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來西亞僑鄉研究雜記】 麻六甲與金僑的相遇

發布日期:
作者: 劉香蘭。
點閱率:1,859

身為金門新住民及金大新老師,多從媒體書籍久聞金僑在東南亞各國有卓越的發展,也由在地朋友口傳前人到馬來西亞、汶萊與印尼的事蹟,無法親身經驗,總覺得隔層紗,去年有研究機會,帶著敬畏與好奇的心在10月踏上往馬來西亞探訪金僑的旅程,第一站到馬來西亞麻六甲遇見吳友鏗先生與家庭。
麻六甲:金僑集散地、金門文化發揚地
與吳先生的相遇是經過金大校長陳建民的支持與學務長呂立鑫的引薦,9月開始籌備這次探訪的旅程。吳友鏗先生是吳心泉家族第四代,幾次的通訊與聯繫讓我感覺他是一個「能人,可以講述金僑在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故事,多少起起伏伏、多少浮載浮沉,他還珍藏許多還沒見光的史料,增加我前往的動力,他知無不言、言而不盡的態度,寬慰我的擔心與焦慮。
啟程前,蒐集近兩年在金門日報僑社與金門往來的報導,猛K了一番,背了好多人名、地名,記了很多筆記與重點,與吳先生一起規劃三天的內容……,飛機一落地,轉搭巴士、坐了印度人開的計程車到下榻的酒店,看見高大壯碩的吳友鏗先生,他開車載著我認識他的家人:吳太太、還有吳公子(吳銘豪),四人吃著當地才有的雞球飯與豆芽菜,喝著薏仁水,開始講述金僑的苦力街、峰山宮……,在非常現代的環境中穿梭到金僑的遷移史。
隔天早上,吳先生家庭載我到苦力街附近的早餐店,每人一份早餐,兩個半熟的蛋加上夾著醬的土司麵包,他說這是來這做苦力每天吃的東西,這家店歷史悠久,隨著華人遷出以及古街再造,也只剩這一家了,對於古老故事和記憶相當有興趣的我,覺得心疼,能夠貫穿歷史與現在的就是這個早餐店,還有尚在人間的前輩。飯後,他帶著我在峰山宮附近走一遭,解說以前金門人在哪落地、在哪等工、在哪作工、在哪吃喝睡覺……,以及他們家庭如何協助遠來鄉親落腳安頓,眼前浮現數百人衣衫簡樸、做勞力的景象,事後翻閱資料,苦力工在那時被看做外勞,受到相當的剝削,透過這些不怕死不畏苦的前輩,成為一種英雄形象,改變在金門家鄉的生活。
女性金僑:傳遞文化、家鄉味功不可沒
麻六甲平日很熱,不敵烈日,吳先生帶我去他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在金泉發洋樓後,金泉發洋樓是吳心泉先生為其長子結婚所建的洋樓,外型以烏龜為造型象徵長壽,相當特別,現在還保留著婦女作飯的大灶,吳友鏗先生在現場模擬當時他們一家生活的情景,這個洋樓凝聚吳家每一代,吳家婦女綁粽、蒸年糕……,將金門傳統手藝在異鄉傳遞,暖了一家思鄉的心,女性一直是文化傳承者,呵護每一個人的味與胃。當天,他分享許多金門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尤其馬來西亞政策對華人產生的壓力,海外金門人這代經驗到更多的壓力與挑戰,維持、轉型與發展在這個世代成為一個重心。聊完馬來西亞社會變遷以及他的故事後,借給我一本「吳心泉家族史」,當晚這成為我的功課,看完並準備對他發問。
第二天早上,吳太太載我到傳統市場,一起準備研究要用的糕點,這也是友鏗先生想的點子,讓參與我研究的女性吃著閩南傳統糕點,在金泉發洋樓內說她們的故事。女性走到市場,馬上變成活靈活現物色與挑選,市場內有福建人製作的糕點、菜餚,市場也是與人相遇的好地方,在哪,一位婦女看著我,問我從哪裡來,我說我從金門,她驚訝的說她也是從金門來,因為「金門」馬上拉進我們的距離,她邀請我到她家,參與我的訪談,在我前往巴生的早上,她熱情邀請我、吳先生家吃港式早餐,一個意外所產生的機緣,在時間壓縮下,格外珍惜與寶貴。
參與研究的女性由家人開車前來金泉發洋樓,很難想像她們穿著金門服飾,比現在金門女性還有金門味。在異鄉的人們藉由衣服與食物保留家鄉連結,令我相當感動,我父親從大陸隨軍隊到台灣,生長在宜蘭的我,對家鄉的印象是宜蘭眷村,充滿戰味和外省味,家鄉是甚麼,我一直沒有深刻的經驗,看到研究參與者盛裝打扮,尤其她們口說金門話,在麻六甲過著金門般的生活,深深地與金門連結,打動著我,金門女性早年的遷移多半是跟隨爸爸、先生或親友到海外,在以男性為主的生活圈,撐起家中一片天相當不易。金門女性在麻六甲自幼學習做糕、做飯,學習拜拜,遵循金門男女有別的習慣,默默支持家庭,透過訪談,更能體會她們諸多的辛苦與不易。
家族發展:傳承與倫理
看完吳心泉家族史,將準備好的問題一一問吳先生,他花數年的時間整理家族史,家系圖重新畫過,也將家族事業重新盤點與重新布局,如他所言,傳承與倫理相當重要,金門家族如何在海外代代相傳,走向凝聚與聯繫,而非成為散沙,需要上代有傳承、後代知倫理,才可將金門文化與價值傳下去,因此,他相當重視銘豪在這塊地培養,透過尋根、處理金門大地房產的經驗,讓銘豪不僅學習傳接事業,也傳承金門特有的價值與文化,銘豪說,每年他回金門一兩次,他希望吳家有第五代、第六代……。
金門早年地理貧瘠,男人出洋打拼,數十年下來,在海外累積相當富饒的金門文化與網絡,落番是早期的記憶與印象,隨著科技與交通打造跨界、流動的便利下,海外金門家族仍不斷的異鄉的奮鬥,面臨新的挑戰與機會,需要你我集體關注與合作,才能代代相傳金門人在海外的故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