黃俊軒小朋友的〈筆〉

發布日期:
作者: 謝輝煌。
點閱率:1,240
字型大小:

去(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在︽金門日報‧小學生︾版,讀到沙小六○二班黃俊軒小朋友的一首小詩︿筆﹀,頗覺得有點不一樣,因為,詩中有個「一枝筆畫出一個世界」的句子,讀著,便彷彿有一株臨風的玉樹,在眼前搖曳生姿。他的詩,是這樣寫的:

一枝筆,

畫山畫水畫盡風土人情,

也畫內心世界,

一枝筆,

寫喜寫怒寫哀寫樂,

也寫生命感受。

一枝筆畫出一個世界,

一枝筆寫盡一段生命。

台灣的少數刊物上,往往也闢有童詩專欄,但那些童詩,多是成年人寫的。有時,雖也由老師們負責徵選,惟寫來寫去,多是在星星、月亮、太陽、小雞、小貓、小羊:::之類的題材裡打轉,有爛漫的童貞,少宏放的氣魄。一眼望去,就好像在動物園裡,看不到熊腰虎背,聽不見狼 獅吼般,有點軟趴趴的感覺。

當然,這首詩並不是一隻成熟的蘋果。但在一個國小六年級的孩子的小心靈裡,能孕育出這樣一份宏放的「志」來,且能用「筆」的題材「畫寫」出來,也就不輸於「大手筆」的風儀了。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首近乎「口號」的詩,然而,古往今來,無志無氣的人,連口號也喊不出來。當年,胡璉將軍在金門喊過「十萬幹部百萬兵」的口號,至少,他胸中已有「百萬兵」的大場面。

有「志」,便能率領著「氣」,蔚成一股「氣魄」振盪四野,懾人心魂。歷代的文豪、大詩人,就是從大志大氣中產生出來的。

小朋友的「志」,當然也只能用「口號」來表現。劉邦、項羽看到秦始皇的威風,不也一個說「大丈夫當如是也」,一個說「彼可取而代之」嗎?駱賓王七歲時,據說曾寫過一首︿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浮綠水,紅掌撥青波。」其中「向天歌」三字,便是一種「口氣」。唐宣宗年輕時,曾吟出「日日每從肩上過,山河常在掌中看」,口氣就比駱賓王的大上千倍萬倍了。而日後的成就,也似乎暗合其中了。黃小朋友今能有「畫出一個世界」的「口氣」,足以令人刮目,但是,有「口氣」並不表示必然會大放光芒,還得看如何繼續努力來決定日後的成就。

回到詩的本身。

成人談詩,難離「六義」。其實,「六義」就在自然中。以此詩為例,立意是讚美「筆」的能耐,這便是「頌」。詩中的「筆」,頗有擬人化的內涵,這就是「比」了,而文字的直接描述,則是「賦」。

成人說詩,不離「情景」,這「情景」也常在自然中。以此詩為例,寫的是「喜、怒、哀、樂」,和「生命感受」;畫的是「山、水、風土人情」,和「世界」。前者便是屬於「內在世界」的「情」;後者則是屬於「外在世界」的「景」了。

其次,「寫與畫」、「內與外」,又是對仗、排比的技法。從詩的佈局上,由「外在」寫到「內在」,就是深度;由「山、水、七情」的「點」,寫到「世界、生命」的「面」,這便是廣度。小朋友看到的、聽到的、味到的、觸到的、想到的,就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前舉駱賓王的︿詠鵝﹀,也是天籟。所以,把自然白描下來,那有不合自然的道理?只是,同一自然景象,在不同的人的眼裡,有不盡相同的聯想和意涵罷了。譬如金門高粱,詩人看到,就說是詩泉;財政科長看到,便說是財源。這詩泉和財源,都是自然。

所以,有慧眼的童詩,便有詩的道理在。

畢竟,一個國小生,對詩和文詞內涵的瞭解、掌握、運用與發揮,當然會顯得生疏與不夠周延。例如:此詩的主要內容為「外在」與「內在」。因此,在形式上最好分成兩節來處理,即把「內」、「外」的內容,各自集中成一節(「生命感受」也是「內心世界」,宜歸併)。在佈局上,由「畫外」而到「寫內」。在遣詞用字方面,「筆」和「一枝筆」,都是廣泛的描述,且後者的重點在「量」,不是擬人化的寫法。若連題目也改成「那枝筆」,便有「「特定對象」的暗示,即表面寫「那枝筆」,實際是寫「那個人」。此外,第一句中的「盡」字,下得不好。因為,「盡」了就沒有味了。第五句連下四個「寫」字,修辭學上雖有依據,但是產生了一種非常緊迫的情緒,與詩中輕鬆愉悅的情調相矛盾,所以不宜用聯珠法。最後兩句,分別是前面內容的兩個總結,所以就顯得重複。最後一句的「寫盡一段生命」,與「寫出一段生命」的意義剛好相反,原意大概是說人生像筆,辛苦寫畫一輩子,最後把自己「寫」成一枝破筆了。惟立意過分早熟,況生命有「有形」與「無形」之分,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的精神永不會「寫盡」,西浦頭的李光前將軍廟,就是個好例子。

根據以上分析,把詩修改成下面的樣子:

那枝筆

畫山畫水

畫風土人情

畫出一個世界



那枝筆

寫辛寫苦

寫喜怒哀樂

寫盡人生的感受

修改並重組之後的詩,齊頭三個「畫」,三個「寫」。畫是「景」,景中有「情」;寫的「情」,情中有「景」。畫、寫分明,而兩者的內容,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大,算是層次分明。前節有橫的寬廣,後節有縱的深沉,且把原來的「寫盡一段生命」的內容概括在內。因此,說這首詩是在讚美一位藝術工作者,並無不可,要擴大聯想,也無不可。因為「筆」不限於作家、畫家手中的筆,老師手中的粉筆或奇異筆,也是筆。而農人以犁為筆,軍人以槍作筆,礦工以十字鎬當筆,船家以篙作筆:::等,無不可以發揮想像力。這也便是此詩的基本優點之一。

二○○三、一、五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