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痛
泣血淚痕凝固的痛,不斷翻湧在心層深底。失根親情,撕裂我每天無法安頓的靜止。直到今天,鬱鬱蒼蒼空茫荒蕪的悲慟佔據,搗入我無法無助的支撐。人生好像剩下張望和躲藏。淚海晶瑩都是母親的影像,碎碎的,一幕幕在眼前燎燃再現。生命現象,或許有死亡,但死亡卻在歲月的急迫下掠奪這匆促難捨大愛。母親的走,讓現世靜好動盪,讓呼兒喚母的音容斷絕。這「長的是愁苦,短的是人生」喟嘆,久久潛伏,久久黯傷。
母親一生都在平凡裡營求簡單生活溫飽,亮麗的青春都給了蒼涼。入門許家,不分晝夜,在黑暗流失的時光,用她一生的剛毅母性助長了這眾口繁族生脈。祖父常年鬧病,祖母體弱憔悴,所有粗重家計都落在母親身上,扛著困厄貧寒重擔。尤其在那荒漠劣勢的小島環境,三畝旱田的翻種,要養一窩的口腹,求生像把鋒利的刀口,每次的跨越都是血汗淋淋的無奈。
走過滿清和民國,戰爭和窮酸中夾著僅能求生意識。做為一個婦人,在那腐化和動亂的時代,一切生命的悲歡,都僅能是一種無助的索求。之外;還要為呵護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及兒女們的生命延續而煎熬,這樣的苦是「亂世」中最淒艷的永恆,而這小小的永恆需要付出愛和寬容和超出極限的痛苦。那年,祖父病危,需一些「鴉片」養命,而鴉片又是違禁品,母親偷偷的趁黑夜風寒把她僅有的小飾品換取一小撮的「藥」,救活了祖父。而後常年如此,盡孝盡職,無怨無悔。彷彿眼前還有更遼遠的苦難,等著,等著命運的佈局。
滿山遍野都有母親踏過的腳印,白天上山做粗工,犁田耕種,幫傭挨餓,右手牽牛,左手拿鋤具,雙肩背著呱呱哭泣的孩子,日子就像陀螺旋轉不停,只為掙得一點點兒女口糧,千山萬水放步邁前。深夜,又有做不完的家務,縫補一雙雙的布鞋和一件件粗縐蔥白破洞襤褸衣服。忙,多年來,母親沒有過著好日子。風風雨雨的一生,幾乎用盡了身體的毀滅,扶持我們這一群兒女。直到我們能獨立的這些年,母親才稍有短暫的安享。而那些哽噎的過往,瀰漫太多的辛酸,啊!這樣的強者、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時代,母親總是默默承受,承受這冰冷的世界。
做為一個「懂得慈悲」的女人,母親兼顧許多內在柔美和堅強的個性。他目不識丁,沒有讀書,但卻有極高的智慧,在洋溢平凡樂觀的性格及率真的人生取向,對生活萎苦的遭遇,都能逆來順受。長期以來,整個環境和出身底蘊一直纏著缺憾與鬱結。悠悠歲月,生活負荷,每天面對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驚恐,驚恐和窮盡之間,有著太多的絕望和透徹。一度受困的母親,差點自殺。一路走來,落寞和崎嶇的凋年,剩下的自己還有多少?母親為人隨和謙卑,敬老尊賢,不言人長短,善盡為媳為婦為母的天職,把一個繁雜蕭瑟的家族壯大起來,把成群的兒女拉拔長大,然而倉促浮塵的逝去,正寫盡了母親蒼白哀痛的呈現。這一刻落花流水的唏噓長歎,生命真相,短暫,一縷輕煙。有太多卑微小人物在整個大時代的脈動裡,暗地裡建構了自己小小的天地自容,母親正是以雙手支柱我們天地的人。
攀山越嶺的年歲,累了,也老了。母親健朗的身體,不知不覺在航過的行程,擱淺在遲暮黃昏岸礁,往日的生命力,忽然清弱下來,忽然停在時間的缺口。靜靜的躺在床上,吃喝進食外,偶會記起一些老舊片段情節,敘述她一生癱瘓風雨。有一次,母親懷孕害喜,想吃一塊甜甜的餅乾,而苦思悶想了很多天,直到從小雜貨店換來的一塊「圓餅」,卻又捨不得吃,怕吃完了就消失。對餅乾的意象聯想,最後只好用碗裝水泡著這餅乾,讓它慢慢浮起,慢慢膨脹加大,慢慢把舌尖頂著那塊餅乾舔著甜而惆悵的喜樂。啊!這喜樂滲著滄海淚水的陷落、陷落、再陷落。
回娘家是母親唯一能暫放工作的紓解日子,多年來,母親一直不敢回娘家,原因是沒有一件可披身穿戴的衣服,平常身上只有一套粗麻青衫,縫了又縫,不成形的手工裁剪,每個破洞裂層裡好像可以看見和這時代一起在崩壞。活著,在人生黑暗沈重中,母親能安穩隱忍一切的痛和苦,這是凡人的不凡和對生命的執著。
高齡母親,慈祥菩薩的笑容,一顆簡單的心,只希望我們好,希望我們吃得飽。每次的叮嚀言談中,熱呼呼的字句裡,都讓我心頭起伏澎湃的暖陽,潑晒在浪跡天涯的我。在電話聲中,母親總是托著語意倦怠的尾音:「您呀!什麼時候回來看我:::::」。而我每次的回鄉總夾雜百感交集贖罪請安的心,訴說我的不是,只求內心的自責能稍為寬解。如今,天人永隔,只能在口袋夾藏的相片,呼喚母親的回應。
母親已經離開我們了,對「死亡」的疑懼始終籠罩我難於接受的事實。我寧願相信沒有所謂的「往生」,往那裡。那間白粉牆垣的房間,滿滿都是母親情懷、慈祥、堅毅、樂觀、幽默,還混雜著鏗鏘濃鬱身世。
母親走了,流淌的淚,望見那張空域的床,彷彿看見母親躺在那裡,露出笑顏,呼叫我的乳名。這些年,我的返鄉就是因為有一個慈愛的老母親在守候我的相聚,而這一切已化為煙塵入夢,臨風泣淚,這無法承受的痛,伴著今生永遠的哀念。安息!母親。